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国家“钱袋子”将撑起百姓和企业的“好日子”

2023-03-07 05:32:43

来源:工人日报

  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超过27万亿元,增长5.6%

  【两会视点】国家“钱袋子”将撑起百姓和企业的“好日子”

  本报记者 北梦原 罗筱晓 周怿

  阅读提示

  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加力提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5130亿元,增长5.6%。对于企业来讲,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在为企业减负的同时,也大力引导企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为企业增强发展动力;对于百姓来讲,今年的预算报告强调用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资金更大力度向基层倾斜,可以让基层日子过得更踏实。

  今天下午,在全国两会小组会议上,预算报告成为代表委员们审议和讨论的焦点。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二十大描绘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开启了照进现实的第一步。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和支柱,国家“钱袋子”如何撑起百姓和企业的“好日子”,引发代表委员热议。

  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加力提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217300亿元,增长6.7%;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5130亿元,增长5.6%。增强企业活力,兜底改善民生,资金更大力度向基层倾斜,成为新一年“国家账本”中的关键词。

  助推经济复苏,让企业的日子好起来

  推动经济回稳向好是今年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主题。今年的预算报告提出,发挥财政稳投资促消费作用,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今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比去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这是基于目前我国经济复苏现状以及2023年的经济发展目标进行的综合考量。”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代表向记者表示,当前,我国内需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同时面对一定的通胀压力。今年财政政策将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坚持落实减税降费,提振市场信心,扩大内需。

  今年的预算报告提出,进一步优化政策实施方式,持续增强各类企业活力。“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在财政补助、税费优惠、政府采购等方面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翻开“国家账本”,来自企业的代表委员们无不感到暖心与振奋。

  “这既是‘真金白银’的实在支持,更是对‘两个毫不动摇’的生动诠释。政策释放的暖意和红利一定会迅速转化为民营企业的信心和干劲。”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副会长、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代表表示。

  在发力为企业减负的同时,国家“钱袋子”大力引导企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为企业增加发展动力。尚品宅配集团董事长李连柱委员告诉记者:“近3年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超2.6亿元,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超1000万元。‘真金白银’的税收优惠帮助我们克服了资金紧张的困难,提升了数字化转型的信心。”

  今年的预算报告提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明确产业基础再造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安排133亿元、增加44亿元。李连柱委员表示,政策红利将进一步激发企业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的热情。

  把钱用在刀刃上,让百姓生活更有保障

  “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把更多财政资源腾出来用于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在今年的预算报告中,“紧日子”再次成为政策关键词。

  “我们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连续4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厉行节约严管严控财政支出若干举措,坚决强化预算约束、严控行政运行成本、兜牢‘三保’底线,确保每一笔财政资金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重庆市涪陵区委书记王志杰代表告诉记者,近年来,该区民生支出占当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以上,全区15件重点民生实事已全面完成。

  “今年预算报告更加注重民生保障支出,老百姓将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王志杰代表表示,今年涪陵区将继续严把各项支出关口,持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

  以政府过紧日子换老百姓过好日子,已经成为一项长期财政政策方针。各级政府坚持过紧日子,严控一般性支出,中央部门带头压减支出,盘活存量资金和闲置资产。腾出的资金千方百计惠企裕民,全国财政支出70%以上用于民生。

  “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安排668亿元、增加50亿元”“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安排250亿元、增加20亿元”“深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在今年的预算报告中,一项项民生支出只增不减。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达到每人每年64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5元,达到每人每年89元。”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甘胜莲代表,非常关心预算草案中与医疗相关的表述。

  近年来,我国财政持续增加投入,支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百姓就医用药负担进一步减轻。甘胜莲代表举例说:“一款治疗糖尿病的进口长效胰岛素,纳入集采名单后,药品单价从191元降到了86元,降幅超过一半,大大减轻了患者和家庭的经济压力。”

  推动财力下沉,让基层日子过得更踏实

  基层一线,是另一个财政加力提效的着力点。今年的预算报告对做好基层“三保”工作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强调用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资金更大力度向基层倾斜。

  对于财政资金直达基层,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党支部书记裴春亮代表有着深刻感受:“农民种粮一次性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以前都要等到年底,老百姓才能见到钱。现在年初就打到农民本人社保卡上了,全部是财政直接拨付到账。”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动财力下沉,建立并常态化实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推动惠企利民资金 “一竿子插到底”,直达资金下达到基层平均用时缩短至30天左右。

  在裴寨村旁,一座以红薯科研、种植、深加工和电商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园区正在加紧建设,5座标准化厂房和1座综合办公楼拔地而起。“这正是我们抓住全国197个土地全域整治试点契机,在政府专项债扶持下,打造的一个新项目。园区建成后,将解决太行山区数万人的就业问题。”裴春亮代表说。

  “过去3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年均增长9.3%,针对地方财政收入不足的问题,进行了很好的弥补,在稳经济、保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田轩代表说。

  今年,预算报告明确将继续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推动省级统筹财力,资金更大力度向基层倾斜。

  田轩代表表示,财政资金“一竿子插到底”,政策效率高、直接成效显著,可确保直接解决个人和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基层减税降费、减租降息等需求将得到更好的满足。

  (本报北京3月6日电)(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以科技自立自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里的科技热词

      ◎本报记者 陆成宽 操秀英 刘 垠  3月5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过去五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报告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亮眼“成绩单”背后,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劲支撑。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下好科...

    时间:03-07
  • (两会速递)秦刚引宪法回应台湾问题: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梁晓辉 常涛)“我知道今天肯定要问到台湾问题,特别带来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国外交部长秦刚7日在北京谈到台湾问题时首先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里的两句话:“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

    时间:03-07
  • 台军沙滩写字求肉 舆论:长官有没有肉吃?要不要下架民进党?

      中新网3月7日电 综合台湾媒体报道,近日,台军有士兵因缺肉吃在沙滩上写字“求救”,并被拍下上传网络后,引发岛内各界热议。马祖台军在沙滩留字“缺粮没肉吃”。 图片来源:台湾“中时新闻网”  长官有没有肉吃?  网友:“台湾现在一团乱”  台当局防务主管部门负责人邱国正6日公开向官兵道歉,表示已...

    时间:03-07
  • (两会速递)秦刚引古语谈全球治理:要守法、要秉持公平公理、要坚持同舟共济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梁晓辉 邢翀)中国外交部长秦刚7日在北京谈及全球治理时引用中国古语指出,全球治理要守法,要遵循联合国宪章所体现的国际法精神;要秉持公平公理,反对霸权私利;要坚持同舟共济,不搞分裂对抗。  当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会,邀请秦刚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

    时间:03-07
  • 台湾女青年遇见“黄山IP”:万物皆可“创”

      中新社合肥3月7日电 题:台湾女青年遇见“黄山IP”:万物皆可“创”  中新社记者 赵强  臭鳜鱼变成了罐头,黄山茶叶化身为面膜,就连徽州木雕也被制作成动画地图……这几日,一众“黄山IP”被台湾青年们“玩”嗨了。  7日,由台湾淡江大学华东校友会会长邱素蕙带队的台湾青年一行,正在安徽黄山开展创...

    时间:03-07
  • (两会速递)河北省常务副省长:雄安新区城市框架全面拉开 城市雏形初步显现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李晓伟 邢翀)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河北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葛海蛟6日晚在北京表示,2022年,河北省全年承接京津转入基本单位4395个。雄安新区城市框架全面拉开,首批疏解高校、医院有序落地,城市雏形初步显现。  当晚,在被问及雄安新区...

    时间:03-07
  • (两会观察)如何帮更多“张飞”守好基层健康大门?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题:如何帮更多“张飞”守好基层健康大门?  中新社记者 张尼 贺劭清 郭佳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位普通医生的名字被大家记住了,他就是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华山医院教授张文宏口中“名字勇猛”的医生——张飞。疫情期间,通过远程会诊等措施,张飞同张文宏等医务人员...

    时间:03-07
  • (两会速递)山东省政协“云连线”住鲁全国政协委员 建言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济南3月7日电 (吕妍)2023年全国两会进行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3月6日举办全国两会“政协委员云访谈”连线采访活动,邀请住鲁全国政协委员围绕推动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数据显示,当前居民消费行为碳排放已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53%。构建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

    时间:03-07
  • 秦刚: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当代中国青年义不容辞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7日举行记者会,外交部长秦刚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中国日报记者:最近我们报社开展了“你的关注外长来答”的征集活动,有很多青年人很关注中国的国际形象和中国国际话语权问题。请问您认为我们应当如何向国际社会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在提升中国话语权上,我们青年...

    时间:03-07
  • 【央视快评】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要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

    时间:03-0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