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习近平两会时刻丨跑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

2023-03-15 09:35:06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历史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

  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胜利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按照党的二十大的战略部署,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在新征程上作出无负时代、无负历史、无负人民的业绩,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应有贡献。

  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看望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同大家深入讨论,对如何跑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作出重要部署。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提“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单增海,坐在人民大会堂聆听了总书记的讲话。“高质量发展”一词,令他印象深刻。

  几天前,在江苏代表团审议现场,他向总书记汇报了来自制造业的好消息。总书记叮嘱:“从全世界来看,我们现在的制造业门类品种是最齐全的。同时,我们还要再提升,向中高端走,我们高质量发展要体现在这里。”

江苏徐州工程机械集团一角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总书记一再强调这个重要论断。

  深刻的论断,源自十年的实践。

  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新世纪以来首次滑落至8%以下。国际上唱衰中国的声音不绝于耳。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干?成为摆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前的重大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回答:“经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上升不是线性的,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须转向质的提升,我国经济发展也要遵循这一规律。”

  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要用高质量的发展来破题。在党的十九大上,总书记鲜明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新时代中国经济标注了清晰的历史坐标。

中国宝武太钢集团精密带钢公司生产车间。该公司生产的不锈钢精密箔材(俗称“手撕钢”)已有3大类20多个系列品种全面走向市场,受到国内外用户青睐。

  2020年10月,“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指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就规划建议作说明时,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

  十年来,我国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到121万亿元,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约34%,发明专利有效量位居世界第一……高质量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新征程上,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江苏代表团,习近平总书记指明方向——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必由之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战略基点”,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必然要求”,人民幸福安康是“最终目的”。

  “人民的信任,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也是我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这样说道。

  在江苏代表团,总书记回忆往事:“我在福建工作的时候,每天都要看吃菜的问题。福建人说‘三天不见绿,两眼冒金光’,吃不上菜那就是政治,这种意识是很强的。”

  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会把谁放在心上。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支持,正是因为造福了人民。

江西神山村村干部和乡亲们正在讨论如何拓宽农副产品的销路。

  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投身脱贫攻坚战场;4.26万名白衣战士驰援湖北,无悔逆行;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者三代人接续奋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2022年达到36883元;截至2022年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5亿人,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近13.5亿人,人均预期寿命达到了78.2岁,主要健康指标位居中高收入国家前列……新时代,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当选的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陕西延安,瞻仰革命圣地。

  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自觉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锚定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3年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这是会后,代表走出人民大会堂。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兜牢民生底线,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不断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跑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需要按照党的二十大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必须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

  “安全是发展的基础,稳定是强盛的前提。”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以新安全格局保障发展格局。

  统筹发展和安全,是这次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话题。

2023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

  在江苏代表团,有代表发言时谈到了2019年的响水事故之后,如何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总书记叮嘱:“我当时说给你们‘吃小灶’查安全生产。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走那种急就章、竭泽而渔、唯GDP的道路。这就是为什么要树牢新发展理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也就在这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在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上,总书记说:“希望我们的新能源产业,既要抓住机遇顺势而上,也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

  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习主席强调,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是党中央把握强国强军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着眼于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出的战略部署。

2022年4月14日,在湖南衡阳一学校,老师向学生讲解国家安全知识。

  统筹发展和安全,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新发展阶段国际国内新形势新情况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这十年,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发展和安全,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开辟新境界,坚定维护国家利益,保持国家安全大局稳定。

  新征程上,我们需要应对的风险挑战、防范化解的矛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既办好保证国家安全这个“头等大事”,又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才能筑牢治国安邦的根基、增强攻坚克难的底气,推动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团结凝聚力量,奋斗创造未来。眺望前行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要只争朝夕,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坚持守正创新,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攻坚克难,不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监制丨耿志民

  制片人丨兴来

  主编丨宁黎黎

  执笔丨杨彩云

  视觉丨江雨航

  校对丨张亚楠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地球“内心”最深处:或是“铁石心肠”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牛荷  发于2023.3.13总第1083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2月22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一项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研究,通过测量地震波穿过地球内核的速度,发现地球最内核可能是一个半径约650千米的铁球,且与地球内核的外层分离。  今年1月,北京大学研究团队发表在《自然·...

    时间:03-15
  • 大陆自3月15日起恢复台湾地区冰鲜白带鱼、冻竹荚鱼输入

      中新网3月15日电 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3月15日表示,2022年6月,大陆海关在台湾地区输大陆冰鲜白带鱼、冻竹荚鱼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样本。基于生物安全风险防范的考虑,海关总署自2022年8月3日起暂停了台湾地区冰鲜白带鱼、冻竹荚鱼输入。  大陆已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取消所有进口...

    时间:03-15
  • 今起,扩大开放!试点恢复!

      3月14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表示,中方决定自3月15日起,扩大开放公民出境团队游国家试点范围,为出境旅游进一步创造有利条件。  汪文斌介绍,前段时间,我们在部分国家试点恢复中国公民出境团队旅游,总体实施情况良好。近期,中国疫情保持平稳态势,民众出境旅游需求上升,多国盼望中国游客...

    时间:03-15
  • 国家卫健委拟规范家庭托育点:收托人数不应超过5人

      中新网3月15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近日就《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称为《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提到,家庭托育点,是指利用住宅,为3岁以下婴幼儿(以下简称婴幼儿)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托育服务的场所,且...

    时间:03-15
  • 连心|带动更多青年扎根“三农” 总书记点赞“新农人”逐梦沃野

      “像魏巧这样的同志到农村去,很好!”今年全国两会,江苏代表团审议现场,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勉励返乡创业的“新农人”、全国人大代表魏巧。  魏巧来自江苏镇江一家农机机械化专业合作社,她和爱人一个是土壤学硕士,一个是农学博士。“农业专家的成果就是要体现在广阔的土地上。”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镇...

    时间:03-15
  • 台胞“登陆”培育虫草 在美丽乡村深耕大健康产业

      中新网台州3月15日电 题:台胞“登陆”培育虫草 在美丽乡村深耕大健康产业  作者 傅飞扬  3月,天气渐暖,坐落于群山环抱处的浙江台州仙居台湾农民创业园(下称:台创园)生机盎然。2021年,出生于台湾桃园的林文礼来到仙居,投身自己兴趣浓厚的大健康产业。  林文礼与大陆结缘已久。20世纪90年代,众多...

    时间:03-15
  • 马毅民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3月15日电 原国内贸易部副部长、党组成员马毅民同志,因病于2023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马毅民同志逝世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慰问。  马毅民,1934年6月生于山西交城。1950年12月参加工作,196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7月至1969年3月先后...

    时间:03-15
  • 上合示范区发展专家咨询委:推动构建上合组织国家地方间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新体系

      中新网3月15日电 日前,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发展专家咨询委部分专家在京召开座谈会。会议认为推动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与发展,要在制度对接、搭建平台、创新模式、汇聚产业、做强主体等方面下功夫。扎实下好制度型开放这盘棋,深度融入国家高水平开放全局,推动构建上合组织国家...

    时间:03-15
  • 厦门营商环境优化 台企发展增信心

      (台海观澜)厦门营商环境优化 台企发展增信心  中新社厦门3月15日电 (江肖玮 章冬娇 黄晓畅)“大陆惠台政策在厦门落地,特别是不断优化的税收营商环境,正在吸引更多台企落户厦门。”台湾第一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分行相关负责人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作为台湾地区历史最悠久的金融...

    时间:03-15
  • 我国实现多个领域新突破 推动高质量发展

      随着经济恢复加速,在油气、光电等领域,我国实现多项新突破,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我国打破亚洲陆上垂深最深千吨井纪录  我国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实施的“深地工程”再获重大突破,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中国石化顺北84斜井,垂直钻井深度已突破8937.77米,成为当今亚洲陆地上,垂直深度最深的千吨井。...

    时间:03-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