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两会声音)从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到保护历史名城 全国政协委员李青念兹在兹

2023-03-04 14:16: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3月4日电 (记者 胡贵龙 张添福)建设青藏高原气候适应型城市,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纳入公益诉讼领域……一“新”与一“旧”,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工商联主席李青念兹在兹。

  将气候适应性理念纳入青藏高原城市建设

  李青日前对中新网记者表示,青藏高原作为全球中纬度地区海拔最高的地域,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明显,根据青海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监测公报显示,青海地表年平均气温平均每10年升高0.3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长期发展来看,青藏高原气候‘暖湿化’不可预见的风险会越来越高。应对青藏高原气候暖湿化趋势利弊,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是统筹城市发展与安全,降低城市运行风险,保障城市和人民安全的重要举措。”李青表示。

  如何建设青藏高原气候适应型城市?她建议,立足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特征,国家有关部委应积极开展青藏高原气候适应型城市理念探索,从顶层设计入手,科学预判城市面临的冲击(突发影响)和压力(慢性持久影响)两大气候变化风险,大力支持青海将适应气候变化理念纳入城市建设。

  同时,李青建议开展青藏高原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研究等重大科技课题和前瞻性研究,探索青藏高原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新机制和路径。

  “加快整合气象、地震、森林草原火灾等监测基础数据,综合利用空天地人一体化监测手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把灾害程度降到最低,为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提供保障。”李青说。

  让公益诉讼为历史文化名城戴上“保护罩”

  “很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历史建筑在公益诉讼领域存在法律空白,仅有个别省(市)将其纳入公益诉讼领域。”李青说,检察机关作为诉讼主体办理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相关案件时,由于信息匮乏、专业知识不足,存在一定困难。

  李青认为,公益诉讼主体存在缺位现象,公众参与不足,“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因没有直接利害关系或无力承担成本,致使诉讼主体以检察机关为主,易出现无人诉、无法诉、不愿诉的现象。”

  一般情况下,检察机关法定公益诉讼办案领域涉及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英雄烈士权益保护等。

  “需要尽快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历史建筑纳入公益诉讼领域。”李青建议。

  李青建议,加快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历史建筑纳入公益诉讼的相关立法及制度建设工作,“可参考环境公益诉讼制度,通过法律法规允许检察机关和符合相应条件的社会组织作为公益诉讼主体。”

  同时,李青认为,应建立行政监管与公益诉讼联动机制,如部分地区探索的在检察机关设立专门的“公益诉讼检察干警”“文化遗产检察官”负责公益诉讼,同时在政府部门设立“特邀检察官助理”协助提供专业咨询,解决公益诉讼案件中的专业性问题。

  “由于历史文化名城的资源丰富,保护范围较大,需畅通线索来源机制。”李青表示,应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公益诉讼,“一些地区联合主流媒体成立公益守护联盟平台,实现舆论监督与法律监督的‘双剑合璧’的作法值得借鉴。”(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两会受权发布)十三届全国政协共收到29323件提案 99.8%的提案已办复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十三届全国政协期间,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大、二十大及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紧扣“国之大者”、民之关切提出提案,...

    时间:03-05
  • (两会受权发布·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摘要)人民政协要为实现中共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作出新的贡献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十三届全国政协主席汪洋4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开幕会上向大会报告工作时说,中共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人民政协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深入贯彻中央政协工作...

    时间:03-05
  • 人民日报社论:激扬奋进力量 创造新的伟业——热烈祝贺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人民日报3月5日社论:激扬奋进力量 创造新的伟业——热烈祝贺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隆重开幕。近3000名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齐聚首都共商国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凝心聚力。...

    时间:03-05
  • (两会受权发布·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摘要)十三届政协过去五年形成五方面主要体会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十三届全国政协主席汪洋4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开幕会上向大会报告工作时说,十三届全国政协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了对政协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这是人民政协必...

    时间:03-05
  • (两会受权发布·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摘要)人民政协加强自身建设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十三届全国政协主席汪洋4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开幕会上向大会报告工作时说,五年来,人民政协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夯实工作基础。  汪洋说,适应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新要求,人民政协着力强化政协委员主体作用、专门委员会基础作用、机关服务保障作用,并有机统一于专门协商机...

    时间:03-05
  • (两会受权发布·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摘要)人民政协推进工作创新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十三届全国政协主席汪洋4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开幕会上向大会报告工作时说,五年来,人民政协推进工作创新,提升履职水平和实效。  汪洋说,人民政协坚持弘扬传统和勇于创新相结合,以经常性工作的加强带动整体履职水平提升。高度重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赋能政协履职,开展网络议...

    时间:03-05
  • (两会受权发布·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摘要)人民政协充分发挥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作用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十三届全国政协主席汪洋4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开幕会上向大会报告工作时说,五年来,人民政协充分发挥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作用,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致力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  汪洋说,人民政协适应新时代统一战线形势任务,坚持大团结大联合,落实中央统战工作会...

    时间:03-05
  • (两会受权发布·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摘要)人民政协广泛开展凝聚共识工作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十三届全国政协主席汪洋4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开幕会上向大会报告工作时说,五年来,人民政协广泛开展凝聚共识工作,为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厚植政治基础、社会基础。  汪洋说,人民政协深刻把握新时代政协工作任务要求和特点规律,着力把凝聚共识工作做深做实,找到最大公约数,画...

    时间:03-05
  • (两会受权发布·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摘要)人民政协提升政协协商质量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十三届全国政协主席汪洋4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开幕会上向大会报告工作时说,五年来,人民政协提升政协协商质量,更好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汪洋说,人民政协着力在丰富协商形式、优化协商程序、提高协商能力上下功夫,完善以全体会议为龙头、专题议政性常委会...

    时间:03-05
  • (两会受权发布·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摘要)人民政协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尽责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十三届全国政协主席汪洋4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开幕会上向大会报告工作时说,五年来,人民政协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尽责,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汪洋说,人民政协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

    时间:03-0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