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中东问题专家:促成沙特、伊朗复交展现中国大国担当

2023-03-13 23:27:4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记者成欣、王慧慧)在中方支持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于3月6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对话。10日,沙伊两国达成北京协议,中沙伊三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开展各领域合作。

  多位中东问题专家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促成沙伊两国握手言和、同意复交,充分彰显中国作为中东安全稳定的促进者、发展繁荣的合作者、团结自强的推动者角色,展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

  专家表示,此次沙伊在北京的对话取得重大成果,既是双方利益的共同需要,也离不开中国的积极推动。中国与中东国家广泛保持着友好关系,在处理中东热点问题和敏感议题上,有着独特优势。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所所长牛新春指出,劝和促谈是中国国际热点问题上秉持的一贯立场。与某些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与中东各国保持友好关系,不选边站队,不拉偏架,因此做调停方、斡旋方才有公信力。

  “此次中国成功斡旋沙特与伊朗关系并非偶然。中国长期秉持公正、真诚立场,因此才能成为各方共同信赖的调解人。”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丁隆说,中国得以促成沙伊同意复交,这其中既有宏大理念指引,又有具体行动配合。

  中方提出并推动全球安全倡议落地见效,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倡导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在中东问题上,中方欢迎并支持包括沙特、伊朗在内地区国家开展安全对话,自主搭建符合地区实际、兼顾各方利益的中东安全架构。

  丁隆注意到,习近平主席去年12月成功访问沙特,伊朗总统莱希今年2月应习近平主席邀请访问中国中国是两国可以信赖的朋友。2019年以来,中国已举办两届中东安全论坛,为促进中东安全稳定贡献中国智慧、凝聚广泛共识。“这些外交行动为中方成功促成沙伊和解铺平了道路。可以说,此次对话正是有力践行全球安全倡议的一次成功实践。”

  专家指出,中国在中东地区没有任何私利,尊重中东国家主人翁地位,反对在中东搞地缘政治竞争,无意也不会去填补所谓“真空”或搞排他小圈子。中国始终认为中东的未来应当掌握在中东国家手中,始终支持中东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发展道路,支持中东国家通过对话协商化解分歧,共同促进地区长治久安。

  中国中东问题前特使,前驻沙特、埃及大使吴思科表示,中国和中东国家关系悠久,是好朋友、好伙伴。“沙伊两国在北京的对话能够取得重大成果,正是对中国真诚态度的认可和信任,也是对中国中东问题政策的认可和信任,凸显了中国国际上的影响力。”

  吴思科指出,沙伊双方迈出历史性一步,明确了改善关系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为双方后续合作打下坚实基础。这也为地区国家通过对话协商化解矛盾分歧、实现睦邻友好树立了典范,有利于地区国家摆脱外部干涉,把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中东是世界上安全形势最复杂的地区之一。沙伊两国的握手证明:无论问题多复杂,挑战多尖锐,只要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进行平等对话,就一定能够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丁隆说。

  丁隆表示,沙伊北京对话开了一个好头。“相信中东各国也将进一步弘扬独立自主精神,加强团结协作,携手建设更加和平、稳定、繁荣的中东。相信中国也将继续根据各国愿望,为妥善处理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展现大国担当。”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台湾南部出现旱情 台当局将讨论“是否进一步强制节水”

      中新网3月14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南部出现旱情,“立委”吕玉玲指出,虽然目前仅有南部出现水情黄灯、橙灯,但台湾西半部多个科学园区用水量非常大,要用什么方式因应?“立委”杨琼璎也表示,同时考量到稳定供水和水力发电,建议中部地区水情灯号应该亮起提醒绿灯。台当局经济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王...

    时间:03-14
  • 00后看全国两会:从“被告诉社会是怎样的”到“自己看到的社会是怎样的”

      前几天,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周荣方针对青年学生所关注的两会热点话题发起了一项匿名调查。  在上百封邮件中,周荣方发现,00后普遍关注妇女权益保障、网络暴力、职场性骚扰、8小时工作制、35岁职场门槛、博物馆建设等社会问题。这出乎周荣方的预料。  前几年周荣方发起过一次相似的调查,...

    时间:03-14
  • 时政两会说丨无负时代 在新征程上奋勇前进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3日上午举行闭幕会,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视频:时政两会说丨无负时代 在新征程上奋勇前进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3000名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在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会场内外,代表们心潮澎湃,充满信心...

    时间:03-14
  • 中国科学家刷新纪录实现百兆比特率量子密钥分发

      新华全媒+丨中国科学家刷新纪录实现百兆比特率量子密钥分发  新华社合肥3月14日电(记者徐海涛、戴威)基于量子力学原理衍生出的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可实现原理上无条件安全的保密通信。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徐飞虎教授等人,开发出高速高保真度集成光子学量子态调控、高计数率超导单光...

    时间:03-14
  • 最新发布!开学后师生在校期间不强制要求佩戴口罩

      3月13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技术方案(第七版)的通知》,明确高校、中小学、幼托机构开学后不强制要求师生佩戴口罩。  高校要建设健康驿站  高校开学前,要全面摸清师生员工疫苗接种、新型冠状病毒...

    时间:03-14
  • 中泰签署经典著作互译出版备忘录 促进两国人文交流互鉴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国家元首首次访问泰国的重要成果,中国与泰国相关部门积极筹备磋商,于3月13日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署与泰王国高等教育和科研创新部关于经典著作互译出版的备忘录》,中宣部副部长张建春、泰国高等教育和科研创新部部长秘书兼部发言人达努·...

    时间:03-14
  • 国家移民管理局进一步调整外国人来华签证及入境政策

      中新网3月14日电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网站消息,为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便利中外人员往来,国家移民管理局决定自2023年3月15日零时起调整签证及入境政策。  一、对来华外国人持2020年3月28日前签发且仍在有效期内签证的,准予入境。  二、恢复海南入境免签、上海邮轮免签、港澳地区外...

    时间:03-14
  • 民生连着民心

      财政收支数据增减之间,反映着施政方向,回应着群众期盼。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5年来全国财政支出70%以上用于民生。同时提出,今年要确保民生支出,做好兜底保障,资金更大力度向基层倾斜。  用政府“紧日子”换来群众“好日子”。5年来,虽然财政收支出现矛盾,但对民生支出毫不含糊。各级政府坚持过紧...

    时间:03-14
  • 经济日报社论:满怀信心书写新的恢弘史诗——热烈祝贺全国两会胜利闭幕

      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热烈气氛中胜利闭幕。政声与民意交融,“国之大者”与“民之关切”聚合,人民所思所盼融入战略决策部署之中,映照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的光明前景。我们对两会的圆满成功表...

    时间:03-14
  • 为什么学员成绩能快速提高?海上“盲盒”立大功

      海上“盲盒”的打开方式  高密 韩江雪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张一飞  刚开学,统计完近几年海上教学质量指标的最新数据,海军潜艇学院航海教研室主任夏卫星笑了。  “2019年至今,年均增长7.8%。”夏卫星说的是学员航海实习三项主要考核综合得分的优良率。一年一度的航海实习,学院办学以来从未间断,...

    时间:03-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