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提升全社会网络法治意识和素养

2023-03-20 16:56:17

来源:人民日报

  提升全社会网络法治意识和素养(人民论坛)

  ——推动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③

  “2022全国互联网法律法规知识云大赛”吸引超220万人报名参赛,竞赛访问量逾1.64亿;广泛发动网民进行创作,从网上征集作品再把获奖作品在网上推送展播,法治动漫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已连续开展18届;目前,全国建立以普法为主要任务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客户端、视频号等已超过3万个……一个个数字,折射网络普法、网络法治宣传教育的实绩。

  全民守法是法治社会的基础工程,网络法治宣传教育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普法工作要紧跟时代,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在《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中,“提升全社会网络法治意识和素养”是一个重要方面。从拓展“互联网+普法”新模式到普及网络法律法规,从面向重点对象开展网络普法到强化网络法治研究教育,中国借助互联网,法治宣传教育的内容、形式、手段不断创新,网民法治观念全面提升,网络平台主体责任和行业自律有效落实,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日益成为网络空间广泛共识和基本准则,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在网络空间得到全面彰显。

  普法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里,普法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普法阵地就要延伸到哪里。中国是全球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如今,网络已经成为普法工作的主战场,也成为普法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比如,登录智慧普法平台,各种普法知识跃然眼前;普法微综艺、儿童普法话剧寓教于乐,帮助青少年网民提升法治意识和网络安全素养。互联网日益成为人民群众学习、工作、生活的新空间,成为获取公共信息和服务的新平台,也逐渐成为普法的新渠道、新手段。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增强法治意识、提高法治素养,这样的要求既适用于“线下”,也适用于“线上”。从在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网络法律法规制定过程中广泛听取、充分吸纳各方意见,到新法正式公布、施行时回应社会关切、同步进行解读,再到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发布网络法治典型案事例、集中开展以案释法……网络法律法规全面普及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网络法治观念,为培育健康向上、文明法治的网络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支持。

  也应看到,全民普法和守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难以一蹴而就。着眼未来,应全面实施网信系统“八五”普法规划,将“谁立法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贯穿于依法治网全过程;将领导干部和青少年网络法治宣传教育作为工作重点,加大互联网行业从业人员法律法规教育培训力度;深化网络法治研究与教育,推进网络法治理论创新,建立健全网络法治宣传教育长效机制,推动网络法治智库建设。凝聚众智、集聚众力,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网络法治宣传教育,就能汇聚依法治网的强大力量。

  《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提出:“培育良好的网络法治意识。”新征程上,着力提升全社会网络法治意识和素养,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在网络空间蔚然成风,必能以网络法治建设助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培育全社会法治信仰,推动形成全网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人民日报 邹 翔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国内首艘500千瓦氢燃料电池动力船下水

      三峡集团昨天发布消息,国内首艘500千瓦氢燃料电池动力工作船“三峡氢舟1号”在广东中山下水。  “三峡氢舟1号”采用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动力系统,将用于三峡库区交通、巡查、应急等工作。其中氢燃料电池额定输出功率500千瓦,最高航速可达到28公里/小时,续航里程最高可达200公里,具有高环保性、高舒...

    时间:03-21
  • 全国97%地级以上城市取消皮卡车进城限制

      本报北京3月2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何春中)记者今天从公安部了解到,去年以来,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先后推出了推进行政管理服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30项重点措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助力稳住经济大盘10项重点措施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并强化措施落实和跟踪问效,有力服务了经济社会...

    时间:03-21
  • 如何破解粮食生产的“水瓶颈”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是,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的第一项重点任务,就是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我国现有耕地面积19.18亿亩,但现有耕地灌溉面积仅为10.44亿亩,耕地灌溉率54%,有近半数耕地仍是“望...

    时间:03-21
  • 谁给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底气

      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共有超过33万个项目报名参赛,参赛学生人数142.4万,比上一届多出50多万,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持续高涨。记者发现,为了让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价值充分发挥并学以致用,各高校结合自身学科特色,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提供创业环境,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培养大学生的创...

    时间:03-21
  • 人造神经成功“复制”大脑多感官整合功能

      科技日报天津3月20日电 (记者陈曦 通讯员乔仁铭)记者20日从南开大学获悉,该校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徐文涛教授团队受猕猴多感官整合与空间感知机制启发,开发了一种人造运动感知神经,在硬件层面上成功实现了大脑的多感官整合功能,获得了卓越的运动感知性能。该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

    时间:03-21
  • 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输电通道开建

      科技日报讯 (记者陈瑜)3月16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玉门抽水蓄能电站(以下分别简称陇东—山东工程、玉门抽蓄电站)开工。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表示,陇东—山东工程是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项目,玉门抽蓄电站是国内首...

    时间:03-21
  • 中方呼吁有关方面立即无条件恢复对苏丹经济援助

      新华社联合国3月20日电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临时代办戴兵20日在安理会审议苏丹问题时发言,呼吁有关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立即、无条件恢复对苏丹的经济援助,敦促有关方面朝着解除对苏丹制裁的方向作出实际努力。  戴兵说,近一段时间,苏丹政治局势不断取得进展。中方对有关各方在此过程中展现的政治...

    时间:03-21
  • 国内首个热解气化污泥处置项目投运

      科技日报讯 (记者杨雪)3月17日,重大民生工程——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污泥处置项目正式运营,污泥处理规模600吨/日,主要服务西安市主城区及周边23座污水处理厂,打通污水处理最后一公里。  项目采用国际领先的“两段式干化+热解气化”工艺,比同类工艺能耗低50%以上,与市政污泥处置行业平均碳排放水平相比...

    时间:03-21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

    当地时间3月20日下午,刚刚抵达莫斯科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在克里姆林宫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中新社莫斯科3月20日电 (记者 郭金超 田冰)当地时间3月20日下午,刚刚抵达莫斯科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在克里姆林宫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  习近平抵达时,克里姆林宫司令在下车处迎...

    时间:03-21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

      新华社莫斯科3月20日电(记者郝薇薇 石昊)当地时间3月20日下午,刚刚抵达莫斯科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在克里姆林宫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  习近平抵达时,克里姆林宫司令在下车处迎接。普京总统同习近平热情握手并合影。两位元首就中俄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坦诚的交流。  习近平指出...

    时间:03-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