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两会速递)李克强:五年来中国创新宏观调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2023-03-05 11:07: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五年来中国创新宏观调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在回顾过去五年工作时,李克强指出,五年来,我们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创新宏观调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面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疫情冲击等接踵而来的严峻挑战,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不过度依赖投资,统筹运用财政货币等政策,重点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发展。把年度主要预期目标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把握,加强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既果断加大力度,又不搞“大水漫灌”、透支未来,持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强化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推动经济爬坡过坎、持续前行。

  ——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合理把握赤字规模,五年总体赤字率控制在3%以内,政府负债率控制在50%左右。不断优化支出结构,教育科技、生态环保、基本民生等重点领域得到有力保障。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制度性安排与阶段性措施相结合,疫情发生后减税降费力度进一步加大,成为应对冲击的关键举措。减税降费公平普惠、高效直达,五年累计减税5.4万亿元(人民币,下同)、降费2.8万亿元,既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留得青山,也放水养鱼、涵养税源,年均新增涉税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超过1100万户,各年度中央财政收入预算都顺利完成,考虑留抵退税因素,全国财政收入十年接近翻一番。各级政府坚持过紧日子,严控一般性支出,中央部门带头压减支出,盘活存量资金和闲置资产,腾出的资金千方百计惠企裕民,全国财政支出70%以上用于民生。

  ——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形势变化灵活把握政策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用好降准、再贷款等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弹性增强、保持基本稳定。完全化解了本世纪初形成的14486亿元金融改革历史成本。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精准处置一批大型企业集团风险,平稳化解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大型金融机构健康发展,金融体系稳健运行,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导向。把稳就业作为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关键指标。着力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支持力度。将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从20%降至16%,同时充实全国社保基金,储备规模从1.8万亿元增加到2.5万亿元以上。实施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留工培训补助等政策。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连续举办8届全国双创活动周、超过5.2亿人次参与,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新就业形态和灵活就业成为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工作

  ——保持物价总体平稳。在应对冲击中没有持续大幅增加赤字规模,也没有超发货币,为物价稳定创造了宏观条件。下大气力抓农业生产,强化产销衔接和储备调节,确保粮食和生猪、蔬菜等稳定供应,及时解决煤炭电力供应紧张问题,满足民生和生产用能需求,保障交通物流畅通。加强市场监管,维护正常价格秩序。十年来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稳定在2%左右的较低水平。(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两会观察)强调“两个毫不动摇”,中国力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题:强调“两个毫不动摇”,中国力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中新社记者 刘亮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凸显出对于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视。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两个毫不...

    时间:03-05
  • (两会观察)再定1.3万亿斤产量目标 中国如何布局“饭碗”大事?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陈溯 夏宾 王涛)5日提请全国人代会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2023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这是继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粮食产量目标以来,中国连续第三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粮食产量目标,布局14亿人的“饭碗”大事。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

    时间:03-05
  • 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丨纪念学雷锋题词60周年

      6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发布。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为雷锋同志题词。从此,全国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雷锋精神传遍神州。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新时代新征程,雷锋,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名字,在岁月长河里永远闪亮;雷锋精神,这座永...

    时间:03-05
  • (两会现场)在人民大会堂,看见开局之年的中国信心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题:在人民大会堂,看见开局之年的中国信心  作者 梁晓辉 谢雁冰  置身3月5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信心”是记者最易感受到的词汇之一。当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这里开幕。  这是开局之年的大会,中国式现代化蓝图铺就,从疫情影响中复苏的中国,目标明确、发展信心十足。 ...

    时间:03-05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采访报道通知

    新闻中心公告第4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采访报道通知  3月7日(星期二)下午3时,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届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进行现场直播,新华网进行现场图文直播。  会议开始后,采访本次会议的境内外记者可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时间:03-05
  • (两会观察)在医食住行里,感知中国施政的民生温度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题:在医食住行里,感知中国施政的民生温度  中新社记者 马帅莎 黄钰钦  全国财政支出70%以上用于民生,持续增加民生投入,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从医疗卫生到粮食安全,从住房保障到交通出行,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有较大篇幅述及万千民众日常生...

    时间:03-05
  • (两会观察)政府工作报告涉台表述体现三意涵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题:政府工作报告涉台表述体现三意涵  作者 王捷先 朱贺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出席、列席大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对中新社记者表示,报告涉台表述指导思想明确,提出的做法坚定务实,体现大陆方面对台工作的三个意涵。3月5日...

    时间:03-05
  • 百余名台商台胞走访“浙东唐诗之路” 感受中华文化魅力

      中新社绍兴3月5日电 (项菁)3月5日,“在绍台商台胞游唐诗之路”活动在浙江绍兴举行,百余名台商台胞走访兰亭、阳明故里等地,沉浸式游览“浙东唐诗之路”,感受中华文化魅力。  “浙东唐诗之路”贯穿杭州、绍兴、台州等地,450多位诗人曾在此留下1500多首唐诗,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奇景。其中,唐代诗人对王...

    时间:03-05
  •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人民日报3月6日评论员文章: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推出一批战略性...

    时间:03-05
  • (两会观察)发挥所长、服务所需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彰显

    2023年1月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党外人士座谈并共迎新春。汪洋、王沪宁、丁薛祥等出席。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中新网北京3月5日电 题:发挥所长、服务所需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彰显  中新网记者 杨程晨  “希望各民主党派把多党合作所长与中心...

    时间:03-0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