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对话新国企·扬帆开新局 | 中国能建宋海良谈新能源新基建新产业

2023-03-11 09:29:01

来源:“国资小新”微信公众号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两会期间,由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工作局指导,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中央企业媒体联盟联合新华社音视频部推出的“对话新国企·扬帆开新局”系列融媒访谈正式上线。访谈邀请两会代表、委员中的中央企业董事长,共话中央企业促进国民经济回暖向好、助建新发展格局等方面的务实举措。

  系列融媒体访谈将陆续在新华社客户端等主流媒体平台和“国资小新”新媒体矩阵、国资委网站、《国资报告》杂志等刊播。

  今天,小新为大家带来“对话新国企·扬帆开新局”系列融媒体访谈第二期,对话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

  “改革是个进行时,要不断地进行改革,持续地进行深化,最重要的就是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近日,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在做客“对话新国企·扬帆开新局”系列融媒体访谈时表示,中国能建正全力打造新能源、新基建、新产业“三新”能建平台,全面提升能建的核心竞争力,奋力开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崭新局面。

  中国能建作为能源电力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国家队,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聚焦“双碳”目标 实现融合发展

  宋海良表示,近两年,中国能建聚焦碳达峰碳中和、能源革命、能源安全,开展了系统研究和探索实践。今年两会,他带来了三份提案,重点聚焦“双碳”目标实现。

  “我们一直关注能源融合发展,我的第一份提案就是关于加快推进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宋海良表示,能源融合发展主要围绕着产业间跨界融合、产业链内一体化融合、要素间交互融合、区域间协作融合“四大融合”。交通与能源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息息相关、相互支撑。交能融合是典型的融合发展创新模式。建议通过大力建设绿色港口、绿色航道、绿色船舶、绿色公路等,打造交通能源新基建的创新形态;在顶层设计层面不断加强引导,为交通和能源融合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政策和市场环境。

  “新能源的实现离不开储能方案的解决。”宋海良的第二份提案围绕新型储能发展。他表示,新型储能是构建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颠覆性技术,能够有力支撑未来能源电力发展。建议在健全新型储能政策体系、突破核心技术、完善标准体系、形成商业模式等环节加快攻关重大共性问题,培育形成成熟的新型储能一体化解决方案。

  随着“双碳”战略深入实施和新能源发电占比快速提升,煤电的功能定位将逐步向系统调节性、应急备用电源转变,相关技术体系、设计标准、价格机制亟待进行相应革新。“煤炭,煤是好的,关键是碳,重点是要解决怎么减碳、降碳、除碳。”为此,宋海良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绿色新型煤电建设支撑“双碳”战略落地的提案。他表示,从中国能建的实践来看,建议加快煤电转型,科学规划煤电规模布局,完善煤电健康发展长效市场机制,探索创新绿色“新型煤电”。

  央企要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排头兵

  “央企是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也是顶梁柱,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更要起到排头兵、顶梁柱、压舱石的作用。” 宋海良说。

  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今年两会的热议话题。

  宋海良提到,从中国能建实践来看,首先是推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公司治理体系。核心是解决党组织、董事会、经理层之间的权责边界问题,以及重大事项决策的方向性、合规性、高效性之间的统筹平衡,确保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和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有机统一。

  “聚焦国家端、行业端、区域端、国际端、项目端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全力推动一批关系国家安全命脉、经济命脉、国计民生和产业命脉的重大政策与项目落实落地。”宋海良说,要在践行人民至上、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贡献能建力量。

  在加速科技创新、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注入能建智慧。通过重塑科技体制机制、创建高端研发平台、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优势产业平台、建设高质量人才队伍,中国能建将坚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攻坚战,全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

  在促进绿色发展、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贡献能建力量。“未来企业的产业、产品、管理与服务都应该嫁接到绿色低碳发展这条主线上,与它相互融合,那么新的模式、新的产品、新的管理模式就迎刃而解了。”宋海良说。

  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发挥能建优势。宋海良提到,要打造一批具有能建特色的中国坝、中国电、中国网、中国城、中国路、中国桥,将先进成熟的中国技术、中国装备、中国质量、中国管理、中国运营服务持续呈现给世界,共同推动“一带一路”从“大写意”向“工笔画”演进升级,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对全球作出的贡献、智慧和力量。

  打造“三新”能建 提升核心竞争力

  对于新一轮国企改革,在宋海良看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核心功能,就是抓住了“牛鼻子”。他表示,站在新的历史关口,中国能建作出了全面建设新能源、新基建、新产业“三新”能建的战略布局——这是中国能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核心要义、关键支撑和重要战略支点。

  宋海良表示,“新能源”的重点是围绕绿色低碳转型、数字智慧转型、共享融合转型,构建中国能建一体化解决方案;“新基建”的重点是创新融合发展模式,促进能源网、交通网、数字网、水网、生态网、产业网、文化网“七网”深度交融,率先打造适应未来新型城市与城镇化发展的新模式、新平台;“新产业”的重点是构建价值共生体系,围绕全电力、全交通、全城市、全水、全生态、全数字“六全”领域和中国能建12大业务,持续强化“建链、强链、补链、延链、固链”,同时组建并壮大若干产业联盟。

  同时,中国能建正围绕“三高两低三强”目标,即实现高效率、高质量、高效益“三高”,低成本、低风险“两低”,强化党的领导、强化创新驱动、强化文化引领“三强”为内涵的目标,系统打造“三新”能建,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崭新局面。

  精彩观点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查看专题

  持续关注【对话新国企·扬帆开新局】

  ↓↓↓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两会日程预告丨3月12日:人代会继续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 表决全国人大8个专门委员会人选名单草案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 12日上午9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分别表决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监察和司法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华侨委员会、环境...

    时间:03-11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潘复生:建议加快布局和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工程

      中新网北京3月11日电 (记者 钟旖)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重庆大学教授潘复生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加快布局和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工程,提高我国解决关键领域和重大工程关键瓶颈技术的速度和效率。  潘复生说,近十年来,我国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

    时间:03-11
  • “奋斗者”号完成首次环大洋洲载人深潜科考任务返航三亚

      中新社三亚3月11日电 (记者 王晓斌)记者11日从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下称“深海所”)获悉,完成首次环大洋洲载人深潜科考航次任务后,“探索一号”科考船携“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3月11日返抵三亚。  本航次中,科考队先后在西南太平洋克马德克海沟、东南印度洋蒂阿曼蒂那深渊和瓦莱比-...

    时间:03-11
  • 外国领导人热烈祝贺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 一些国家领导人陆续通过致电致函等方式,热烈祝贺习近平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古巴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表示,热烈祝贺习近平主席再次当选,这体现了中国人民对您为社会主义事业所作宝贵贡献的信任。古巴为同您和中国人民、党和政府的亲密友...

    时间:03-11
  • 人民日报社论:凝聚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热烈祝贺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胜利闭幕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 人民日报3月12日社论:凝聚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热烈祝贺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胜利闭幕  深入协商谋良策,广聚共识增合力。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圆满完成各项议程,3月11日在北京胜利闭幕。我们对大会的成功表示热烈祝贺!  这是一次民主、团结...

    时间:03-11
  • 哥伦比亚学者:“中国让广大发展中国家看到发展的新机遇”

      近日,哥伦比亚埃斯特尔纳多大学学者、研究员,哥伦比亚赴华留学生协会联合创始人孔天威(David Mauricio Castrillon Kerrigan),就中国全国两会与中国的发展接受人民网专访。  孔天威说:“2008年,是我第一次去中国,后来又曾多次到访中国。相比在西方媒体局限的镜头下了解...

    时间:03-11
  • “中国推进高水平开放的步伐越迈越大”(侨语心声)

      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国—新西兰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正式生效、中国全面推进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2022年,中国推进高水平开放的步伐越迈越大。目前,中国已同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9个自贸协定,自贸伙伴遍及亚洲、大洋洲、拉丁美...

    时间:03-11
  • 扩大开放,世界共享中国机遇(大国之治)

      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我们坚定扩大对外开放,深化互利共赢的国际经贸合作。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以高水平开放更有力促改革促发展。  出席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认为,中国坚定奉行...

    时间:03-11
  • 全球连线|(两会世界眼)中国式现代化将产生世界性影响

      2022年,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今年两会,中国式现代化再次成为会场内外的热词。  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注意到,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经济的现代化,同时也重视人们的生活环境、社会价值。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坚持...

    时间:03-11
  • 画说“委员通道”好声音

      三场“委员通道”,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展现履职风采,回应社会关切,发出意愿心声。他们讲科技自立自强,话医疗卫生体系,道两岸浓浓亲情,论职责使命所在……哪句“好声音”最让你难忘?哪些“知心话”最让你动容?...

    时间:03-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