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距今已有11000年!揭秘葡萄被驯化的历史

2023-03-11 19:41:33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10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葡萄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之一,如今在水果市场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品种、形状、颜色的葡萄,主打的就是一个香甜可口,这些都是被人类改造驯化过后的葡萄。

  近日,由云南农业大学董扬教授团队牵头,联合17国78位科学家发表的研究成果《葡萄演化中的双重驯化和性状起源》,作为国际学术期刊《科学》的封面文章发表。研究论证了栽培葡萄驯化中心为两个,即双起源中心模式,纠正了此前的单起源中心理论,是葡萄研究的重要里程碑。

  葡萄是什么时候开始被人类驯化的?是先有鲜食葡萄,还是先有酿酒葡萄?人工驯化主要关注葡萄的哪些性状?

  葡萄是什么时候被驯化的?

  自然演化是进化生物学的概念,而“驯化”则作为人工选择的概念与之相对。简而言之,驯化就是将野生物种变成家养物种,在人工培育的条件下满足人类的需求。此前,科研人员通过对格鲁吉亚出土陶罐中的葡萄酒残留物推断,人类至少在8000年前就开始酿造葡萄酒,但对于人类驯化葡萄的具体时间仍旧未知。

  尽管驯化与自然演化都会带来物种基因的突变,但驯化引起的突变相比之下更为快速与显著,这些快速变化的基因被称为人工驯化的基因,能够通过技术手段检测到。在此次研究当中,云南农业大学董扬教授团队就通过基因组的证据进行溯源,寻找到葡萄基因中残留的驯化痕迹,推断出葡萄驯化的时间大约在距今11000年前。这意味着人类刚进入新石器时代不久,葡萄就从野生变成了栽培,其关键形态和特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别争了!双起源中心

  学术界对于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的起源存在长达数百年的争议。董扬教授表示,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是葡萄中两种差异显著的类群,鲜食葡萄皮薄肉多,种子小,甚至无籽。而酿酒葡萄由于需要大量风味物质,皮厚种子大,糖分及其他酸味物质含量高。由于酿酒葡萄的诸多特征与野生葡萄更为接近,因此有人认为先有酿酒葡萄后有鲜食葡萄。而在以往的研究当中,由于研究样本不足,也认为葡萄是一个单起源物种。

  在此次研究中,董扬教授团队汇集全球20多个国家约5000份样本,证明葡萄驯化的起源中心有两个,分别在西亚地区和高加索地区,两地相隔1000多公里。这表明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在不同区域同时起源,是同一时间发生的相互独立的人工驯化,并且起源初期的遗传背景就具有重大的差异。这次的结果纠正了此前的单起源中心理论,是葡萄研究的重要里程碑式结果。

  水果也能被设计?

  大家是否发现,进口的葡萄果实紧凑坚硬,即使成熟也不容易腐烂。而买回家的猕猴桃,放很久后也不坏,只是变皱?事实上,这些优良的性状都是人工驯化过程中改良基因的结果。董扬教授表示,科学家对品种选育有着非常精细的规划。在享受这些品种时,大多数人只关注颜色、形态和价格,其实背后蕴含着非常多的科研设计思路。

  类似排列组合搭积木,将优良基因整合在一起的方式被称为设计育种。葡萄驯化的早期,设计育种的重点自然是产量,随着人类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更多的性状受到了关注,如抗病性、形态、颜色、香气等。不同的性状带来不同的新品种,也让葡萄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好。

  对葡萄驯化起源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即便今天很多的产品都是工业化生产,但依然摆脱不了自然资源的限制,只有了解了人类最早如何利用自然资源,才能够让自然资源更加有序地为人类服务。此次研究解析的葡萄品种数据,也为科学家进行设计育种提供了极大帮助,董扬教授表示:“期待我们的国产葡萄未来可以在更多的商品类型当中大放异彩。”

  监制:郭静

  记者:富赜 陈鸿燕 张芷旖

  编辑:罗江 彭毓姬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七旬台胞坚持手作古早味 “亚歌爷爷”的芋圆出圈“山城”

      中新网重庆3月12日电 题:七旬台胞坚持手作古早味 “亚歌爷爷”的芋圆出圈“山城”  中新网记者  钟旖  凭着一份手作芋圆的手艺,来自台湾台北的郑奕耀老人用20年时间,在山城重庆以“亚歌芋圆”品牌圈粉了一批粉丝。  在社交媒体上,网友亲切地称他为“亚歌爷爷”,软糯Q弹的大块芋圆烧仙草作为...

    时间:03-12
  • (两会速递)自然资源部部长:对违法建设占用耕地零容忍

      中新社北京3月12日电 (记者 李晓喻 刘亮)中国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12日在北京表示,将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违法建设占用耕地的行为,积极配合推动耕地保护的立法,用严密的法治促进耕地保护。  当天,王广华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接受采访时称,经过几年努力,中国耕地总量持续减...

    时间:03-12
  • 青年向上 国家向前

      原标题:青年向上 国家向前(现场评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如何把青少年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代表委员深入关注的议题。  “王楠,当年聆听太空授课的第一届‘太空班’学生,如今成了一名航天人。她曾...

    时间:03-12
  • 10年新增森林面积2200多万公顷 我国国土绿化重大工程取得新进展

      今天(3月12日)是第45个植树节,过去10年里,中国新增森林面积2200多万公顷,国土绿化重大工程取得新进展。  我国国土绿化重大工程取得新进展  自2021年起,我国正式实施《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规划》在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

    时间:03-12
  • (两会速递)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北京冬奥红利持续释放 冬奥遗产得以充分利用

      中新社北京3月12日电 (徐雪莹 刘亮)1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三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就冰雪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一年来,北京冬奥红利持续释放,北京冬奥遗产得以充分利用。  高志丹说,在后冬奥时期,要继续深入实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

    时间:03-12
  • 新华全媒+|货物“跨山越海” 畅通经济循环——西部陆海新通道奏响“协奏曲”

      新华社南宁3月11日电(记者徐海涛、吴思思、郭轶凡)集卡车来回穿行,龙门吊自动化作业……3月的广西钦州港集装箱装卸一派繁忙。在千里外的陕西,来自当地一家企业的400台彩色液晶显示板,近日通过“西安—北部湾港—马来西亚”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顺利“出海”,预计3月下旬运抵马来西亚巴生港。...

    时间:03-12
  • 强化农业科技全链竞争力

      随着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向农业强国阔步迈进,迫切需要强化农业科技装备支撑。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近年来,在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多方合力下,我国农业科技实力持续增强,农业装备研发水平逐步...

    时间:03-12
  • 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我国的制造业门类非常齐全,现在要努力的,就是全面提升,过去的中低端要向上走,布局高端。高质量发展就要体现在这里。”  代表委员表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国。  ...

    时间:03-12
  • 王广华:加强国内矿产勘查开发和增储上产

      3月12日上午9时,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会议结束后举行“部长通道”采访活动,邀请部分列席会议的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人接受采访。  东方卫视记者  我们都说,石油是工业的血液,矿产是工业的粮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到了要加强重...

    时间:03-12
  • 武汉大学发布赏樱政策 设立抗疫医护赏樱专场

      中新社武汉3月12日电 (记者 马芙蓉)武汉大学12日发布2023年赏樱政策通告,今年樱花开放期间,该校校门及校内局部区域实行严格管控,社会公众必须通过预约方能进校。其中,学校将在3月18日设立抗疫医护赏樱专场。  武汉大学校内樱花繁多。每年三月,如云似雪的樱花加之学校浓厚的人文气息,吸引着海内外游...

    时间:03-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