首页 > 国内

擘画中俄关系发展愿景 为世界和平进步提供启迪——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

2023-03-20 23:39:4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 题:擘画中俄关系发展愿景 为世界和平进步提供启迪——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

  新华社记者

  春日正好,万象更新。莫斯科街头冰雪消融,生机勃勃。“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的巨幅标语牌竖立在主要街道旁,俄罗斯各界人士欢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到访。

  3月20日,在赴莫斯科对俄罗斯联邦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报》和俄新社网站发表题为《踔厉前行,开启中俄友好合作、共同发展新篇章》的署名文章。

  文章引发俄罗斯和多国人士的热烈反响,他们表示相信习近平主席此访将开启中俄关系发展新篇章,期待中国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携手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人类美好未来。

  为中俄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定向把舵

  “中国是俄罗斯的好邻居、好朋友。我们热切期盼习近平主席今天来到莫斯科。”在莫斯科市中心的一家报刊亭内,年逾六旬的报刊亭主人瓦莲京娜仔细阅读习近平主席的署名文章。她说,自己非常关注习近平主席此访期间俄中双方将如何进一步深化合作。“我的孙女正在学习中文,希望以后能为两国贸易发展、人文交流添砖加瓦。”

  《俄罗斯报》社长涅戈伊察说,习近平主席的署名文章高屋建瓴,“具有全局性”。“文章不仅总结了过去10年俄中关系的发展历程,同时也阐述了未来两国关系发展的指导方针。”涅戈伊察表示,俄社会各界都对习近平主席此访充满期待。“中国是我们的好邻居,也是我们值得信赖的伙伴。两国关系保持高水平发展离不开两国元首之间的互动,快速提升的俄中合作离不开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

  “习近平主席的署名文章让人印象深刻,我连续读了好几遍。”“今日俄罗斯”国际媒体集团国际合作局局长瓦西里·普什科夫对记者说,“习近平主席的文章用平和的声音与我们对话交流,文章阐释的重要内容,恰恰是我们每个人在艰难岁月中需要听到的话”。他说,近年来,两国元首密集互动为两国关系稳步发展发挥了最关键的战略引领作用,此访是两国元首长期对话的延续。

  在俄罗斯智库“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项目主任季莫费·博尔达切夫看来,习近平主席再次到访俄罗斯充分体现两国友好关系的稳定性,“俄中战略协作在过去一年得到进一步增强。”博尔达切夫表示,期待双方能就贸易等众多领域新合作达成一致。

  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东方学院院长安德烈·卡尔涅耶夫对文章中强调两国元首“为双边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牢牢定向把舵”感触很深,他表示,“俄中元首的密集互动证明了俄中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特殊重要性。相信习近平主席此访将为深化双边合作提供新的动力”。

  俄中友好协会副主席谢尔盖·萨纳科耶夫认为,俄中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近年来一直保持高水平运行,得益于两国元首长期保持密切沟通,“完备的高层交往为双边关系发展提供了战略引领。”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东方系常务副主任阿列克谢·罗季奥诺夫说,中国已成为俄罗斯高校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国家,中文已成为俄罗斯高考科目之一。中国当代文学的俄文翻译书籍发行量从一年几千册增至数十万册,很多中国作家受到越来越多俄罗斯读者的欢迎。“习近平主席这次访问将推动俄中文化交流进一步拓宽。”

  “过去10年间,俄中关系在各领域都保持积极发展态势。”俄罗斯外贸银行行长安德烈·科斯京说,俄中元首之间富有成效的互动,为进一步深化双边经贸、金融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相信习近平主席此访将推动俄中各领域交流,为扩大两国合作注入强大新动力。

  为中俄关系未来发展擘画新蓝图

  习近平主席在文章中说,“我期待同普京总统一道,共同擘画未来一个时期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新愿景、新蓝图、新举措。”对此,罗季奥诺夫备感振奋,“我们非常期待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的访问,希望这次访问为俄中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打开新境界。”

  “习近平主席此访将为中俄双边合作勾勒新的广阔前景,在加强科技、太空等领域合作方面更是如此。”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东方大学专家沙扎莫诺夫阅读署名文章后说,在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的背景下,俄中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对中亚国家经济稳定发展将产生重要积极影响,对进一步维护和平、安全与稳定,发展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理解至关重要。

  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亚非学院院长阿列克谢·马斯洛夫对习近平主席在文章中强调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新愿景、新蓝图、新举措”非常期待,认为此访将推动俄中两国贸易更加多元化,加强两国在科技、金融等领域合作,深化两国在国际关系和构建多极化世界格局方面的协调合作。

  阿列克谢·罗季奥诺夫十分赞同习近平主席“办好中俄体育交流年”“推动两国友好省州、友城积极开展对口交往”等倡议主张。他说,10年来,俄中两国不仅在政治和经贸方面密切合作,教育和文化领域合作也取得丰硕成果。他相信习近平主席这次访问将加深两国各领域合作,推动民间交流。

  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强调,要持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为双边和区域合作提供更多制度性安排。

  “这必将深化俄中在欧亚经济联盟和‘一带一路’对接框架内贸易、金融、工业等方面合作,给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带来更多合作机会和经济红利。”白俄罗斯战略研究所分析员阿夫多宁说,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对接日趋成熟,中国与其他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的贸易额也大幅上涨,合作潜力巨大。

  《哈萨克斯坦实业报》总编辑谢里克·科尔茹姆巴耶夫说,在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对接框架下,全方位务实合作在欧亚国家各领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将为欧亚国家民生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为应对世界、时代、历史之变提供中国方案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错综交织,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世界经济复苏道阻且长。多国人士指出,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提出的中国方案,提供了驱散危机的合作良方。

  “10年前习近平主席访俄期间在莫斯科提出的命运共同体理念,或许是本世纪最实际、最有力、最中肯的思想理念,它为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办法。”巴基斯坦欧亚世纪研究所所长伊尔凡·沙赫扎德·塔卡尔维说。各国携手前行,将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全人类共赢的未来。

  塞内加尔中国问题专家、《太阳报》前驻华记者阿马杜·迪奥普对署名文章中强调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产生的积极影响感触很深,认为上述理念和倡议为当前纷繁复杂的世界局势注入了更多稳定性,体现了中国对于促进世界和平稳定、推动全球共同繁荣的大国担当。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资深编辑穆罕默德·礼萨·马纳菲认真研读了习近平主席的署名文章后说,“在当今世界中国不仅在全球经济和工业领域举足轻重,还致力于通过政治手段和对话帮助解决全球性问题,中国外交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独特作用,这就是为何世界对习主席访俄高度关注。”

  习近平主席在文章中说“世界上不存在高人一等的国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国家治理模式,不存在由某个国家说了算的国际秩序”,这引发匈牙利约翰·冯·诺依曼大学欧亚中心研究主任莫尔迪茨·乔鲍的强烈共鸣。他表示:“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不能仅从西方视角和思维模式去理解其他国家的内外政策,更不能把一个国家的制度复制到另一个国家。”

  匈牙利萨佐德韦格研究所政治分析中心主任基塞伊·佐尔坦说,西方当前无法向世界提供有吸引力的全球公共产品,因而推行一种文化殖民主义,想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世界中国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与其他国家打交道,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系列重要理念和倡议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了全球共同参与的解决方案。

  对于习近平主席在文章中强调的“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相信这将为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新的发展机遇”,阿马杜·迪奥普深感振奋。他说,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将继续启迪包括塞内加尔在内的世界各国,中国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实现共同繁荣的绝佳机会。“中国通过中非合作论坛这样重要的机制、计划等将重要主张具体化,通过紧密而创新式的双多边合作将其落实。在当今动荡不安的全球背景下,世界各国必须合作。”

  印尼智库亚洲创新研究中心主席班邦·苏尔约诺也对习近平主席在文章中对中国式现代化展开的论述感受很深,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是对全球现代化理论的创新和突破。他说,中国机遇论越来越成为全球主流观点,中国发展必将使周边和世界各国受益良多。中国不仅为全球提供一个巨大的市场,还成为发展中国家引进技术与投资的重要来源,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为全球提供重要借鉴和启示。

  “中国领导人选择了在春天到来的时刻,在这个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时节访问俄罗斯。我衷心祝愿此次访问为全人类带来春天。”“今日俄罗斯”国际媒体集团国际合作局局长瓦西里·普什科夫说。(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执笔记者:谢琳、王晓梅、王雅楠、齐紫剑)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黄润秋:中方倡议国际社会加强团结合作,共护海洋生态环境安全

      中新社北京3月21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第十四届“摩纳哥蓝色倡议”活动中表示,中方倡议国际社会加强团结合作,共护海洋生态环境安全,共促蓝色经济发展,共商全球海洋环境治理,携手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落实,共建海洋命运共同...

    时间:03-21
  • 台湾中南部“水情”告急:多地限制用水量 有部落复办祈雨祭仪

      中新网3月21日电 综合台湾媒体报道,台湾中南部久未降雨,台南市民生和工业用水加总起来,每日用水量控管在100万公吨以下。而在苗栗县泰安乡各泰雅族部落也出现水情告急,乡公所睽违30年举办祈雨祭仪,祈求天降甘霖。还有嘉义县的一名男子为节水浇灌自家菜园,拿着集水桶独自到嘉南大圳取水,因体力不支险遭...

    时间:03-21
  • 中国农民从“会种田”向“慧种田”转变

      中新社长沙3月21日电 (记者 唐小晴)时下,中国各地春耕春管正陆续展开。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应用到传统农业生产中,各种新技术、新模式涌向田间地头,中国农民从“会种田”向“慧种田”转变。  在湖南祁阳市观音滩镇润晖育秧中心,层层叠叠的育秧盘“吐”出新绿。通过循环运动式育苗设备,该中...

    时间:03-21
  • 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作者:刘秀华 顾昭明(分别系天津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山西财经大学教授)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的旗帜,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创新。...

    时间:03-21
  •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等启动汉字征集

      中新网北京3月21日电 (李欣宇 张素)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记者21日从中国公共关系协会获悉,由该协会、汉中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正式启动汉字征集。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最能够解读当前“一带一路”建设、...

    时间:03-21
  • 雄鹰习虎步 猛虎谙鹰语

      猛虎添翼,狂飙突进。不久前,陆军某陆航旅和某特战旅携手开展机降突击演练。这两支部队间的默契,格外引人注目。  演练中,他们的思考始终同频、目光总是一致……跟训的分分秒秒里,记者的观察越深入,这种感受就越强烈。  “心有灵犀一点通。”联战联训,贵在默契,也难在默契。他们之间的默契感源自哪里...

    时间:03-21
  • 中国农业银行国际金融部巡视员刘燕忠接受审查调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农业银行纪检监察组消息:中国农业银行国际金融部巡视员刘燕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农业银行纪检监察组和辽宁省本溪市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农业银行纪检监察组)...

    时间:03-21
  • 台湾花莲县发生4.9级地震 福建沿海多地震感明显

      中新网福州3月21日电 (记者 龙敏)台湾花莲县21日9时45分发生4.9级地震,福建沿海多地震感明显。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3月21日9时45分在台湾花莲县(北纬23.51度,东经121.50度)发生4.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地震发生后,福建福州、泉州、莆田等多地民众反映感受到震感。福州市民林贺说,当时...

    时间:03-21
  • 【中国那些事儿】俄罗斯学者:俄中合作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

      中国日报网3月20电(记者任奇)近日,多位俄罗斯学者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表示,在两国元首的亲自推动下,俄中两国充分发挥双边关系政治优势,全方位务实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俄中合作进入新时代,对世界的未来将产生重要影响。  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专家理事会俄方主席尤里·塔夫罗夫斯基指出,俄罗斯...

    时间:03-21
  • 推动中俄关系向前发展

      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20日开始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主席继续当选国家主席后的首次出访,凸现中俄关系的重要性。  10年前的2013年,习近平主席就任国家主席后,迅即于当年3月22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开启了中俄关系发展的新时期。中俄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特点是两国元首引领,立足各...

    时间:03-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