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春耕一线观察|麦田“新科技”大显身手!

2023-03-19 14:03:52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网消息: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大显身手,今年的春耕生产更有看头。来看记者在江苏的春耕一线调研。

  “星”眼观苗情 高分卫星遥感观测麦田长势

  总台央视记者 蒋树林:江苏小麦播种常年在3500万亩左右,相当于320万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总和。要完成这么大面积麦田的苗情监测,我们的科研人员有了新的探索。我们来看,我身后就是江苏省农业农村大数据指挥中心,通过大屏幕,麦田田苗情一目了然。依托于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南京国家农创中心,通过大数据分析,农田信息采集实现了全年不间断的远程操作。

  江苏省农业农村大数据指挥中心春耕服务专班 杨文治:基于卫星遥感监测到的长势数据和苗情反演的算法,我们可以对全省每一个冬小麦地块的苗情进行评估。在图中我们按照绿色到橙色分成了四个级别,分别代表旺长苗、一类、二类和三类苗,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全省整体范围长势还是不错的。

  通过卫星获取的数据,我们如何来判断苗情呢?专家介绍说,核心就是依靠高分卫星的空中拍摄和传感技术。

  植物从小到大全生长过程中,叶绿素含量会逐步积累,所以叶绿素含量是判断农作物长势好坏的重要参考依据。由于叶绿素对近红外波段有特殊反应,因此卫星的红外传感器通过接收叶绿素的光谱反射拍摄,形成近红外卫星影像,从判断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多少,进而评估植物生长情况。而且由于卫星日行万里,所以可以更大面积地进行全面评估分析,避免人工调查的误差。

  江苏省农业农村大数据指挥中心春耕服务专班 杨文治:目前我们可以提供全省每8天一次的冬小麦长势监测数据,在地图中颜色越浅越靠近绿色的,说明长势越好。除了冬小麦长势监测之外,我们也提供针对油菜、水稻等多种作物的长势监测功能。

  记者: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什么?

  江苏省农业农村大数据指挥中心春耕服务专班 杨文治: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田间实时的一个画面,从这个左下角我们可以了解到当前温度、湿度等影响农业生产的气象要素,这些数据怎么来的呢?依托于我们布设在田间的很丰富的物联网设备,比如说小型气象站。

  “气象站”立田头 农业气象观测网越织越密

  在农业生产中,田间气象站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记者跟随江苏省农业农村大数据指挥中心春耕服务专班先后来到位于浦口区、江宁区以及六合区的项目区,这几个项目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建有小型田间气象站。

  总台央视记者 蒋树林:我来到户外的第一感觉是外面风还是挺大的,其实从早上到现在风力一直在变,早上是5~6级,现在感觉要好一些,应该是2~3级。那么像这样的风力变化,对我们正处在拔节期的小麦来说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来看一下,在这个麦田旁边就有一个田间气象站。

  江苏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 罗佳:这个风对小麦的生长没有多大影响,但是对于拔节期的小麦施肥跟打药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这个时期不宜进行施肥、打药。

  气象千万变,十里不同天。如今,有了田间气象站对农田环境温度、湿度、雨量、光合有效辐射等气象要素的自动监测,农业生产中的施肥打药、病虫害防治、农作物灌溉也就有了更多科学依据。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骏圣农业合作社负责人 殷宏宝:这个气象站都是通过一定的传感器数据来反映农田里面的情况。这个就是我们田间的一个独立的传感器,环境监测系统的一个传感器。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马鞍街道泥桥村村民 竺传斌:传感器它是测这一片苗情的,虫害、土壤湿度等各方面都及时跟踪。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了解到,目前我国农业气象观测站网越织越密:70个农业气象试验站、653个农业气象观测站、2700余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组成的现代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已经覆盖全国。

  麦田守望者 新农人带来农业发展新机遇

  麦田里的新技术,既改变了原有的种植方式,也吸引了更多的新农人返乡创业。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累计达1220万人,成为一支兴农生力军。

  在南京市浦口区兰花塘高标准农田,小麦生长到了拔节期,在这里开展飞防作业的是一位90后的新农人。

  记者:这个机器在空中喷药会不会不均匀?

  南京市浦口区谷满满合作社负责人 邵立昌:那不会的,作业航线都非常均匀,而且定位误差都是厘米级的,不像我们过去自己打药都是凭感觉的,这个肯定比过去先进很多。

  眼前的这位90后新农人不仅是个“技术控”,还懂经营、会管理。邵立昌原本在城里打拼做生意,这几年农村发生的变化,吸引他返乡创业。

  记者:这个投入肯定也不小,钱是从哪儿来?

  南京市浦口区谷满满合作社负责人 邵立昌:我们这个是自己筹的,然后国家财政补贴我们买的这个飞机。国家鼓励我们年轻人从事农业,也有很多政策帮扶,赚的比外面打工稍微强一点,平时也能够自由一点,能照顾到自己的家庭。

  麦田里的新变化也给当地农民带来新的就业机会。王敏,来自浦口区永宁街道大桥社区,她现在的职业是飞手。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谷满满合作社飞手 王敏:一亩地有的时候要是打药的话,大概几十秒就飞过去了,撒肥的话大概两分钟。

  记者:农民现在种地用秒和分钟来计算了。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谷满满合作社飞手 王敏:去年第一年干活,我作业了4万亩,我很骄傲。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开展农村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提高培训实效。江苏提出到2025年,将新培育高素质农民75万人,布局一批农业科技、创业、教育融合试点,让“新农人”奔跑在农业发展的“新赛道”。

  (总台央视记者张勤 梁丽娟 蒋树林 杨滢 马敏杰 杨伟东 浦口融媒 六合融媒 江宁融媒)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全球连线|俄罗斯社会各界热切期盼习近平主席访俄

      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3月20日至22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  俄罗斯社会各界人士高度评价近年来中俄关系的高水平发展,热切期盼习近平主席访俄,相信此访将进一步加深两国政治、经贸、人文等领域合作,推动新时代中俄关系取得新的更大发展,为世界发展进步作出贡献。  记者:...

    时间:03-20
  • 科技赋能“菜篮子” 各地品春鲜 尝春意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奋进的时节。在中国各地,人们正在自己的领域加速奔跑。  菜篮子里的新科技  眼下,全国各地的春播春种正有序进行。菜篮子也上新了不少新技术。  这几天,在江西省金溪县,3000多亩种在山上的蔬菜,迎来了今年第一茬的大面积栽播。  江西省金溪县左坊镇左坊村大棚蔬菜基地...

    时间:03-20
  • 两会近距离丨用自信来培养我们的后代

      编者按: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到团组与代表委员共商国是、互动交流。代表委员们谈认识、说感想、建良言,总书记指方向、解疑惑、明路径。两会期间,总书记这些温暖话语、亲切嘱托,声声都是家国民生事。央视网《联播+》特别推出“两会近距离”系列,与您一起近距离感受总书记的两会关切。...

    时间:03-20
  • 冷空气将影响北方大部地区 江南华南多降雨有强对流

      中新网3月20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20日至23日,受冷空气影响,新疆南部和东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等地的部分地区有4-6级偏北风,阵风7-9级,局部地区有沙尘天气,并伴有4~6℃降温。20日至24日,南方地区有明显降雨过程。  冷空气将影响北方大部地区  20日至23日,受冷空气影响,新疆南部和东部...

    时间:03-20
  • 多地推出特色旅游专列 推动旅游市场复苏

      眼下,春暖花开,我国的旅游市场也快速升温,各地推出特色专列助推春季旅游。18日,首趟“环西部火车游·粤港澳”专列从甘肃兰州火车站出发,700多名旅客踏春而行,奔赴大湾区。专列行程为期13天,自甘肃出发跨越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后抵达广东深圳东站,停留近4天时间后返回。  据了解,本次环西部火车游除...

    时间:03-20
  • 习言道|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多次就建设“数字中国”发表重要论述。...

    时间:03-20
  • 河北承德市围场县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中新网3月20日电 据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3月20日6时03分在河北承德市围场县(北纬42.56度,东经117.67度)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图片来源: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

    时间:03-20
  • 元首外交|习主席即将开启2023年首次出访

      新华社莫斯科3月19日电 “欢迎中国领导人!”莫斯科红场,俄罗斯青年脸庞上洋溢着春风般和煦的笑容。  早春3月,莫斯科冰雪渐消。在万物复苏的时节,俄罗斯即将再度迎来老朋友。近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迎来晴天。这是远眺克里姆林宫一角。(亚历山大摄)  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3...

    时间:03-20
  • 关于调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

      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方案指出,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

    时间:03-20
  • 习近平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 3月20日,在赴莫斯科对俄罗斯联邦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报》和俄新社网站发表题为《踔厉前行,开启中俄友好合作、共同发展新篇章》的署名文章。文章全文如下:踔厉前行,开启中俄友好合作、共同发展新篇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应普京总统邀请,我即将对...

    时间:03-2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