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全国政协委员都海江:用多种方式阐释文物价值 让更多的人欣赏优秀传统文化

2023-03-09 21:40:50

来源:新华网

  从推出广受好评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到首部音乐儿童剧《甪端》登上国家大剧院……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不断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大众展现丰富多样的中华文明,持续探索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近日,新华网对话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项目总指挥都海江,深度解读故宫持续推陈出新的创意秘诀,共同探讨传统文化活化利用的创新方式。

  科技助力 数字化赋能中华文明传播

  作为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今年都海江一共带来了两份提案。据都海江介绍,第一份提案主要关于博物馆数字化建设,随着《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的发布,在博物馆建设的过程中,如何让更多的人,能够看见博物馆中的展览,欣赏博物馆中的文物,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另一份提案则是呼吁构建中华文明传播体系,他提出要构建一个科学的评估体系,对中华文明的传播方式、传播效果进行评估,以问题为导向,针对不足进行改进,更好地推进中华文明传播体系的建设。

  都海江表示,数字化建设是故宫博物院多年来一直坚持的方向,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早在2019年,故宫就提出了“四个故宫”建设体系,包括“平安故宫”“学术故宫”“数字故宫”和“活力故宫”,而“数字故宫”是故宫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故宫拥有180余万件的文物,现在已经对近80万件文物完成了数字化采集,并且每年以采集6万件至8万件的速度持续向前推进。“我们对文物进行数字采集并不是目的,如何把它们转化好,更好地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这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下一步,文物的数字化转化将是故宫发力的方向。”

  破土动工 建设中的故宫北院“更开放”

  2022年末,故宫北院正式动工开建,这也是备受人们关注的一件事情。对此,都海江指出,故宫北院的建设主要是出于文物安全、文物修复、文物展览等多种需要。“故宫博物院虽然占地面积72万多平米,但它有180多万件文物,建设故宫北院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解决本院区的安全问题。现在本院区大概开放了75%的区域,还有25%没有开放,其中大部分都是用于办公及文物存放,这些都是一些不安全的因素,也不利于文物的保管。”

  都海江介绍,故宫北院是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在文物保管、文物修复、文物展览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提升和改善,比起本院将更开放。尤其在文物修复方面,故宫北院除了可以提升文物修复的数量以外,还可以对一些大型文物、特殊文物进行修复。它是一个更加开放式的环境,观众不仅可以看到文物的全部修复过程,还可以感受工匠精神和精湛技艺,从更大程度上唤醒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

  推陈出新 持续探索并弘扬传统文化

  故宫博物院坚持跨界融合和推陈出新,不断贴近年轻群体。“这几年故宫通过多种手段挖掘并阐释文物的价值,更好地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去年我们和东方演艺集团等联合出品的《只此青绿》,现在正在上海巡演的儿童音乐剧《甪端》都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现象。我们正通过多种形式,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文物的价值进行阐释,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优秀传统文化。”都海江说。

  都海江表示,当下,故宫正在和中央民族乐团合作,共同推进《故宫之声》音乐文化项目,把故宫的声音集聚起来,用民乐的形式加以表现。(文/李雅容)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宪法宣誓仪式开始举行

      新华社快讯: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宪法宣誓仪式开始举行。...

    时间:03-10
  • 李鸿忠、王东明、肖捷、郑建邦、丁仲礼、郝明金、蔡达峰、何维、武维华、铁凝、彭清华、张庆伟、洛桑江村、

      新华社快讯:李鸿忠、王东明、肖捷、郑建邦、丁仲礼、郝明金、蔡达峰、何维、武维华、铁凝、彭清华、张庆伟、洛桑江村、雪克来提·扎克尔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刘奇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时间:03-10
  • 卫星视角下的中国大桥有多震撼

      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第一桥、世界最大岛陆联络工程舟山跨海大桥、跨越赤水河峡谷的赤水河红军大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中国大桥已成为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为中国桥梁点赞!(央视新闻客户端)...

    时间:03-10
  • (两会声音)多位代表建议:设立非遗保护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制度

      中新网北京3月10日电 (记者 李韵涵 华山)全国人代会期间,多位来自文艺界的全国人大代表为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制度建言。  “目前,江西省非遗保护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仍旧执行2011年修订版,不利于发挥职称评审的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南昌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副院长程丽芬在履职过...

    时间:03-10
  • 中国成功发射天绘六号A/B星

      中新社北京3月10日电 北京时间3月10日6时4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绘六号A/B星。该卫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测绘、国土资源普查和科学试验研究等任务。北京时间3月10日6时4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绘六号A/B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

    时间:03-10
  • 习近平两会时刻|新兴产业如火如荼,下一步怎么走?

      “新兴产业如火如荼。对这个事,亦喜亦忧。”  3月6日下午,在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听取曾毓群委员发言后讲了这样一番话。△2023年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来自宁德时代的曾毓群委员向总书...

    时间:03-10
  •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经表决通过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批准了这个方案。...

    时间:03-10
  •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全国政协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

      央视网消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们围绕如何实现报告中提出的预期目标积极建言献策。  政府工作...

    时间:03-10
  • 破纪录!全球最大级别集装箱船在沪交付

    全球最大级别集装箱船在沪交付。张黎摄全球最大级别集装箱船在沪交付。张黎摄全球最大级别集装箱船在沪交付。张黎摄人民网上海3月9日电(记者葛俊俊)3月9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沪东中华建造的24116箱超大型集装箱船系列船首制船“地中海泰萨”号在中船长兴造船基地命名交付。这是目前全球完工交付的最大级别集装箱船,...

    时间:03-10
  •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代表委员之声】  民进中央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委员  昂扬奋进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新征程上,如何因应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教育工作必须回答好的问...

    时间:03-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