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康义:对今年经济实现5%左右的增长预期目标有信心

2023-03-12 13:43: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3月12日上午9时,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会议结束后举行“部长通道”采访活动,邀请部分列席会议的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人接受采访。

  新华社记者

  我们知道,2022年中国经济顶住各种超预期因素冲击,保住了经济大盘的稳定。今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各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和趋向也普遍看好。请问,您对此怎么看?目前国内外各种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您怎么看待今年的经济形势?谢谢。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

  谢谢您的提问。大家都比较关注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正如刚才记者朋友讲到的,2022年确实是保住了宏观经济的总体稳定。从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可以用五句话比较好地概括去年总体的经济运行情况。总的来讲,宏观经济保持总体稳定,取得的成绩是可圈可点的,也是来之极为不易的,彰显了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为今年乃至今后的经济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首先,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判断宏观经济运行,一般是从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这四个方面来衡量。2022年,我们实现了3%的GDP增长,GDP总量达到121万亿元,人均GDP达1.27万美元。物价保持基本稳定,去年全年CPI仅上涨2%,保持温和上涨,和其他国家高通胀形成鲜明对比。在就业方面,城镇调查失业率各月有所波动,年末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5.5%。国际收支保持总体平衡,特别是人民币汇率在全球主要货币中表现相对稳健,外汇储备仍然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

  其次,成绩来之不易。2022年,地缘政治冲突冲击全球经济,国内疫情反复延宕,加上高温干旱等自然灾害,在这种复杂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是非常可圈可点的。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用最小的代价取得了最好的防疫成果,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去年我国3%的经济增长也高于美国的2.1%,日本的1.0%,德国的1.8%。此外,我国物价保持稳定,“中国价稳”与“世界通胀”形成鲜明对比。这些成绩反映出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韧性。

  2022年是极不容易的一年,面对困难和冲击,我们顶住了压力,表明我国经济能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同时也积累了更多宏观调控经验,为今后宏观调控留下了更多可操作的政策空间。

  关于2023年我国经济运行表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全国两会提出今年经济增长目标是5%左右,我对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5%左右的增长预期目标充满信心。信心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经济发展基本面的判断,二是对今年两个多月以来经济运行基本态势的观察。从中长期来看,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水平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明显,有充足的劳动力供应,有很好的生产要素条件,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国际国内很多专家学者、研究机构都在研究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对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测算基本上都在5%-6%之间。随着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我国经济增长有望向潜在增长水平回归。

  从今年前两个月情况看,一是市场预期正在改善。3月1日我局发布了PMI相关指标,其中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2.6%,创130个月的新高,这表明市场主体对未来的预期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一些国际组织和机构也调高了我国经济增速预期目标。从世界经济情况来看,2月份以来,因为中国经济复苏,很多国际组织对世界经济的看法也变得不那么悲观,也都调高了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二是先行指标出现好转势头。比如铁路货运量、发电量、人民币贷款余额都平稳增长。三是经济运行向好因素增多,包括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服务业生产指数等等。国家统计局将在3月15号对外发布1—2月份数据,请大家继续关注。

  2023年,我们有信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5%左右的全年预期增长目标。但是中国经济仍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国际上不确定性也很多,发展环境非常复杂,国内经济运行中本身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结构性的矛盾和问题,市场主体、企业经营存在一些困难,人民群众就业、收入增长也还面临不少困难,部分领域还存在一些风险隐患。所以接下来我们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我想,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今年的经济预期目标是非常有信心能够实现的,能够推动中国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谢谢。

  (根据网络直播文字整理)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2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决定了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二号主席令,根据大会的决定,对这次大会表决通过的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予以任命。  会议根据国务院总理李强的提名,经投票表决决定,丁薛祥、何立峰、张国清、刘国中为国务院副总理...

    时间:03-13
  • 增强信心 轻装上阵 大胆发展(直通两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要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民营经济是我们党长...

    时间:03-13
  • 两会今日看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

      中新网北京3月13日电 今日上午9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将发表讲话。  闭幕会将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表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草案,表决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

    时间:03-13
  • 中央网信办部署“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

      中新网3月13日电 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按照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计划,自12日起,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  一、工作目标  整治“自媒体”乱象,破解“自媒体”信息内容失真、运营行为失度等深层次问题,维护网上信息内容...

    时间:03-13
  • 传递民生温度 彰显开放自信——全国两会“三大通道”聚焦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 题:传递民生温度 彰显开放自信——全国两会“三大通道”聚焦  新华社记者  3月12日,随着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在人民大会堂落下帷幕,今年全国两会“三大通道”的集中采访活动全部结束。  连日来,人民大会堂外,春意渐浓;人民大会堂内,“代表通道”“委员...

    时间:03-13
  • 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对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

    时间:03-13
  • 扩大开放的中国具有强大吸引力(和音)

      过去,中国经济发展成就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  中国全国两会是世界观察中国发展之道、感知中国开放之志的重要窗口。“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效融合”“中国不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将使全球受益”“中国...

    时间:03-13
  • 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大力增强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大力增强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

    时间:03-13
  • 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以创新、协调...

    时间:03-13
  • 满怀信心再出发(两会今日谈)

      新时代新征程,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底气十足、信心百倍  采访代表委员,“信心”是一个常常出现的关键词。“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我对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满怀信心”“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我们每天都争分夺秒加油干”“听党话,跟党走,民营企业一定会...

    时间:03-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