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两会瞭望】稳就业,从拆除一道道“就业门槛”开始

2023-03-07 07:49:05

来源:工人日报

  建议不得将年龄作为招聘辞退红线、建议部分岗位向35岁以上群体倾斜、建议给女员工占比高的企业减税、建议对35岁职场门槛增加监管处罚……全国两会上,多个代表委员的建议登上热搜,它们直指当前就业市场的不良倾向,即各种“就业门槛”正在破坏就业公平、影响一些人积极就业的信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14亿多人口大国保持就业稳定,难能可贵,蕴含着巨大创造力。报告同时也提到,国内经济增长企稳向上基础尚需巩固,稳就业任务艰巨。

  全国两会前的一项媒体调查显示,最令受访者犯难的就业问题是性别、年龄、学历等就业歧视依然存在。“年龄35岁以下”“我们不招女性”等,一些用人单位给求职者打上年龄、性别甚至地区等限制性标签,看似是在筛选劳动力,实际是在同等条件下歧视劳动者。不少代表委员在调研中发现,就业歧视正成为侵害劳动者权益、阻碍劳动力有序流动、妨碍稳就业目标实现的一大障碍。

  就业歧视带来的危害是明显的,它不仅显著缩短社会成员的就业“黄金期”,带来巨大的人才浪费,对企业发展也极为不利。以代表委员多次批评的“35岁职业门槛”为例,它折射出一些企业用人观念的问题,即只注重劳动力“便宜、好用”,忽视产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人力资本支撑。知乎上曾有一个阅读量400多万的帖子提到,“如果知道35岁就要被辞退,那我还努力深耕一个领域做什么呢”。设置“就业门槛”不仅可能将有能力者拒之门外,造成用工成本上涨,还不利于劳动者投入企业的长期发展。同样,性别、学历等就业歧视也会造成类似的不良效应。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与很多社会问题相连。“只招35岁以下”“只要985毕业生”“几年内不得怀孕生育”等现象的存在,加剧着年轻人的生存焦虑,甚至使有的人不敢走入婚姻、不敢生育。一些地方女大学生就业困难,导致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对高龄农民工的就业限制,也容易引发一些劳动纠纷。

  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设置为1200万人左右。人社部数据显示,今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1662万人,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规模均创近年新高;同时,劳动者的技能素养与岗位需求存在落差,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促进就业的任务更加繁重。可见,眼下拆除各种形式的“就业门槛”是需要全社会合力纾解的难题。

  代表委员们给出不少建议:完善立法和推动司法,提高就业歧视的成本;切实推动人力资源专业化和职业化,既要将年龄、性别等“硬门槛”从招聘过程中抹掉,更要消除用人意识上“软门槛”,真正做到任人唯贤;做实做细就业服务,引导和助力劳动者提高技能水平,有底气、有实力对就业歧视说“不”;建立畅通的职业晋升、岗位流通渠道,让更多劳动者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

  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这既是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

  破除人为的就业羁绊,纾缓就业压力和就业焦虑,为更多人打开更大的就业空间,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要拿出更多实实在在的行动。

  罗娟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张伯礼建议提高医生待遇 吸引更多优秀青年

    当了4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从一份份政府工作报告中见证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更看到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持续努力。3月6日晚,张伯礼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接受采访时谈到今年自己带来的多条建议,回应了“看病难、看病贵”“青年医学生遭遇成长的烦恼”等热点问题。“这几...

    时间:03-07
  • 姜鹏代表:FAST已发现超过740余颗新脉冲星

      在3月7日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姜鹏表示,截至目前,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已发现超过740余颗新脉冲星。接下来他与团队还要尽快推动先导阵列的规划和建设,解决一些关键技术问题,不断提升望远镜性能,保持FAST的领先优势。(新华社微...

    时间:03-07
  • (两会速递)相信亲情能跨越海峡 江利平委员盼“坐着高铁去台北”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李雪峰 杨程晨)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中央副主席江利平7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委员通道”接受采访时表示,相信血浓于水的亲情定能跨越浅浅的海峡,让我们一路欢歌,坐着高铁去台北,让台湾乡亲说走就走,乘着飞机上武当。3月7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集...

    时间:03-07
  • 以奋斗之姿奔赴蓬勃春天 总书记在江苏代表团的重要讲话引发广大青年热烈反响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以奋斗之姿奔赴蓬勃春天 总书记在江苏代表团的重要讲话引发广大青年热烈反响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刘霞 王硕 黄蒙 章斌炜、镇江中心站/冯源、徐州中心站/耿润方、淮安中心站/朱延庆、镇江台、徐州台、淮安台,编辑/桂丹 王烨 徐金吉 周芃, 设计/邵静娟 陈奇 张恒枫,视...

    时间:03-07
  • 台湾三姐妹安徽创业记:辛苦却幸运

      中新社合肥3月7日电 题:台湾三姐妹安徽创业记:辛苦却幸运  作者 储玮玮 张俊  温和理智的大姐、热情火辣的二姐、包容内敛的三妹,工作中,她们是配合默契的搭档;生活里,她们是相互依偎的家人。今年,陈家三姐妹的公司搬进了占地20亩的新厂房。  年轻的陈宜萱、陈慧贞和陈尹臻出生在台湾台南,从小...

    时间:03-07
  • (两会速递)秦刚:中国完全尊重中东国家主人翁地位,不会去填补所谓“真空”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梁晓辉 吴侃)中国外交部长秦刚7日在北京表示,中国完全尊重中东国家主人翁地位,不会去填补所谓“真空”,也不搞排他小圈子。  当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会,邀请秦刚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秦刚说,中国和中东国家关系悠久,是...

    时间:03-07
  • (两会速递)秦刚斥所谓“债务陷阱”:这顶“帽子”无论如何不能扣到中国头上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梁晓辉 郑嘉伟)中国外交部长秦刚7日在北京明确表示,所谓“债务陷阱”,这顶“帽子”无论如何不能扣到中国头上。他指出,据统计,在发展中国家主权债务中,多边金融机构和商业债权人占比超过八成,这才是发展中国家债务压力的最大来源。  当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会...

    时间:03-07
  • 中国最早发现的两颗彗星的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新社南京3月7日电 (记者 杨颜慈)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该台近地天体探测和太阳系天体研究团组以中国最早发现的两颗彗星为研究对象,在彗星活动性演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和《皇家天文学会月刊》。  1965年元旦之夜,紫金山天文台科研...

    时间:03-07
  • (两会观察)共建“一带一路”,下一个十年“工笔画”如何绘制?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郑嘉伟 王涛)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中国以共建“一带一路”为依托,在国际合作方面不断开辟新路径,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新机遇。在全球发展前景依然黯淡的背景下,外界热切关注中国将如何为共建“一带一路”下一个十年绘制高质量发展的“工笔画”。  ...

    时间:03-07
  • (两会速递)秦刚谈中日关系: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梁晓辉 李晓喻)中国外交部长秦刚7日在北京谈到中日关系时表示,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一切挑战战后国际秩序和国际正义的历史修正主义,中国人民都绝不答应。  当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会,邀请秦刚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

    时间:03-0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