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十年两会·温暖记忆|“总书记为我们算出了生态账”

2023-03-04 10:32:56

来源:新华社

  列车驶入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境内,一路向北穿行在大兴安岭林区的莽莽雪原之中。车窗外,山峦逶迤、林海连绵,漫山遍野的桦树、松树笔直挺拔。

  “欢迎来到林场!”记者到达内蒙古森工集团满归森工公司乌龙岱林场,满归森工公司北岸林场第七小队队长周义哲踏着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迎着我们走来。

2月22日,周义哲在内蒙古森工集团满归森工公司乌龙岱林场前行。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头戴红色安全帽,手里拿着测量树木用的卷尺,今年59岁的他已经与树打了大半辈子交道。两年前,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在全国人大内蒙古代表团审议现场,向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了自己和这片林子的故事。

  “我向总书记报告,以前我们是‘砍树人’,最早我们工队每年冬天生产木材能装400节火车皮;现在丢掉斧锯,成了‘看树人’,同样也是在为国家做贡献。”

  在林业工人野外作业驻扎的帐篷里,围坐在火炉边,周义哲向记者讲述起那难忘的一幕——

  2021年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

  周义哲说:“看到总书记和蔼可亲的面庞,我本来紧张的心情很快就放松下来。”

  审议开始了。代表们发言时,习近平总书记听得十分认真,还不时提问。周义哲说:“我在发言中汇报了林区这些年的转型发展。听到总书记对我们林业工人生产生活的关心和牵挂,我的心里热乎乎的。”

  周义哲说,总书记两次到内蒙古考察,每次都到林区实地了解情况,同护林员深入交流。

  2014年春节前夕,冒着零下三十摄氏度的严寒,踏着皑皑白雪,习近平总书记到阿尔山市伊尔施镇,看望林业职工。当时的阿尔山林区正处在停伐后的艰难转型期,总书记对大家说:“历史有它的阶段性,当时砍木头是为国家做贡献,现在种树看林子也是为国家做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林区转型,这些话也鼓舞着我们所有的林业工人。”周义哲说。

  在两年前的审议现场,周义哲向总书记报告,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他所在的林区得到休养生息。据测算,2018年林区的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达6159.74亿元。

2022年6月30日,周义哲(左)在内蒙古森工集团满归森工公司北岸林场进行补植补造。新华社发(郭启明 摄)

  从曾经“油锯一响,黄金万两”,到现在“不砍一棵树,照样能致富”。一群人职业的改变,反映了时代的壮阔变迁,折射出中国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坚定决心。

  “从‘砍树人’到‘看树人’,你的这个身份转变,正是我们国家产业结构转变的一个缩影。”习近平总书记听着周义哲的发言,接过话头说,“你提到的这个生态总价值,就是绿色GDP的概念,说明生态本身就是价值。这里面不仅有林木本身的价值,还有绿肺效应,更能带来旅游、林下经济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实际上是增值的。”谈到林区转型发展,周义哲告诉记者:“我们成天在山里、在林子里,感受最深!从‘砍树人’到‘看树人’,总书记为我们算出了生态账。”

  “林区转型后,你们要做哪些工作呢?”记者问道。

2月22日,周义哲在内蒙古森工集团满归森工公司乌龙岱林场清理杂枝,对森林进行综合抚育工作。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周义哲笑着说:“现在,这漫山遍野的树就是我们的‘宝贝疙瘩’!”冬季要做好综合抚育,夏季要抓紧时间植树造林。林区还积极发展旅游业,发展林下种植养殖产业,将“森林里的天然味道”送上老百姓的餐桌。

这是2022年9月25日在满归森工公司白马林场拍摄的蘑菇菌棒。新华社发(姜文宇 摄)

  跟随周义哲一起踩着积雪走进林子,只见一棵棵树木笔直挺拔,林海雪原交相辉映,风景壮美。

  摸着一棵大树粗壮的树干,周义哲仰头感叹:“这些可都是降碳、固碳的宝贝呀!”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年均固碳量增加488万吨,以目前碳汇价格测算,可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

这是2020年6月28日拍摄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满归林区景象(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郭启明 摄)

  走着走着,还能发现雪地上有一些小动物留下的脚印。周义哲说:“生态变好了,野生动物也多起来,我们管护站周围经常看到有狍子、棕熊前来‘光顾’。”

  三月风清,大兴安岭的又一个春天即将开启。

  文字记者:高敬、侯维轶

  视频记者:邓驰旻、邹俭朴、叶紫嫣

  海报设计:程媛媛

  新媒体编辑:邬金夫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外媒聚焦中国两会 期待中国引领世界经济复苏

      海外网3月4日电 中国两会3月4日拉开帷幕。多家外媒聚焦两会议程,期待中国引领世界经济复苏。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刊发《对本周末开幕的中国两会有何期待?》一文说,作为两会的一部分,中国政府将宣布国家的GDP增速目标。分析人士普遍预计,中国的GDP增速目...

    时间:03-04
  • 两会描绘发展蓝图备受期待

      参考消息网3月4日报道 据俄罗斯《消息报》网站3月3日报道,中国每年最重要的政治活动之一——全国两会——将在北京召开。中国领导层通常会在两会期间确定经济增长目标,并宣布对全年政策的规划。  报道说,今年的两会标志着中国在经历了近三年的严格疫情防控后逐渐回...

    时间:03-04
  • 外专谈两会 | 埃及汉学家、出版人:期待今年中国文化产业开新局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鲁平):随着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拉开帷幕,中国正式进入2023年“两会时间”。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球目光聚焦两会,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著名汉学家、埃及出版人、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获得者艾哈迈德·赛义德...

    时间:03-04
  • 权威部门话开局|驱动创新“强大引擎”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这一伟大历史使命,需要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创新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

    时间:03-04
  • 百余名台胞走进浙江象山 感受大陆县域经济发展

      中新网宁波3月4日电(记者 林波)在象山亚帆中心感受亚运魅力,在象山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了解两地渊源乡情,在中国海洋渔文化馆欣赏海洋文化……3月4日,由148名台胞组成的台湾南投基层交流团到访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走进县城感受大陆发展加速度。  宁波与台湾在人缘、文缘、商缘上有着特殊的亲缘关系,两...

    时间:03-04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举行 要点来了→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今日(3月4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王超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3月5日上午开幕 会期8天半 共有9项议程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于3月5日上午开幕,3月13日上午闭幕,会期8天半。  大会议程共有9项,...

    时间:03-04
  • (两会声音)代表建议:加快构建高校人才培养融合创新模式

      中新网北京3月4日电 (马芙蓉 王潇潇)“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是支撑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中之重。”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近日受访时表示,高校是人才培养与各类人才聚集的高地、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出台配套政策,引导高校探索人才培养多元融合发展模式。  数据...

    时间:03-04
  • 人民日报评论员: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人民日报3月5日评论员文章: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党的二十大作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大部署。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对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江...

    时间:03-04
  • 两会“微”观|习近平关心的民生“小事”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每年全国两会期间,百姓冷暖、民生福祉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心头最大的牵挂。  四川大凉山深处的阿土列尔村,位于与地面垂直距离约800米的悬崖之上,被称为“悬崖村”。曾经,村民出行大都需要沿着绝壁断续攀爬17条藤梯。  对于“悬崖村”,习近平总书记挂念在心。  位于青海省...

    时间:03-04
  •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日程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日程2023年3月5日至13日(2023年3月4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第一次会议决定)  3月5日(星期日)  上午9时  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幕会)  1.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  2.审查国务院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

    时间:03-0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