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为世界带来更大机遇(两会·读懂中国)

2023-03-07 07:31:08

来源:人民日报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中国沿着高质量发展之路阔步前行指明方向。

  国际社会热切关注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释放的积极信号,高度评价中国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效,一致认为迈向高质量发展中国将为各国实现共同繁荣发展带来更大机遇。

  “这是一个具有引领性的风向标”

  “中国两会正在热烈举行。习近平主席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埃及外交事务委员会委员赫尔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多次强调要坚持不懈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不仅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对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全球贸易发展、拉动世界经济增长都具有显而易见的益处。

  经过多年持续奋斗,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发展成果将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马来西亚“一带一路”委员会秘书长梁志华表示,习近平主席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这表明,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将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是一个具有引领性的风向标,将为东南亚国家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今年中国两会是中共二十大后又一重大政治议程,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明确路径,具有非凡意义。”哥伦比亚哥中友好协会主席普亚纳长期关注中国两会。他表示:“习近平主席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这对拉美国家来说是利好消息,将进一步推动国际合作,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今年开年以来,国际组织和投资机构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看好中国经济光明前景。柬埔寨柬中关系发展学会会长谢莫尼勒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表现亮眼,有助于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和繁荣注入强大动力。

  波兰前副总理格热戈日·科沃德科说,中国具有庞大的经济规模、国内市场和全球影响力。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年经受住一系列考验,显示出了强大的内生动力,尤其是新发展理念的提出与实践,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经济的巨大潜力。

  中国世界科技创新的贡献得到广泛认可”

  习近平主席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德国柏林普鲁士协会名誉主席福尔克尔·恰普克对中国两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认为,中国持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了非凡的科技成就。在很多方面,中国已成为全球科技发展的先行者。“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快捷方便的高速铁路,崭新的机场还有在海外建设的共建‘一带一路’项目……中国采用了众多全球领先技术,推动科技创新更好造福人类。”恰普克说。

  “近年来,中国依靠自力更生和自主创新,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台阶。”尼日利亚和平与冲突解决研究所研究员巴巴图恩德表示,中国站在增进全人类福祉的高度,在发展高科技、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同时,为促进国际科技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非中合作论坛、共建“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平台,中国与非洲国家分享技术与经验,为非洲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中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了许多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在人工智能、5G、电动汽车、新能源等领域,中国均取得了显著成绩,相关技术突破对全球产生了深远影响。”赫尔米表示,“中国世界科技创新的贡献得到广泛认可。科技进步带来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不但促进中国自身发展,也为全球提供了更多增长机遇。”

  阿尔巴尼亚全球化研究所执行主任马尔塞拉·穆萨贝留表示,中国一直高度重视以创新驱动发展,在新能源、数字技术等领域的发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国在提高本国民众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拓展了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助力世界各国共同进步。

  科沃德科认为,在未来,随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将更加重视科技创新,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不断引领中国经济持续向前。

  “繁荣的中国将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主席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我由此想到了柬中共建的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以下简称‘西港特区’)。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给包括柬埔寨在内的东南亚国家带来了重要发展机遇。”谢莫尼勒说,如今,西港特区已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随着中老铁路等共建“一带一路”项目投入使用,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并不断造福当地民众。

  在赫尔米看来,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将为世界经济和各国繁荣发展带来广阔机遇,推动全球合作与发展,并将有助于推动形成更加紧密稳定的全球经济体系。

  “中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助于推动周边国家可持续发展。”梁志华说,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国与共建国家的互利共赢合作将更加深入。

  普亚纳表示,中国已成为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双方经贸往来持续提升。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拉美国家创造了合作共赢平台。他以中企承建的哥伦比亚波哥大地铁一号线项目举例说,拉中合作为拉美国家带来了新机遇,更多造福当地民众。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国际关系中心研究员伊格纳西奥·马丁内斯认为,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词。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遭遇发展逆风的时候,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一个繁荣的中国将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穆萨贝留表示,在世界面临前所未有挑战的背景下,中国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内需,经济继续实现稳定增长,同时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呼吁各方携手合作并推动可持续发展,共同创造更加美好未来。

  (本报北京、吉隆坡、里约热内卢、柏林、开罗、墨西哥城、华沙、阿布贾、罗马、曼谷3月6日电 记者车斌、章念生、吴杰、刘仲华、黄培昭、彭敏、于洋、姜宣、谢亚宏、刘慧、赵益普)

  《人民日报》( 2023年03月07日 第 04 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张伯礼建议提高医生待遇 吸引更多优秀青年

    当了4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从一份份政府工作报告中见证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更看到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持续努力。3月6日晚,张伯礼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接受采访时谈到今年自己带来的多条建议,回应了“看病难、看病贵”“青年医学生遭遇成长的烦恼”等热点问题。“这几...

    时间:03-07
  • 姜鹏代表:FAST已发现超过740余颗新脉冲星

      在3月7日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姜鹏表示,截至目前,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已发现超过740余颗新脉冲星。接下来他与团队还要尽快推动先导阵列的规划和建设,解决一些关键技术问题,不断提升望远镜性能,保持FAST的领先优势。(新华社微...

    时间:03-07
  • (两会速递)相信亲情能跨越海峡 江利平委员盼“坐着高铁去台北”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李雪峰 杨程晨)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中央副主席江利平7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委员通道”接受采访时表示,相信血浓于水的亲情定能跨越浅浅的海峡,让我们一路欢歌,坐着高铁去台北,让台湾乡亲说走就走,乘着飞机上武当。3月7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集...

    时间:03-07
  • 以奋斗之姿奔赴蓬勃春天 总书记在江苏代表团的重要讲话引发广大青年热烈反响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以奋斗之姿奔赴蓬勃春天 总书记在江苏代表团的重要讲话引发广大青年热烈反响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刘霞 王硕 黄蒙 章斌炜、镇江中心站/冯源、徐州中心站/耿润方、淮安中心站/朱延庆、镇江台、徐州台、淮安台,编辑/桂丹 王烨 徐金吉 周芃, 设计/邵静娟 陈奇 张恒枫,视...

    时间:03-07
  • 台湾三姐妹安徽创业记:辛苦却幸运

      中新社合肥3月7日电 题:台湾三姐妹安徽创业记:辛苦却幸运  作者 储玮玮 张俊  温和理智的大姐、热情火辣的二姐、包容内敛的三妹,工作中,她们是配合默契的搭档;生活里,她们是相互依偎的家人。今年,陈家三姐妹的公司搬进了占地20亩的新厂房。  年轻的陈宜萱、陈慧贞和陈尹臻出生在台湾台南,从小...

    时间:03-07
  • (两会速递)秦刚:中国完全尊重中东国家主人翁地位,不会去填补所谓“真空”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梁晓辉 吴侃)中国外交部长秦刚7日在北京表示,中国完全尊重中东国家主人翁地位,不会去填补所谓“真空”,也不搞排他小圈子。  当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会,邀请秦刚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秦刚说,中国和中东国家关系悠久,是...

    时间:03-07
  • (两会速递)秦刚斥所谓“债务陷阱”:这顶“帽子”无论如何不能扣到中国头上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梁晓辉 郑嘉伟)中国外交部长秦刚7日在北京明确表示,所谓“债务陷阱”,这顶“帽子”无论如何不能扣到中国头上。他指出,据统计,在发展中国家主权债务中,多边金融机构和商业债权人占比超过八成,这才是发展中国家债务压力的最大来源。  当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会...

    时间:03-07
  • 中国最早发现的两颗彗星的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新社南京3月7日电 (记者 杨颜慈)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该台近地天体探测和太阳系天体研究团组以中国最早发现的两颗彗星为研究对象,在彗星活动性演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和《皇家天文学会月刊》。  1965年元旦之夜,紫金山天文台科研...

    时间:03-07
  • (两会观察)共建“一带一路”,下一个十年“工笔画”如何绘制?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郑嘉伟 王涛)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中国以共建“一带一路”为依托,在国际合作方面不断开辟新路径,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新机遇。在全球发展前景依然黯淡的背景下,外界热切关注中国将如何为共建“一带一路”下一个十年绘制高质量发展的“工笔画”。  ...

    时间:03-07
  • (两会速递)秦刚谈中日关系: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梁晓辉 李晓喻)中国外交部长秦刚7日在北京谈到中日关系时表示,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一切挑战战后国际秩序和国际正义的历史修正主义,中国人民都绝不答应。  当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会,邀请秦刚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

    时间:03-0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