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你有一份两会晨报,请查收!〔第10期〕

2023-03-13 06:29: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今天是3月13日,有哪些两会要闻?又将有哪些日程安排?一起在“两会晨报”中,一探究竟!

热点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

  习近平签署主席令,任命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等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

  3月12日上午9时,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

  大会经投票表决,决定丁薛祥、何立峰、张国清、刘国中为国务院副总理。

  大会经投票表决,决定李尚福、王小洪、吴政隆、谌贻琴、秦刚为国务委员。

  大会经投票表决,决定吴政隆为国务院秘书长,秦刚为外交部部长,李尚福为国防部部长,郑栅洁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怀进鹏为教育部部长,王志刚为科学技术部部长,金壮龙为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潘岳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王小洪为公安部部长,陈一新为国家安全部部长,唐登杰为民政部部长,贺荣为司法部部长,刘昆为财政部部长,王晓萍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广华为自然资源部部长,黄润秋为生态环境部部长,倪虹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李小鹏为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国英为水利部部长,唐仁健为农业农村部部长,王文涛为商务部部长,胡和平为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马晓伟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裴金佳为退役军人事务部部长,王祥喜为应急管理部部长,易纲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侯凯为审计署审计长。

  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任命了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审计长、秘书长。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部长通道”

  3月12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结束后,举行“部长通道”采访活动,邀请部分列席会议的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人接受采访。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三场“代表通道”

  3月12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前,第三场“代表通道”,也是今年两会最后一场“代表通道”开启。

声音

  进入两会时间,这些代表委员的声音值得关注!

两会·观察

  两会期间,外媒记者们聚焦的话题从中国经济发展、社会民生到外交走向,中国发展变化与政策主张都是他们关注的焦点,他们也希望把中国的成功经验带回到自己的国家。

  苏里南国家电视台记者 塔尼莎·苏拉娅·柯顿:我倾向于报道中国农业,因为中国也在推广水培技术。

  马来西亚国家电视台记者 费萨尔: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卓著,令人赞叹。今天,每个国家都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中国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更多的投资者可以来到这里,更多的投资可以开展。

  巴基斯坦《观察家报》记者 萨伍德·费萨尔:我希望报道中国的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对于中国和巴基斯坦都十分重要。巴基斯坦近期刚刚遭遇洪灾,中国在绿色发展和环境生态治理方面取得了进步,成就令人瞩目。

  中阿卫视记者 方浩明:中国的建设可以说是特别厉害,在我们国家,我看到的建筑(工程)可能要几年(时间),在中国半年不到就可以建设完成。

  保加利亚《言论报》记者 塔尼亚·格卢赫切娃:我想说我们应该向中国学习,我希望许多国家也能这样做,因为中国的政策令人赞叹。

两会·现场

3月1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3月1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3月1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3月1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图为工作人员准备发放选票。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3月1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图为工作人员发放选票。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3月1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

两会·有聊

视频:【两会有聊】大湾区建设“加速”,港澳人士都和小新聊了啥?来源:中国新闻网

今日看点

  3月13日(星期一)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上午9时 代表大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闭幕会)

  1.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2.表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草案

  3.表决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草案

  4.表决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草案

  5.表决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6.表决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7.表决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8.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讲话

  9.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讲话

  闭 幕

  (中新网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之路(两会·读懂中国)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中国全国两会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也是国际社会观察中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窗口。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全国两会把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贯通起来,充分证明全过...

    时间:03-13
  • 甲型流感有何特点?重点人群如何预防?——医学专家解答甲型流感防治热点问题

      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 题:甲型流感有何特点?重点人群如何预防?——医学专家解答甲型流感防治热点问题  新华社记者顾天成、董瑞丰  根据疾控部门流感监测,当前我国流感病毒活动水平有所增强,以甲型流感为主。甲型流感有何特点,要不要使用抗病毒药物?重点人群如何预防?甲流与新冠有可能叠加感染吗?  ...

    时间:03-13
  • 经济日报评论员: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深刻变革

      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方案着眼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重点加强科学技术、金融监管、数据管理、乡村振兴、知识产权、老龄工作等重点领域的机构职责优化和调整,在推动机构设置更科学、职能配置更优化、体制机制更完善、运行管理更高效...

    时间:03-13
  • 【总理记者会】涉民营经济问题引关注,李强总理这样强调!

      3月13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在诸多问题中,记者有关民营经济发展的提问引关注。在谈及提振民企信心、支持民企发展时,李强总理这样回应。一起来看文字实录——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  李总理你好,您早年...

    时间:03-13
  • 中国自主研制的太赫兹探测设备在南极成功运行

      中新社南京3月13日电 (记者 杨颜慈)中新社记者13日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在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由该台牵头完成了南极内陆太赫兹天文试观测和通信收发等实验。这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太赫兹探测设备首次在南极内陆极端环境下成功运行。  据科研人员介绍,中国南极昆仑站所在的冰穹A是...

    时间:03-13
  • 李强:以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进一步转变职能、提升效能、改进作风

      3月13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总理您好!我们都知道,新一届政府面临着艰巨繁重的任务,各方面也寄予很高的期许,这对于政府的履职能力、工作作风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请问新一届政府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

    时间:03-13
  • 中国成功发射荷鲁斯2号遥感卫星

      中新网北京3月13日电 (马帅莎 曹汉杰 喻鹏 郭龙飞)北京时间3月13日12时02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荷鲁斯2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66次飞行。(完)...

    时间:03-13
  • 李强:中美可以合作、也应该合作 中美合作大有可为

      3月13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中阿卫视记者:当前,地缘政治摩擦和去全球化加剧,中美关系紧张对立,虽然中国一直强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但外资外企依然难以安心经营,有的开始考虑撤离。请问,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

    时间:03-13
  • 李强:国家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3月13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人民日报记者: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请问总理,本届政府在推进乡村振兴上有哪些考虑?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有哪些举措?谢谢!  李强:中国是一个...

    时间:03-13
  • 李强:继续推动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要让更多台胞、台企来大陆

      3月13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台湾联合报记者:大陆方面表示,将始终关爱、尊重、造福台湾同胞。随着大陆疫情防控措施的调整和优化,两岸民众都希望能够尽快全面恢复两岸的正常交流和往来。请问大陆方面在推动...

    时间:03-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