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两会特稿丨共赴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侧记

2023-03-07 01:17:0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题:共赴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侧记

  新华社记者张晓松、林晖

  3月6日,农历惊蛰,春意萌动,万物共生。

  在春日下午温暖的阳光中,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友谊宾馆聚英厅,亲切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时隔7年,再次参加以经济界人士为主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总书记的到来赢得大家热烈掌声和期盼目光。

  当前,我国经济正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如何坚定信心,做好今年经济工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好局起好步?

  “面对国际国内环境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必须做到沉着冷静、保持定力,稳中求进、积极作为,团结一致、敢于斗争。”

  总书记的回应掷地有声、振奋人心。

  来自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曾毓群委员第一个发言,他向总书记汇报了企业研发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努力占领全球新能源产业制高点的情况。

  听说宁德时代在全球动力电池的份额已达37%,连续6年全球第一,习近平总书记用“亦喜亦忧”表达他的心情:

  喜的是我们这一行业走到了世界前头;忧的是就怕来个大呼隆,先是一哄而起,最后一哄而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于新兴产业,一定要搞好统筹规划,搞清楚市场有多大、风险在哪里,要防止一路所向披靡、孤军深入,最后却被人兜了底、全军覆没。

  总书记把目光转向与会的中央和国家机关领导同志,进一步强调,国家产业政策一定要稳慎,制定产业政策、推动产业发展都要稳慎。希望我们的新能源产业,既要抓住机遇顺势而上,也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

  在习近平经济思想中,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思维。

  民建中央副主席解冬委员在发言中建议,打通金融支持科创“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发挥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防范金融风险,这两个问题在当前都很突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一些政策,搞好了是改革的成功,搞不好就可能是腐败的痛点。决定做一件事情后,怎么推动起来,还是要好好研究,做好周全准备,必要时先行试点。

  总书记举了个例子:就像“放管服”改革,“放”了以后,“管”跟上没有?“服”到位了没有?光“放”不“管”不行,跟着就要爆雷。

  近年来,全国工商联大力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把民营企业这支生力军更多动员到乡村振兴主战场。

  听了江西省工商联主席谢茹委员的汇报,习近平总书记将这一行动赞为“壮举”:

  “从扶贫到振兴,发挥民营企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贡献的潜力非常大。”

  总书记同时叮嘱,到农村做什么、怎么做,要有一些顶层设计和分类指导。如果只是给农民发红包,那不是帮扶,而是救济。资本下乡,要把投资投到点上,南辕北辙不行,要真正做到造福农村、富裕农民。

  对于民营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关心、高度重视。2016年全国“两会”,总书记参加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重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首提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我在现场聆听,至今记忆犹新。”再次参加联组会,来自民建界的孙东生委员难掩激动之情,“您的重要讲话及时消除了社会上对发展民营经济的疑虑和民营企业家的顾虑,大大增强了市场信心,我国政商关系也发生历史性变化。”

  迎着委员们热切的目光,习近平总书记坚定地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

  如何大力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如何扎实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回应社会关注,逐一详细论述。

  委员们谈认识、说感想、建良言,总书记指方向、解疑惑、明路径。

  一个多小时的讨论,会场内始终洋溢着坦诚热烈的气氛,激荡着对中国经济前景的强大信心、对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的美好憧憬。

  “今天的中国充满生机活力,明天的中国奋斗成就梦想。我们满怀豪情,脚踏实地,共赴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我们将用百倍的努力,助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孙东生委员坚定地说。

  中国经济,迎来又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以科技自立自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里的科技热词

      ◎本报记者 陆成宽 操秀英 刘 垠  3月5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过去五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报告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亮眼“成绩单”背后,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劲支撑。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下好科...

    时间:03-07
  • (两会速递)秦刚引宪法回应台湾问题: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梁晓辉 常涛)“我知道今天肯定要问到台湾问题,特别带来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国外交部长秦刚7日在北京谈到台湾问题时首先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里的两句话:“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

    时间:03-07
  • 台军沙滩写字求肉 舆论:长官有没有肉吃?要不要下架民进党?

      中新网3月7日电 综合台湾媒体报道,近日,台军有士兵因缺肉吃在沙滩上写字“求救”,并被拍下上传网络后,引发岛内各界热议。马祖台军在沙滩留字“缺粮没肉吃”。 图片来源:台湾“中时新闻网”  长官有没有肉吃?  网友:“台湾现在一团乱”  台当局防务主管部门负责人邱国正6日公开向官兵道歉,表示已...

    时间:03-07
  • (两会速递)秦刚引古语谈全球治理:要守法、要秉持公平公理、要坚持同舟共济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梁晓辉 邢翀)中国外交部长秦刚7日在北京谈及全球治理时引用中国古语指出,全球治理要守法,要遵循联合国宪章所体现的国际法精神;要秉持公平公理,反对霸权私利;要坚持同舟共济,不搞分裂对抗。  当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会,邀请秦刚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

    时间:03-07
  • 台湾女青年遇见“黄山IP”:万物皆可“创”

      中新社合肥3月7日电 题:台湾女青年遇见“黄山IP”:万物皆可“创”  中新社记者 赵强  臭鳜鱼变成了罐头,黄山茶叶化身为面膜,就连徽州木雕也被制作成动画地图……这几日,一众“黄山IP”被台湾青年们“玩”嗨了。  7日,由台湾淡江大学华东校友会会长邱素蕙带队的台湾青年一行,正在安徽黄山开展创...

    时间:03-07
  • (两会速递)河北省常务副省长:雄安新区城市框架全面拉开 城市雏形初步显现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李晓伟 邢翀)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河北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葛海蛟6日晚在北京表示,2022年,河北省全年承接京津转入基本单位4395个。雄安新区城市框架全面拉开,首批疏解高校、医院有序落地,城市雏形初步显现。  当晚,在被问及雄安新区...

    时间:03-07
  • (两会观察)如何帮更多“张飞”守好基层健康大门?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题:如何帮更多“张飞”守好基层健康大门?  中新社记者 张尼 贺劭清 郭佳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位普通医生的名字被大家记住了,他就是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华山医院教授张文宏口中“名字勇猛”的医生——张飞。疫情期间,通过远程会诊等措施,张飞同张文宏等医务人员...

    时间:03-07
  • (两会速递)山东省政协“云连线”住鲁全国政协委员 建言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济南3月7日电 (吕妍)2023年全国两会进行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3月6日举办全国两会“政协委员云访谈”连线采访活动,邀请住鲁全国政协委员围绕推动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数据显示,当前居民消费行为碳排放已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53%。构建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

    时间:03-07
  • 秦刚: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当代中国青年义不容辞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7日举行记者会,外交部长秦刚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中国日报记者:最近我们报社开展了“你的关注外长来答”的征集活动,有很多青年人很关注中国的国际形象和中国国际话语权问题。请问您认为我们应当如何向国际社会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在提升中国话语权上,我们青年...

    时间:03-07
  • 【央视快评】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要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

    时间:03-0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