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中国擘画发展蓝图吸引全球目光

2023-03-20 16:39:4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擘画发展蓝图吸引全球目光(国际论道)

  近日,中国全国两会胜利闭幕。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科技自立自强等重要发展信号,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拉开序幕……全国两会为国际社会解读中国发展提供重要窗口。中国擘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中国迎来又一里程碑”

  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出口促稳提质,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中国发展预期目标,公布系列政策举措,引发外媒热切关注。

  乍得新闻网报道称,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公布了一系列备受期待的2023年经济目标。在经历了2022年3%的增长之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公布的预期目标,与扩大内需、改革工业体系、吸引外国投资等系列措施搭配,为中国经济增长前景提供了信心和动力。

  日本《朝日新闻》报道称,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记者会上表示:“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这展现了中国政府重视民营企业以重振经济的态度。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在题为《两会揭示的经济新路向》的文章中说,中国决心推动“制造”向“智造”转变,加快重点制造领域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硬科技产业获得政策性扶持。政府工作报告展现中国政府着重发展实体经济的坚决意志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努力。为此,中国将加大力度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展开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报道,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将瞄准对煤炭的更高效利用和相关先进生产技术。中国政府还将单位GDP能耗目标设定为降低2%左右。这些措施凸显了中国在能源转型方面的独特做法。相关政府部门表示,将可再生能源大型项目、电力存储和电网升级作为2023年的工作重点。中国以实际行动努力兑现“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报道称,今年两会标志着“中国迎来又一里程碑式转变”。中国今年GDP预期增长目标是5%左右。鉴于中国经济总量已经突破120万亿元,基数很高,这意味着中国将更为积极地对外出口,内需也会持续增长。此外,中国将增加对他国基建建设投资,这首先是指全球“南方国家”。中国将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它不只会给中国,也能给其他参与国带来红利。

  “中国发展行稳致远的保障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中国政府如何对体制机制和机构职责进行调整和完善,吸引外媒目光。

  “中国将进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最大规模的机构改革。中央国家机关将精减5%的人员编制——这是1998年以来精减力度最大的一次。”德国《基尔新闻》网站报道称。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报道,中国公布了对政府机构进行大规模改革的计划,这将使中国经济更加自立、更具韧性。中国注重建设一个更加高效的政府。这次改革的一个主要亮点是组建一个新的国家金融监管机构,这是中国10年来努力推动金融监管机构合并的最新进展。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称,为提升国家科技和金融实力,中国将对其庞大的政府机构进行大规模改革。根据全国人大会议审议的机构改革方案,中国政府将成立新机构来监管中国金融体系的多个领域,并对使用数据和相关数字技术进行更完善的管理。包括科学技术部在内的一些国家机构将进行重组,或者将部分职权分配给其他部门。据中国国务院公布的消息,此次机构改革旨在加强科学技术、金融监管、数据管理、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的机构职责优化和调整。这一机构重组计划是对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构进行更广泛改革的一部分。国家机构改革将集中、精简中国政府机构的关键部门,着眼于让决策过程更加集中和灵活。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宣布了组建国家数据局的计划,将其描述为统筹中国数据资源和实现“数字中国”愿景的努力。按照“数字中国”愿景,中国人将生活在智能、联网的社会中,数据将与劳动力和资本一样被视为驱动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帮助中国更有效地参与全球市场。中信证券分析师认为,组建国家数据局意味着“中国将加快国内数据要素市场的开发”。

  美国广播公司前副总裁、全球化智库特邀高级研究员哈维·佐丁近日撰文称,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中国计划深化机构改革,包括重组科技部,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数据局等。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提升治理能力,激励中国人民取得重大科技进展,加强金融安全和数据监管。此次机构改革是在中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征程上的第一次重大体制变革,也是未来五年及更长一段时间中国发展行稳致远的保障,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为中国人民服务。

  “向全球展示中国模式感召力”

  “世界逐渐承认,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齐心协力设计、决定和推动政策实施,对中国民众生活和全球事务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巴基斯坦《国家报》网站报道称。

  中国擘画的发展蓝图对全球发展意味着什么?外媒从两会释放的信息中找寻答案。国际社会期待中国对全球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美国《巴伦周刊》发布报告称,中国世界上唯一预计2023年GDP和企业利润都将实现令人满意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考虑到中国在能源、汽车和其他许多领域的雄心,这对全球经济来说是个好消息”。

  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报道称,在今年两会期间,中国阐述了自身对国际秩序的看法。中方对美国的印太战略及其策划的“亚太版北约”提出了严厉批评,与此同时也传递了其他重要信息:多极化趋势不可避免,中国将为此努力,在世界舞台上实现战略平衡。

  俄罗斯卫星社报道援引俄中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专家理事会俄方主席尤里·塔夫罗夫斯基的话说,改革开放这级“火箭”把中国送入了工业强国的轨道。如今,中国宣布启动最新一级“火箭”——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致力于实现中国梦,而且还向全球展示中国模式的感召力。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阿根廷—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圣地亚哥·布斯特罗认为,中国世界经济的融合迈进新阶段。保护主义让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多,而中国不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寻求建立互利共赢关系,让每个国家都有机会实现自身发展

  巴西《论坛杂志》网站刊文称,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环境,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为应对全球治理赤字等挑战、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提供重要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证明,现代化没有单一的标准,也没有现成的配方,应根据各个国家不同的历史环境和国情,走出多样化的道路。中国将坚持走这条被实践证明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它也将在这一过程中,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本报记者 高乔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代表:中方对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加剧表示关切

      中新社联合国3月20日电 (记者 王帆)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20日在安理会朝鲜半岛核问题公开会上表示,中方对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加剧表示关切。国际社会应正视半岛问题的症结,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坚持推动问题的政治解决。  当天,联合国负责欧洲、中亚和美洲事务的助理秘书长延恰作通报。延恰说,...

    时间:03-21
  • 中方:希望美方切实重视并回应朝方合理关切

      中新社联合国3月20日电 (记者 王帆)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20日在安理会朝鲜半岛核问题公开会上表示,中方希望美方能够切实重视并且回应朝方的合理关切,为外交努力留出空间。  在当天会上第二轮发言中,针对美国和英国代表质疑中方在半岛问题上的态度、质疑中方围绕最近朝方系列发射活动的表态,...

    时间:03-21
  • 习言道|以“春天”作喻,习近平这样说

      今日春分,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春天”的比喻。...

    时间:03-21
  • 冷空气给北方地区带来大风降温沙尘天气

      中新网3月21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21日至23日,受冷空气影响,西北地区东北部、内蒙古、华北、东北地区等地的部分地区有4-6级偏北风,阵风7-9级,上述地区大部有4~6℃降温,部分地区10℃以上,并伴有较大范围的沙尘天气,中央气象台3月21日6时继续发布大风降温预报,并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21日至24日,西南地...

    时间:03-21
  • 国内首艘500千瓦氢燃料电池动力船下水

      三峡集团昨天发布消息,国内首艘500千瓦氢燃料电池动力工作船“三峡氢舟1号”在广东中山下水。  “三峡氢舟1号”采用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动力系统,将用于三峡库区交通、巡查、应急等工作。其中氢燃料电池额定输出功率500千瓦,最高航速可达到28公里/小时,续航里程最高可达200公里,具有高环保性、高舒...

    时间:03-21
  • 全国97%地级以上城市取消皮卡车进城限制

      本报北京3月2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何春中)记者今天从公安部了解到,去年以来,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先后推出了推进行政管理服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30项重点措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助力稳住经济大盘10项重点措施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并强化措施落实和跟踪问效,有力服务了经济社会...

    时间:03-21
  • 如何破解粮食生产的“水瓶颈”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是,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的第一项重点任务,就是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我国现有耕地面积19.18亿亩,但现有耕地灌溉面积仅为10.44亿亩,耕地灌溉率54%,有近半数耕地仍是“望...

    时间:03-21
  • 谁给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底气

      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共有超过33万个项目报名参赛,参赛学生人数142.4万,比上一届多出50多万,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持续高涨。记者发现,为了让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价值充分发挥并学以致用,各高校结合自身学科特色,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提供创业环境,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培养大学生的创...

    时间:03-21
  • 人造神经成功“复制”大脑多感官整合功能

      科技日报天津3月20日电 (记者陈曦 通讯员乔仁铭)记者20日从南开大学获悉,该校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徐文涛教授团队受猕猴多感官整合与空间感知机制启发,开发了一种人造运动感知神经,在硬件层面上成功实现了大脑的多感官整合功能,获得了卓越的运动感知性能。该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

    时间:03-21
  • 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输电通道开建

      科技日报讯 (记者陈瑜)3月16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玉门抽水蓄能电站(以下分别简称陇东—山东工程、玉门抽蓄电站)开工。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表示,陇东—山东工程是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项目,玉门抽蓄电站是国内首...

    时间:03-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