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615公里开放式架构双场量子密钥分发

2023-03-09 19:24: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9日从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袁之良团队利用光频梳技术首次实现开放式架构双场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完成615公里光纤量子密钥分发实验。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光量子通信与器件团队成员周来表示,量子密钥分发基于量子的不可测量、不可克隆性,以及一次一密的加密方法,可实现无条件安全通信。

  2018年英国东芝欧洲研究所提出新型双场协议,使得安全成码率以信道衰减的平方根线性下降,在无中继的情况下可突破码率界限,是实现500公里以上光纤量子通信的可行方案。双场协议的实现需要两个异地的独立激光源在第三方远程节点处实现稳定的单光子干涉,但通信双方激光源的微小频差与长距离光纤造成的快速相位漂移都对干涉有重要影响。

  周来说,传统方案是在遥远两地间架设服务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然后通过时频传输或者光学锁相环等技术,完成两地激光源的频率锁定。

  袁之良团队首次将光频梳技术应用于双场量子密钥分发,一束单频率的光通过电光调制器成为多频率的光,且频率像梳子上的梳齿一样间隔均匀。研制出首个开放式架构、无需服务光纤的新型双场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实现了低损耗光纤四百公里级、五百公里级、六百公里级的安全成码,并且打破无中继量子密钥分发的码率界限,成功演示了臂长差为百公里的量子密钥分发实验,这也是目前最长臂长差记录。

  周来说,相较之前的实验成果,量子信号光的相位漂移速率降低1000多倍,大大降低相位参考光的噪声影响,有助于光纤量子密钥分发距离向千公里级别突破。同时,基于光频梳的开放式架构有利于未来构建多用户多节点的城际量子保密网络,并对基于单光子干涉的分布式量子网络具有重要意义。(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两会时刻|新兴产业如火如荼,下一步怎么走?

      “新兴产业如火如荼。对这个事,亦喜亦忧。”  3月6日下午,在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听取曾毓群委员发言后讲了这样一番话。△2023年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来自宁德时代的曾毓群委员向总书...

    时间:03-10
  •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经表决通过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批准了这个方案。...

    时间:03-10
  •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全国政协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

      央视网消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们围绕如何实现报告中提出的预期目标积极建言献策。  政府工作...

    时间:03-10
  • 破纪录!全球最大级别集装箱船在沪交付

    全球最大级别集装箱船在沪交付。张黎摄全球最大级别集装箱船在沪交付。张黎摄全球最大级别集装箱船在沪交付。张黎摄人民网上海3月9日电(记者葛俊俊)3月9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沪东中华建造的24116箱超大型集装箱船系列船首制船“地中海泰萨”号在中船长兴造船基地命名交付。这是目前全球完工交付的最大级别集装箱船,...

    时间:03-10
  •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代表委员之声】  民进中央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委员  昂扬奋进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新征程上,如何因应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教育工作必须回答好的问...

    时间:03-10
  • 我国成功发射天绘六号A/B星

    北京时间2023年3月10日6时4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绘六号A/B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测绘、国土资源普查和科学试验研究等任务。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65次飞行。(总台记者 杨弘杨 曹汉杰 喻鹏 郝明鑫 摄影 郑斌...

    时间:03-10
  • (两会观察)“双碳”目标愿景下 内蒙古如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中新网北京3月10日电 题:“双碳”目标愿景下 资源大省如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煤炭行业目前虽已不是‘朝阳产业’,但也绝不是‘夕阳产业’……”日前,在谈到内蒙古如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话题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武强这样给出答案。  长期在能源领域深耕的武强...

    时间:03-10
  • “一带一路”十周年:10个故事见证蓝图变实景

      来源:3月9日《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张典标、黄书波、王若辰、薛园、刘芳洲、许祖华、张斌、邹欣媛、周颖、李文哲、字强、丁怡全、文静  设计:陈琰泽  2013年,习近平主席着眼人类前途命运及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朋友...

    时间:03-10
  • 新华社快讯:会议开始选举

      新华社快讯:会议开始选举。...

    时间:03-10
  • 一位女排长的成长感悟

      转岗700多天之后,罗晓雅对新战位有了新感悟:“无论是男兵女兵,只有全面掌握军事技能、扎实练好手中武器装备,才能在未来战场赢得主动。”  在这位女子导弹排班长的记忆中,那是具有标志性的一天。那一天,在演训场上,第71集团军某合成旅女子导弹排正式成立。从此,女子导弹发射单元成为该旅战斗体系中不...

    时间:03-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