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新华时评:推动乌克兰危机政治解决的中国担当

2023-03-03 23:49:5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 题:推动乌克兰危机政治解决的中国担当

  新华社记者叶书宏

  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经年有余,对全球负面溢出效应不断显现。平息战火、实现和平成为国际社会普遍期待。中国政府近日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全面系统阐释中方基本立场主张,契合国际社会共同心声,符合世界根本长远利益,为解决危机提出全面、综合、可行的方案,彰显了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维护者的负责任大国担当。

  这份立场文件内容涵盖尊重各国主权、摒弃冷战思维、停火止战、启动和谈、解决人道危机、保护平民和战俘、维护核电站安全、减少战略风险、保障粮食外运、停止单边制裁、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战后重建等12个方面,既重申了中国的一贯主张,也注意吸纳国际社会理性观点,既明确了重大原则前提,也标注了走出危机的清晰路径,得到当事方在内的国际社会广泛认同。联合国认为,中方立场文件“对解决乌克兰危机十分重要”,是“一项重要贡献”。

  中方立场文件以止战为首要目标,契合有关各方和世界人民呼唤和平的共同心声。持续的战争带来无尽伤痛,政治解决争端符合俄乌双方和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然而,危机全面升级一年来,每当和谈曙光乍现,总有些外部势力从中作梗,制造谣言、挑拨离间、抹黑调停者。他们不希望和谈成功、不愿意战事停止。为了所谓“更大的战略目标”,他们煽动阵营对立,不断拱火浇油,根本不在乎乌克兰人民的死活,对其他国家和地区遭受的连带损害无动于衷。中国此时站出来呼吁:这场冲突不应再继续下去了!道出了霸权压制下全球积蓄已久的广泛民意。匈牙利萨佐德韦格研究所政治分析中心主任基塞伊·佐尔坦认为,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重要经济体,以和平为目标提出建设性方案,是一个“非常积极的进展”,代表了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国家的声音。

  中方立场文件直击乌克兰危机痛点,为各方走出安全困境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指引。乌克兰问题有着复杂历史经纬,既是欧洲安全矛盾长期积累的爆发,也是冷战思维和集团对抗造成的结果。归根结底,安全问题是乌克兰危机的症结所在,危机爆发的导火索正是一些国家为谋求自己的绝对安全而步步紧逼将别国“逼到了墙角”。中国直击要害地提出:一国的安全不能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地区安全不能以强化甚至扩张军事集团来保障,各国的合理安全利益和关切都应得到重视和妥善解决。美国外交学者网站刊文称,“安全不可分割”原则遭到无视是导致危机爆发的根源之一,而遵守该原则将是化解危机办法的一个重要部分。

  中方立场文件秉持劝和促谈一贯立场,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提供了可行路径。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始终本着为地区和世界和平负责任态度,坚持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持安全不可分割的原则,秉持公道正义,积极劝和促谈,参与人道援助。从呼吁“为和平创造空间,为政治解决留有余地”,到提出对乌克兰问题五点立场和缓解人道主义危机六点倡议,再到提出化解乌克兰危机的“四个应该”“四个共同”和“三点思考”,中国不懈的和平努力有目共睹,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克罗地亚前副总理安特·西莫尼奇表示,中国始终呼吁和平,强调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中方发布的立场文件不仅对俄乌双方,而且对国际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波兰总统杜达强调,谈判永远是一条让乌克兰问题通往和平的道路,中国作为伟大的合作伙伴和拥有强大实力的大国,不能被忽视。

  冲突战争没有赢家,复杂问题没有简单解决办法,大国对抗必须避免。乌克兰危机带来警示:以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安全,必然陷入安全困境;以冷战思维构建世界和地区安全框架,必然导致冲突对抗。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始终是劝和促谈的“助推器”,反对做煽风点火的“鼓风机”。从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到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再到《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中国世界表明了一个鲜明立场,那就是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中国站在和平一边;在单边制裁与对话谈判之间,中国站在对话谈判一边;在拱火浇油与降温灭火之间,中国站在降温灭火一边。中国主持的是公道,谋求的是和平,着眼的是长远,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守护人类的和平与安宁。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两会速递|王超介绍立法法修改的主要内容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3月4日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王超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王超介绍了立法法修改的主要内容。  记者:新华社两会前方报道组...

    时间:03-04
  • 在川台胞走进自贡 开展创新创业沙龙

      中新网成都3月4日电 (王利文)川台一家亲姊妹心连心“走进自贡 台胞这样说”两岸创新创业沙龙3日在四川自贡举办,40多位在川台胞和两岸婚姻家庭成员走进自贡,调研当地台资企业,了解井盐文化和特色彩灯业,分享创新创业心得。  此次活动由四川省委统战部指导,四川省台联主办,自贡市委统战部承办,旨在展...

    时间:03-04
  • 立法联系点成为基层声音“直通车”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3月4日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由大会发言人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我们注意到,中国近年来修改和制定了多部贴近民生、反映民众关切的法律,还建设了很多基...

    时间:03-04
  • 中国国防费保持适度合理增长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3月4日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由大会发言人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路透社记者:今年中国国防预算的增幅是否会比2022年更大?将增加多少?如果增幅比过去大,原因是什么?  王超:国防预算是国家整体预算的一部分,由全国人大审查批准。...

    时间:03-04
  • (两会声音)陈云英代表的手提包:一台电脑、一沓文件、一份涉台白皮书

      中新社北京3月4日电 题:陈云英代表的手提包:一台电脑、一沓文件、一份涉台白皮书  作者 朱贺  平板电脑、有关部门的答复文件、《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人大代表履职日志、语音转换设备……3日,来自台湾团的全国人大代表陈云英从手提包中取出一件件参会“行头”,铺陈了大半个...

    时间:03-04
  • 修改立法法贯彻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3月4日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由大会发言人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我们注意到,这次会议有一项重要议程是要审议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此次立法法修改的主要内容是哪些?还有草案如何体现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

    时间:03-04
  • 推动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3月4日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由大会发言人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今日俄罗斯通讯社、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一段时间以来,中欧之间的分歧有所增加。如何看待欧方一些人士提出的“对华制度性竞争”,在美国因素、俄乌冲突等背景下,中...

    时间:03-04
  • 台胞共赴闽台文创周:“匠心意蕴”里探商机谋发展

      中新社福州3月4日电 题:台胞共赴闽台文创周:“匠心意蕴”里探商机谋发展  作者 叶秋云  “福州与台湾离得近,无论在饮食习惯,还是语言文化方面都十分相近,有一种亲近感。”来自台湾台北的新岱(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品华十年后再次踏足福州,“借由此次机会,好好看一看福州这个美丽的城市。”  ...

    时间:03-04
  • (两会声音)“古城守护者”张广汉:呼吁设立历史文化街区维护修缮专项资金

      中新社北京3月4日电 (记者 李晗雪)“我国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的维修资金没有解决好,导致有些真的历史文化街区没被保护好、刻意营造的仿古风貌街却建了不少。”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正定、阆中等国家名城保护规划负责人张广汉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表示,作为新一届...

    时间:03-04
  • 立法联系点成为基层声音“直通车”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大会发言人王超说,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全国31个省(区、市)设立了32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辐射带动全国各地设立5500多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级联系点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这些联系点已经成为让基层声音原汁原味抵达国家立法机关的“直通车”。...

    时间:03-0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