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走近第79集团军某旅的雷锋精神讲解员们——从“追光”到“发光”的年轻人

2023-03-06 13:57:32

来源:中国军网

  走近第79集团军某旅的雷锋精神讲解员们——

  从“追光”到“发光”的年轻人

  ■解放军报记者 王琢舒

  “你是落在我世界里的一束光,向我奔来,万物都生长……”

  这是一束怎样的光?迎着观众的目光,助理工程师艾佳昕、传真员高旋、驾驶员安静怡几乎同时说出一个名字:雷锋。

  这3名官兵来自雷锋生前所在部队,也是第79集团军某旅营区内雷锋纪念馆的义务讲解员。

  最近,雷锋纪念馆正在修缮翻新。整理展板、清点物件、更新解说词……3名讲解员忙得不亦乐乎,随时准备着以最佳状态讲述雷锋事迹、传递雷锋精神。

  “我是雷锋的‘铁杆粉丝’”“我愿意永远做雷锋精神的‘代言人’”“雷锋就像一束光,我就是追光者”……

  一定意义上,雷锋纪念馆的讲解员们,是离雷锋和雷锋精神最近的人群之一。他们忠诚守望着雷锋留下的精神殿堂,把讲雷锋、学雷锋和做雷锋融为一体,让雷锋精神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守望“一束光”

  小心翼翼地打开精心保存的档案袋,一张25年前的老照片映入眼帘——

  一位梳着短发、身穿红棉袄的阿姨,在一位女兵的搀扶下,眼含热泪抚摸着雷锋的塑像。

  照片中的女兵,名叫吴限,曾是雷锋生前所在部队的一名战士,也是雷锋纪念馆时任讲解员。

  “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一幕始终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已经退役回到地方工作的吴限回忆说。

  那是1998年的一天下午,照片中的黄丽阿姨和老伴儿从湖南千里迢迢来到雷锋纪念馆。

  刚刚踏进大门,看到雷锋塑像的那一刻,黄丽已是热泪盈眶。她抚摸着雷锋塑像,嘴里喃喃自语:“我来看你了,我来看你了……”

  黄丽是雷锋的同乡,也是雷锋的同龄人。“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向善的价值追求,一直影响着黄丽。

  “黄丽阿姨对雷锋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崇拜和想念,完全是真情流露。”那一天、那一幕,让当时只有18岁的吴限颇为震撼,她意识到,雷锋和雷锋精神的力量是如此巨大。

  这座雷锋纪念馆,承载着巨大的精神力量,又散发出巨大的“引力”——

  多年来,心怀敬仰与虔诚的人们纷纷来到雷锋纪念馆参观学习。人们在追寻:雷锋生于平凡、成于伟大的秘诀在哪里?是什么样的信仰和力量哺育激励着雷锋放射出如此耀眼的光彩?

  纪念馆里,一组组鲜为人知的数据、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一幅幅弥足珍贵的照片,让置身其中的每个人,真切地感受到雷锋精神焕发出的勃勃生机与活力。

  曾担任雷锋纪念馆讲解员7年的排长汪洋,也像珍藏宝贝一样保存着一些特殊的物件。

  那条洁白的哈达,是一群藏族小朋友送给汪洋的。

  有一次,雷锋纪念馆迎来一群藏族小学生。他们来自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大的十多岁,小的只有七八岁。

  汪洋带着孩子们参观完,一位小朋友突然上前问:“姐姐,雷锋叔叔不在了,怎么还会寄钱给我们呢?”

  带队的老师告诉汪洋,这些孩子曾经收到过以雷锋名义寄来的捐款。这次,他和孩子们就是想当面感谢一下。

  汪洋告诉孩子们:“你们收到的助学捐款,就是许许多多的‘雷锋’,通过我手中这个‘雷锋存折’,一笔笔攒出来的。”

  听完介绍,孩子们纷纷从兜里掏出零钱,踮着脚踊跃投入捐款箱里。一名小朋友还捧出一条洁白的哈达,深情地献给了汪洋。

  那封手写的书信,来自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妇。

  那一次,一对老夫妇来到雷锋纪念馆。已是胃癌晚期的老大娘用拐杖支撑着虚弱的身体,专程从内蒙古赶来。

  原本半个小时的解说,汪洋用了整整一个上午。一路上,她的每一步,都和着老夫妇蹒跚的步履。就在老夫妇准备离开纪念馆时,汪洋取出2枚雷锋纪念章,轻轻地别在老人胸前。大爷和大娘握着她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一个月后,汪洋收到两位老人的来信。信中说,他们参观回去后,一起签署了遗体捐赠协议。合上信的那一刻,汪洋泪流满面……

  追逐“一束光”

  10年前,如果你到雷锋纪念馆,带你参观的很可能是这样一位特殊的讲解员——女兵乔婷娇。

  乔婷娇的爷爷乔安山,是雷锋的亲密战友。在鞍钢当工人时,他就与雷锋交好。两人一起入伍,又在同一个班、同一台车。

  “小时候,我家挂着一幅大照片,上面是两名解放军战士在汽车驾驶室里读毛主席著作。其中,一位是爷爷,另一位就是雷锋。”乔婷娇从小听着雷锋的故事长大。每年清明节,爷爷都带着全家去给雷锋扫墓。

  “雷锋是我们家最亲近的人,也是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对于乔婷娇来说,在雷锋纪念馆担任讲解员,既是部队工作需要,也是为了接续完成爷爷的心愿。

  2009年12月18日那天,是雷锋的生日。爷爷乔安山冒着大雪,把乔婷娇送到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当兵。

  在雷锋纪念馆,乔安山轻轻抚摸雷锋塑像,流着泪说:“班长,过去我总担心有一天走不动了,不能再外出讲您的事迹了。现在好了,我的孙女来接我的班了,我死也瞑目了……”

  带着这样的使命,乔婷娇在雷锋纪念馆中不断走近雷锋、解读雷锋、学习雷锋。

  “学雷锋,首先要学习雷锋的心态。”乔婷娇说,“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雷锋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正是如今有些年轻人缺失的。”

  雷锋许多质朴又可爱的“名言”,被乔婷娇完美地应用到解说工作中。讲解时,面对不同的观众,乔婷娇会灵活运用不同的语言和视角。就这样,在乔婷娇的解说词中,雷锋成为“射手座的40后青年”。

  时代各有不同,精神一脉相承。70后王岩也格外喜欢“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这句雷锋名言。

  王岩不满20岁就开始担任雷锋纪念馆讲解员。这段经历对她的成长具有决定性意义。

  “您那个年代的人,是怎么学雷锋的?”记者问。

  “雷锋已经刻进我的骨子里了。”王岩回答得自然而然。

  退役后,王岩成为石油系统的一名质检员。在新工作岗位上,王岩始终把愿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铭记在心。她家里墙上那一排排“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奖状,正是雷锋这束光“照亮生命”的有力印证。

  提起学雷锋,陆军少校杨东宇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2017年,杨东宇随中国第五批赴马里维和工兵分队来到海外,时任分队道桥中队政治指导员。

  一次,杨东宇负责带队给埃及营地架设居住板房。谁知,板房附带的是法语说明书。怎么办?战士王鸿飞想了个主意。

  靠着时断时续的信号,王鸿飞在手机上逐个单词输入电子词典,硬是将法语说明书翻译成中文。后来,战友们对着他翻译好的说明书顺利完成了板房搭建任务。

  “这虽是件小事,却让我很感动。像王鸿飞这样,把每件事都做得尽善尽美,就是学雷锋。”杨东宇说。

  成为“一束光”

  作为走向海外的雷锋传人,杨东宇和战友们以最快速度在马里建成了一座占地100平方米的雷锋精神展馆。

  这座简易的展馆,展示了雷锋逆境成长、工厂锻炼、军营淬火等史料。他们选取部分雷锋日记和故事进行贯穿链接,采用中英法3种语言,全面而精炼地展示雷锋的感人事迹。

  “解说词是我自己准备的。”杨东宇的英语基础不错,“对我来说,用英语解说并不困难。稍有挑战的是,要随时应对外国友人的各种提问。”

  有一次,一名到雷锋精神展馆参观的外国观众问:“为什么雷锋的袜子带着补丁,他很穷吗?”

  “雷锋不是穷,他只是节俭。他把钱留下来,帮助其他人。”听到杨东宇的解说后,那位观众竖起了大拇指。

  因为这座简易的展馆,很多外国人记住了“雷锋”这个名字。他们对雷锋这位中国军人肃然起敬。雷锋身上体现出来的优秀品质,也让外国人对中国文化心生敬仰。后来,在维和营地,许多参观过纪念馆的外国人,都会把杨东宇叫作“雷锋”。

  和杨东宇一样,经常被人称作“雷锋”的,还有曾任雷锋纪念馆讲解员的陆军上尉徐璐。作为一名从雷锋纪念馆走出来的带兵人,雷锋精神已经成为徐璐的信仰。

  担任讲解员的10年里,徐璐共接待军内外参观单位800多家,人数达万余人。这10年的熏陶,让学雷锋、做雷锋成了徐璐的生活习惯。

  徐璐曾资助过贫困学生,看望过抗美援朝老兵,在驻地学校做过数十场学雷锋报告……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传递爱心和温暖的过程中,徐璐也收获了个人成长。她被北部战区陆军评为“优秀带兵人标兵”,成为北部战区陆军年度“榜样的力量”事迹报告团成员。

  时光荏苒,精神如磐。从追光到发光,雷锋纪念馆的讲解员们,以雷锋传人的使命担当,践行着对雷锋精神的坚守和传承。

  雷锋精神这座高高耸立的灯塔,永远熠熠生辉、闪闪发光。

  (采访中得到姜自恬、艾佳昕、徐璐等支持协助,特此感谢)

  这就是学雷锋

  ■第79集团军某旅少校 杨东宇

  从小,我就对雷锋头上那顶棉帽子印象深刻。上幼儿园时,有个小朋友曾戴着“雷锋帽”上学,收获了全体同学羡慕的目光。后来,班里好多同学都买了同款“雷锋帽”,我也不例外。

  上小学后,每年学雷锋纪念日,老师都会带着我们上街打扫卫生、协助交警指挥交通等。那时,我觉得学雷锋就是做好事。做好事多的同学,会得到老师奖励的小红花,还有机会站在国旗下演讲。所以,每次出去学雷锋,我都特别积极主动。那时的我渴望小红花,也渴望成为老师眼里最好的那一个。

  后来,我当兵了。机缘巧合,我成了雷锋生前所在部队的一员。赴国外执行维和任务期间,我们建起了一个简易雷锋精神展馆,我有幸成为馆中的讲解员。

  几经周折,我和战友用两个板房拼接在一起,搭起了展馆的主体。为了让环境更加庄重,我们用背景布把墙体全部包上,然后再挂上展板;没有屏风,我们就焊个架子,用窗帘布把架子裹起来充当屏风;没有彩色喷绘,我们就用刻刀在红色贴纸上刻出雷锋头像轮廓……

  啥是学雷锋?我觉得,“有困难就克服困难”的主动担当,就是学雷锋。

  维和期间每次出任务,战友高策都会在装甲车最后侧的观察口站着。有一次,我带车时问他:“这里是你的幸运位置吗?”他笑笑,并没有回应。

  后来,高策的班长告诉我,最后面的位置温度最高,高策每次都主动站在那里。听完后,我很受触动。

  啥是学雷锋?我觉得,把方便留给战友,把困难留给自己,这就是学雷锋。

  青春,因你而精彩

  ■第79集团军某旅下士 安静怡

  我是一名00后。入伍前,我就知道雷锋是一名解放军战士,他总是做好事,“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参军后,我来到雷锋生前所在部队,成为雷锋纪念馆义务讲解员。能够近距离接触雷锋,我感到特别自豪。

  我眼中的雷锋,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无论身处何种境遇,从不怨天尤人,脸上永远是灿烂笑容。这笑容,似乎有着巨大的魔力。只要看到老班长雷锋的微笑,我就感到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作为一名讲解员,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把雷锋的故事讲好,把雷锋的精神传承好。要把遥远的历史拉近,将逝去的岁月和记忆变得鲜活清晰,靠的是真感情。

  为了提升讲解水平,我反复研究大型展览的礼仪规范,走访驻地博物馆,向专业讲解员请教解说技巧……凭着这股子韧劲儿,我对馆内布展的300多张照片和近400件文物如数家珍。与此同时,我也收获了“优秀新兵”和“四有”优秀个人等荣誉。

  2021年,服役期满的我走到人生路口:是回去继续完成学业,还是留在部队当一名讲解员?

  凝望照片里雷锋炯炯有神的双目,我下定决心:继续留队。

  雷锋老班长,我的青春,因你而精彩!

  (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北京首期“特色科学教师研修班”开班 科教携手提升教师科学素养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中科院)3月6日发布消息说,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和中科院学部工作局、中科院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的“特色科学教师研修班”,当天下午在中科院力学研究所怀柔园区举行北京首期研修班开班活动,50名初中理科教师走进科研园区,开启一场为期5天的研修之旅。  ...

    时间:03-06
  • 一件件民生实事,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在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政府工作报告密切关注民生——  【两会视点】一件件民生实事,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针对就业压力凸显,强化稳岗扩就业政策支持”“针对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增多,强化基本民生保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面对各种突发因素影响,多项政策牢牢...

    时间:03-06
  • 外籍记者看两会|世界需要中国这样的活力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5%左右——当中国在全国两会上公布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时,国际舆论为之振奋。而我,则不禁想起前段时间在港口城市天津看到的景象。  在天津机场,每隔一会儿,就有一架飞机呼啸加速,腾空而起。这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后的中国经济,也正引擎轰鸣加速前...

    时间:03-06
  • 江苏代表刘庆见到总书记深受鼓舞:回去第一件事是梳理问题,努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与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他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在采访中表示,现场聆听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心情非常激动。  他说,实体经济做大做强的关键就是要...

    时间:03-06
  • 两会访谈|“绿水青山成了幸福靠山!”

      两会访谈|“绿水青山成了幸福靠山!”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党支部书记 汪玉成  编者按: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余村坚定践行这一理念,走上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时间:03-06
  • (两会观察)如何“叫座又叫好”,职业教育待解题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 题:如何“叫座又叫好”,职业教育待解题  作者 谢雁冰  在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离不开一支优秀的“职业大军”。  五年来,中国“职业教育适应性增强,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专业人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03-06
  • 学习故事绘|连心之路

      请横屏观看...

    时间:03-06
  • 习近平向全国各族各界妇女致以节日的祝贺和美好的祝福

      6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即将来临之际,习近平代表中共中央,向参加全国“两会”的女代表、女委员、女工作人员,向全国各族各界妇女,向香港特别行政区、...

    时间:03-06
  • 从五个维度读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

      人民网评:从五个维度读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  两会进行时,政府工作报告备受关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数据详实、内容务实、任务扎实,赢得会场内的阵阵掌声,赢得会场外的热议称赞。  “我国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创新支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时间:03-06
  • (两会观察)瞄准社会刚需,中国如何让改善民生更有“数”?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王恩博 张一辰)元宇宙、ChatGPT相继成为“顶流”,人们已然习惯数字经济的“高大上”“新特奇”。但在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看来,其发展仍须从解决社会刚需出发,助力化解各类民生痛点。  青少年心理问题是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的关切之一。他发现,近...

    时间:03-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