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交得其道 千里同好

2023-03-20 16:46:18

来源:人民日报

  交得其道 千里同好(记者手记)

  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20日至22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2013年,习近平主席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就来到俄罗斯;此次访问是习近平主席继续当选国家主席后的首次出访,是一次友谊之旅、合作之旅、和平之旅。

  走在莫斯科街头,公共场所的中文标识,用中文打招呼揽客的街边商家,不时驶过身旁的中国品牌汽车……这些中国元素让人倍感温暖亲切,也是中俄关系提质升级的生动缩影和鲜活见证。

  “老朋友”是越来越多俄罗斯民众对中国的亲切称呼。记者走进街边一家邮局,发现不少俄罗斯报纸杂志刊登了习近平主席即将到访的消息和文章。一提到习近平主席,正在读报的马斯洛夫竖起了大拇指:“人们都非常期待这次重要访问。”在旁边挑选杂志的莫斯科大学学生索菲娅也说道:“习近平主席来访,将为俄中关系带来更多生机活力,两国友谊将会‘好上加好’。”

  元首交往是中俄关系的指南针和定盘星。在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和亲自推动下,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两国政治互信、战略协作、务实合作都达到了新高度,成为大国、邻国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典范。

  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中俄双方一道努力,体现大国担当,发挥引领作用,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稳定性。中俄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建设多极化世界的大方向,倡导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两国的建设性作用。

  两国务实合作领域不断拓展,量质齐升,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今年前两个月,中俄贸易额达336.86亿美元,同比增长25.9%;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不断深化,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合作齐头并进;地方合作方兴未艾,人文交流日益密切,体育交流年活动有序开展,双方友好的社会民意基础更加稳固……

  交得其道,千里同好。中俄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双方作出的长远战略选择。中俄都处在发展振兴的关键历史阶段,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相信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必将在高水平上持续向前发展,更好造福两国、惠及世界

  肖新新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代表:中方对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加剧表示关切

      中新社联合国3月20日电 (记者 王帆)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20日在安理会朝鲜半岛核问题公开会上表示,中方对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加剧表示关切。国际社会应正视半岛问题的症结,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坚持推动问题的政治解决。  当天,联合国负责欧洲、中亚和美洲事务的助理秘书长延恰作通报。延恰说,...

    时间:03-21
  • 中方:希望美方切实重视并回应朝方合理关切

      中新社联合国3月20日电 (记者 王帆)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20日在安理会朝鲜半岛核问题公开会上表示,中方希望美方能够切实重视并且回应朝方的合理关切,为外交努力留出空间。  在当天会上第二轮发言中,针对美国和英国代表质疑中方在半岛问题上的态度、质疑中方围绕最近朝方系列发射活动的表态,...

    时间:03-21
  • 习言道|以“春天”作喻,习近平这样说

      今日春分,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春天”的比喻。...

    时间:03-21
  • 冷空气给北方地区带来大风降温沙尘天气

      中新网3月21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21日至23日,受冷空气影响,西北地区东北部、内蒙古、华北、东北地区等地的部分地区有4-6级偏北风,阵风7-9级,上述地区大部有4~6℃降温,部分地区10℃以上,并伴有较大范围的沙尘天气,中央气象台3月21日6时继续发布大风降温预报,并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21日至24日,西南地...

    时间:03-21
  • 国内首艘500千瓦氢燃料电池动力船下水

      三峡集团昨天发布消息,国内首艘500千瓦氢燃料电池动力工作船“三峡氢舟1号”在广东中山下水。  “三峡氢舟1号”采用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动力系统,将用于三峡库区交通、巡查、应急等工作。其中氢燃料电池额定输出功率500千瓦,最高航速可达到28公里/小时,续航里程最高可达200公里,具有高环保性、高舒...

    时间:03-21
  • 全国97%地级以上城市取消皮卡车进城限制

      本报北京3月2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何春中)记者今天从公安部了解到,去年以来,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先后推出了推进行政管理服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30项重点措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助力稳住经济大盘10项重点措施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并强化措施落实和跟踪问效,有力服务了经济社会...

    时间:03-21
  • 如何破解粮食生产的“水瓶颈”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是,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的第一项重点任务,就是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我国现有耕地面积19.18亿亩,但现有耕地灌溉面积仅为10.44亿亩,耕地灌溉率54%,有近半数耕地仍是“望...

    时间:03-21
  • 谁给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底气

      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共有超过33万个项目报名参赛,参赛学生人数142.4万,比上一届多出50多万,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持续高涨。记者发现,为了让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价值充分发挥并学以致用,各高校结合自身学科特色,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提供创业环境,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培养大学生的创...

    时间:03-21
  • 人造神经成功“复制”大脑多感官整合功能

      科技日报天津3月20日电 (记者陈曦 通讯员乔仁铭)记者20日从南开大学获悉,该校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徐文涛教授团队受猕猴多感官整合与空间感知机制启发,开发了一种人造运动感知神经,在硬件层面上成功实现了大脑的多感官整合功能,获得了卓越的运动感知性能。该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

    时间:03-21
  • 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输电通道开建

      科技日报讯 (记者陈瑜)3月16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玉门抽水蓄能电站(以下分别简称陇东—山东工程、玉门抽蓄电站)开工。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表示,陇东—山东工程是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项目,玉门抽蓄电站是国内首...

    时间:03-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