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河南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2023-03-19 10:02:54

来源:人民日报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

  河南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麦苗碧绿,麦田如波,河南省延津县一眼望不到头的麦子,长势喜人。

  “再过半个月,全县3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就能基本建成。”站在地头,望着火热的项目建设场面,延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杨志刚振奋不已。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严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作为粮食生产大省,河南连续6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去年夏粮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如何进一步落实责任、扛稳重担?河南广大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护,加强良种研发和农技推广,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继续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提高建设标准,完善管护机制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护

  切割石料,修建石桥护栏;群众监督,地头人来人往……延津县塔铺街道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现场,施工进入收尾阶段。

  “县里成立专班,每天调度,每周盘点,每天都争分夺秒加油干。”杨志刚说,受益于中央财政直达资金和专项债券资金保障,每亩建设标准从原来的1500元提高到4000元,打造高标准农田升级版。

  升级版的高标准农田,好在哪?

  放眼四周,崭新笔直的马路直通地头,纵横交错的水渠加装衬砖;每60亩地设一个灌溉机井,每隔30米建一个节水灌溉出水栓,“田成方、林成网、旱能浇、涝能排”。

  杨志刚介绍,示范区规划绿色小麦、良种繁育等4个特色区域,重点改造原有的路、桥、渠、井,改良土壤,提升地力,种植农田防护林,“单是浇地,就有5种模式”。地里加装农业智能装备,可以实时监测空气温度、风力级别、土壤湿度等情况,并传输到县级高标准农田信息化平台,随时分析、调度。

  “高标准农田提高了产量,降低了风险。”新乡市隆嘉实业有限公司经理张建国说,公司从2010年到延津县流转、托管土地,生产小麦。那时路难走、渠不通,每150亩才有一眼井。经过两轮高标准农田建设,他们流转、托管的农田从7000多亩增加到3万亩,每年向收购企业提供的小麦从3000多吨增加到1.4万吨,每斤小麦收购价2元多,比市场价高出一大截。

  河南对接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1亿亩以上,在截至去年底建成8330万亩高标准农田基础上,力争到2025年建成15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粮食产能达到1400亿斤。

  高标准建良田,“三分建,七分管”。河南各地探索建后管护“田长制”,农田管护“网格长制”,完善管护机制,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内容,确保长期发挥效益。

  在宝丰县赵庄镇吴庄村,村党支部书记吴书听每天一早便到地头查看农田设施。“俺是‘田长’,保护好高标准农田是职责所在。”吴书听介绍,一旦发现有设施损坏,他便用手机拍照上报,当天就有专人修缮。

  宝丰县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设置“四级田长”,构建了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三位一体”长效管护机制。

  漯河市探索把农田工程设施分为乡、村、变压器(台区)三级网格,并设立“一长三员”——网格长由种粮大户、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或村干部担任,管护员由责任心强、有管护能力的村民担任,监督员由村组干部、老党员等担任,农技员由技术人员担任。目前,全市1190个行政村落实管护人员1460人,48个农业乡镇落实维修人员526人,确保高标准农田建成一亩、管好一亩。

  培育农业良种,提升农技服务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粉质仪测定新品系面粉的面筋强度,记录耐搅拌时间……走进位于新乡市平原示范区的神农种业实验室,一项面筋强度测定实验正在进行。

  “通过实验可以清楚知道,哪些种子长出的小麦磨成面粉,更适合做面条,哪些更适合做面包。从市场需求出发,培育更优质的小麦品种,推动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神农种业实验室小麦科研团队副研究员周正富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投身种业科技,正当其时。”

  新乡市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和种子基地。2018年,国家级科研平台——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落户于此。2021年,河南省聚合全省优质种业科研资源,成立神农种业实验室。

  河南省全力支持神农种业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基地,开展核心种源等15项核心技术协同攻关。作为“中原农谷”核心区,新乡市平原示范区围绕种业全产业链已实施8个科研项目,总投资141.5亿元,已入驻29家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累计选育44个良种,授权23项发明专利。目前,全省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7%。

  育种攻关靠科研大院,农技服务有科技小院。

  禹州市顺店镇康城村的大田里,禹州小麦科技小院的师生正在开展“助春耕”活动。河南农业大学硕士生胡雪铃举着手里的杂草向农民讲解:“初春,小麦较小,杂草快速生长,会和小麦争夺营养物质,要及时打除草剂。”

  驻村10年来,禹州小麦科技小院师生通过农技培训、田间出诊等,帮助农民掌握实用的农业技术。种粮大户李文涛说,去年,他种的200多亩小麦叶尖发黄,尖部扭曲、卷起,“幸亏科技小院诊断是早春冻害,建议赶紧打药,这才保住丰产。”

  春耕时节,河南依托已建成的60个科技小院,将高校师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提升科技直接服务种田能力。农业部门组织1.3万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开展田间管理,为小麦稳产增产夯实基础。

  提供优惠政策,加快人才培训

  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

  邓州市构林镇沈马岗村207国道边,占地20亩的仓库、晒场和22米高的烘干塔,进入最后调试。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让我们干劲倍增。”邓州市穰原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党总支书记张家本说,在当地政府部门关心支持下,他们仅用2天便完成烘干塔建设用地审批手续,之后又获得200万元项目补贴、300万元优惠利率贷款,“烘干塔建成后日处理能力达540吨,麦收后可及时烘干、入库,保证粮食品质。”

  目前,穰原合作社有130多名社员,流转、托管3000多亩土地,统一购入良种化肥、统一管理,年产1700多吨粮食,直供多家面粉企业等,年产值达3000多万元。

  邓州市有253万亩耕地,培育834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成长,农业社会化服务蓬勃发展。全市设立近270家专业化农业托管服务经营主体。

  河南首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里,一排排大型拖拉机、播种机,引人注目。

  “公司享受农机购置补贴,购置400多台套大型农用机械,可以提供从种到收全程服务。换句话说,一亩地一年支付350元农机服务费,农民不用动手,就能种地。”公司负责人沈兴新说。

  沈兴新点开手机,轻触小程序。数字化工作台上,清晰显示客户管理、工单管理、项目验收等功能。打开一个工单,河南柘城县一处麦田刚完成植保。托管负责人姓名、机械操作师姓名、施工时间、结束时间、车辆情况,一一可见。“通过数字化管理,保证服务时效、质量。”

  目前,首邑公司以托管和半托管的方式,种植4个省区市的60多万亩耕地,年营业收入上亿元。“计划将业务向四川、新疆、湖南、河北等省区推广,不断深挖现有服务资源,预计今年营收将突破2亿元。”沈兴新说。

  河南省采取项目资金补贴、提供优惠贷款和技能培训的方式,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今年,计划将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分别发展到20万家、27万家、13万家。(人民日报 记者 马跃峰 毕京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专访:“俄罗斯人民对习近平主席怀有崇高敬意”——访俄中友协第一副主席库利科娃

      新华社莫斯科3月19日电 专访:“俄罗斯人民对习近平主席怀有崇高敬意”——访俄中友协第一副主席库利科娃  新华社记者耿鹏宇  俄中友协第一副主席、“友谊勋章”获得者加林娜·库利科娃日前在莫斯科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俄罗斯人民热切盼望老朋友习近平主席再次访问俄罗斯。她说,此次访问凸...

    时间:03-19
  • 【每日一习话】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习近平:要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鼓励教学名师到思政课堂上讲课。  这段话出自2019年...

    时间:03-19
  • 时政Vlog丨开启中俄友谊之旅!打卡十年前的出镜地

      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3月20日至22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作为国家主席第九次访问俄罗斯,也是他第三次担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这次访问被定义为友谊之旅、合作之旅、和平之旅。  2013年3月22日习近平主席出访首站俄罗斯,距今整十年。十年来,习近平主席同普京...

    时间:03-19
  • 俄罗斯社会各界热切期盼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

      新华社莫斯科3月18日电 题:推动新时代中俄关系取得新的更大发展——俄罗斯社会各界热切期盼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  新华社记者 陈汀 安晓萌  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3月20日至22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  俄罗斯社会各界人士高度评价近年来中俄关系的高水...

    时间:03-19
  •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成立 专家学者共议中共党史党建人才培养

      中新网北京3月19日电 (谢雁冰)“新时代中共党史党建人才培养”高端论坛暨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成立大会19日在北京举行。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带头人等1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大会。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发言。 主办方供图  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主持。林...

    时间:03-19
  • 中央统战部召开部务会会议 坚决拥护对崔茂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进行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石泰峰日前主持召开部务会会议,通报崔茂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情况。部务会成员一致表示,坚决拥护对崔茂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进行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会议强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新征程一刻不停推进全...

    时间:03-19
  • 两岸青年武汉共植“同心树”

      中新网武汉3月19日电 (武一力 王静)挖坑植苗、挥锹培土,挂上树苗“认养牌”……19日,在位于武汉的台资企业“一心回乡”生态农场,近百名来自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台生与大陆青年携手植树。  当日,由湖北省台联、台盟湖北省委会、武汉市台联、台盟武汉市委会主办的第...

    时间:03-19
  • 强信心·开新局丨云南:铆足干劲冲刺经济“开门红”

      新华社昆明3月19日电 题:云南:铆足干劲冲刺经济“开门红”  新华社记者 陈永强、丁怡全、林碧锋  工厂里马达轰鸣、铁路站场货运繁忙、就业市场日趋活跃……连日来,记者深入工地厂房、铁路站场、招聘会现场等一线采访,感受开年以来,云南铆足干劲冲刺经济“开门红”...

    时间:03-19
  • 总台在巴基斯坦举办“探寻现代化之路 共建中巴命运共同体”主题论坛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亚洲非洲地区语言节目中心主办的“探寻现代化之路 共建中巴命运共同体”主题论坛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举行,巴基斯坦政要、专家学者、主流媒体负责人以及杰出青年代表参加了论坛。与会嘉宾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给巴基斯坦带来的机遇、如何推进中巴经济走廊高质量建设等话题进...

    时间:03-19
  • 浙江宁波打造幸福水网 激活“城市第二水源”

      中新网宁波3月19日电(记者 林波)水资源与民众的生命健康、生活品质、生产发展息息相关,民众对水的需求已从“有没有”转向了“好不好”。3月19日,浙江宁波举办了以“激活城市第二水源,打造宁波幸福水网”为主题的2023年宁波“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启幕仪式,向全社会推介“城市第二水源”——再...

    时间:03-1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