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中国拟规范家庭托育点建设 专家:对当前托育服务的有益补充

2023-03-15 21:30: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3月15日电 题:中国拟规范家庭托育点建设 专家:对当前托育服务的有益补充

  中新社记者 李纯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家庭司3月15日在其网站上公布了《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及意见反馈渠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口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茅倬彦教授当天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家庭托育点可被视为对当前中国托育服务的有益补充。

  什么是家庭托育点?据这份征求意见稿介绍,该办法所称的家庭托育点,是指利用住宅,为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托育服务的场所,且收托人数不应超过5人。

  “三岁以下孩子首先有一个特点,就是对他们的托育服务需要离家近、方便接送。”茅倬彦指出,家庭托育点利用住宅设置,主要分布于社区内,可以迎合上述需求,方便家长接送孩子。“收托人数不应超过5人”的规定也使这种托育服务更为灵活,托育点更接近居家环境,受托婴幼儿也更易适应。

  茅倬彦认为,家庭托育点是对当前中国托育服务的一种有益补充,其小型灵活、适应度高、离家近等优势,满足了一些家庭的需要。这也反映出中国在鼓励普惠托育服务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满足不同家庭多样性的需求。

  对于家庭托育点的服务内容,征求意见稿也作出了相关规定,不仅要求为婴幼儿提供“生活照料、安全看护、平衡膳食”,还提到了“早期学习机会”。

  茅倬彦表示,“托”是指提供吃喝、看护、生活方面的照料,“育”则是指启发婴幼儿成长,合在一起才是“托育”。这也意味着家庭托育点的照护人员要满足相关从业要求,符合相应的条件,包括有保育教育、卫生健康等婴幼儿照护经验或相关专业背景;受过婴幼儿保育、心理健康、食品安全、急救和消防培训等。“这些条件是必须的。”

  这位长期研究普惠托育服务的专家指出,家庭托育点是一种小型化的托育服务,并不意味着其服务质量可以降低。对家庭托育点照护人员的基本要求应与托育机构的人员基本相等,“其实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工作”。

  实际上,征求意见稿在家庭托育点的注册、报备、变更,举办者与照护人员应符合的条件,托育点的房屋、装修、家具等硬件设施,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设置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家庭托育点每一名照护人员最多看护3名婴幼儿;家庭托育点婴幼儿人均建筑面积不应小于9平方米等。

  孩子的健康与安全牵动家长的心,更是全社会共同的牵挂与责任。上述措施的背后是从源头加强对家庭托育点的监管,以保障婴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征求意见稿也指出,促进家庭托育点的规范发展由卫生健康部门牵头,发展改革、民政、住房城乡建设、应急管理、消防机构、市场监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家庭托育点的指导、监督和管理。

  在茅倬彦看来,这一管理办法的制定是对发展家庭托育模式的一种鼓励和保护,更是一种规范,用相应的政策予以约束和扶持,弥补家庭托育点监管与发展的空白。“试行”的意义则在于,相关做法还将在推动家庭托育服务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监管和发展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监管就没有发展。”(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主旨讲话

      中新社北京3月16日电 (记者 黄钰钦)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15日在北京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题为《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的主旨讲话。他强调,面对一系列现代化之问,政党作为引领和推动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有责任作出回答。中国共产党将始终把自身命运同各国人民的命...

    时间:03-16
  • 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题: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新华社记者  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  回顾历史,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中华民族从沉沦而奋起、由苦难而辉煌的命运转折。  事实胜...

    时间:03-16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6日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网络法治建设情况,分享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的经验做法。  白皮书除前言、结束语外共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坚定不移走依法治网之路、夯实网络空间法制基础、保障网络空间规范有序、捍卫网络空间公平正...

    时间:03-16
  • 白皮书:中国积极探索网络司法模式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6日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指出,中国积极探索司法活动与网络技术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新领域、新模式,让社会正义“提速”。  白皮书指出,中国积极推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科技在诉讼服务、审判执行、司法管理等领域的...

    时间:03-16
  • 白皮书:个人信息保护合规水平明显提升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6日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指出,2019年以来,中国累计完成322万款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检测,通报、下架违法违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近3000款。通过专项治理,侵害用户个人信息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力遏制,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显著增强,个人信息...

    时间:03-16
  • 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6日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全文如下: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2023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前言  一、坚定不移走依法治网之路  二、夯实网络空间法制基础  (一)建立网络权益保障法律制度  (二)健...

    时间:03-16
  • 白皮书:中国网络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6日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指出,中国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根本,以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为依托,以传统立法为基础,以网络内容建设与管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等网络专门立法为主干的网络法律体系,为网络强国建设提...

    时间:03-16
  •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党组原副书记郑洪接受审查调查

      中新网3月16日电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党组原副书记郑洪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时间:03-16
  • 《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发布

      新华社权威快报|《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发布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16日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  白皮书指出,法治是互联网治理的基本方式。运用法治观念、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推动互联网发展治理,已经成为全球普遍共识。  中国将依法治网作为全面依法治国和网...

    时间:03-16
  • 图片外泄、驻警翘班吸毒……台北故宫博物院被曝管理松散

      中新网3月16日电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继去年被曝摔破文物后,台北故宫博物院风波不断延烧。15日传出有驻警人员在值勤期间吸毒,但该驻警人员半年后才被院方免职。台北故宫博院馆表示,该警员去年3月13日翘班吸毒,于今年1月院方已资遣该警员;然而有前同事爆料,台北故宫博物院管理松散,该名涉嫌吸毒的...

    时间:03-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