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两会前瞻)全国两会将如何解题中国式现代化?

2023-03-02 17:21: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3月2日电 题:全国两会将如何解题中国式现代化?

  中新社记者 郑嘉伟

  国际社会热切关注今年的中国两会。未来五年,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亦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抓好开局之年的工作

  开局之年逢换届,今年两会不仅是了解中国内政外交的重要窗口,还是观察新阶段下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如何定向、开局、落棋的关键风向标。

  经济高质量复苏稳预期

  在外界诸多关切中,中国经济形势可谓重中之重。受新冠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与冲击,当前中国经济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鄢一龙对中新社记者表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于通过经济高质量复苏稳预期、强信心。经济高质量复苏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速要保持在合理区间,还蕴含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衡量标尺,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与要求。

三一重工长沙18号工厂入选全球制造业领域灯塔工厂名单。蒋炼 摄

  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今年定下“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的基调。当下,加快产业结构、科技结构、消费结构、城乡结构、能源结构、贸易结构等转型升级,释放增长潜力与发展动能,已成为各界共识。各方期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围绕扩大内需、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双循环”格局等,做出进一步规划。

  共同富裕重点“扩中”“提低”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同样备受外界关注。中国在浙江省开展的共同富裕先行先试,已经取得了直观成效:老百姓收入更高了,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了,绿水青山更美了,民众就医、办事、入学更便捷了。继浙江后,中国其他省份也相继出台各自的方案,开展形式多样的尝试,助力共同富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强化稳定完善帮扶政策,要求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

资料图:2021年12月29日,舟岱大桥建成通车,彻底结束了岱山岛孤悬海上、只能依靠舟楫往来的历史,架起了当地民众奔向共同富裕的通途。姚峰 摄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对记者表示,开局之年要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兼顾效率与公平,努力为更多人创造参与经济活动的机会,重点“扩中”和“提低”,这是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经受了三年疫情,民众有许多美好生活期许有待今年全国两会回应。

  绿色发展谋求共建共享

  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翻开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新篇章,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也是一条与全球共享成果的绿色发展之路。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注意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做法,并援引俄罗斯中国分析中心主任谢尔盖·萨纳科耶夫的话称,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正采取切实行动改善环境。近年来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还与许多国家就绿色发展开展广泛合作,在多个全球生态治理平台积极斡旋,发挥影响。

资料图:航拍全球最大装机容量的光伏发电园区——青海省海南州千万千瓦级生态光伏发电项目。马铭言 摄

  除了绿色发展的机遇,今年还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中国将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分析人士认为,今年全国两会将围绕推进“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更有效地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以及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的地球家园展开更多部署。

  新的一年,世界依然动荡不安,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已逾一年,多重因素叠加下,全球治理赤字有加重之势。有评论认为,地缘政治冲突、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增长前景日趋分化等难题,都向中国提出新的期许。可以确定的是,在重要历史节点召开的这次中国两会将多维立体地为中国式现代化定好向、开好局、落好棋,值得世界关注、民众期待。(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秦刚会见德国外长贝尔伯克

      新华社新德里3月2日电(记者胡晓明)当地时间3月2日,外交部长秦刚在新德里出席二十国集团外长会期间会见德国外长贝尔伯克。  秦刚说,中德是重要伙伴,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双方保持密切高层往来和强劲经贸合作,中国连续七年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回顾过去,中德各领域合作取得丰硕成果的重要原因就是相...

    时间:03-02
  • (两会·同心)珠康·土登克珠:当代藏传佛教活佛要“二富一穷”

      中新社拉萨3月2日电 题:珠康·土登克珠:当代藏传佛教活佛要“二富一穷”  中新社记者 江飞波  “当代藏传佛教活佛要‘二富一穷’,即知识富于他人,像文殊菩萨一样;道德富于他人,像孔子或藏传佛教各教派创始人一样;欲望和财富穷于他人,像米拉日巴一样。”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西...

    时间:03-02
  • (两会速递)2022年中国政府工作盘点:应对超预期冲击 多项量化指标超额完成

      中新社北京3月2日电 (记者 王恩博)2023年全国两会即将举行。中国官方2日公布的信息显示,面对多重超预期冲击影响,2022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出的量化指标任务中有16项如期实现,其中多项超额完成。  在宏观经济方面,报告提出预期目标,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5%左右...

    时间:03-02
  • 商务部:将加快建设覆盖“一带一路”的自贸区网络

      中新社北京3月2日电(记者 李晓喻)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陈春江2日称,今年将推动与更多有意愿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商签自贸协定,加快建设覆盖“一带一路”的自贸区网络。  陈春江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在继续扩大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规...

    时间:03-02
  • 中方:某发达国家激进的财金政策及其严重外溢效应造成巴基斯坦等国金融困难

      中新社北京3月2日电(记者 张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就巴基斯坦债务问题应询时表示,某发达国家激进的财金政策及其严重外溢效应造成巴基斯坦等国金融困难。  毛宁在答问时说,中巴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和“铁杆”朋友,双方一直同舟共济、相互支持。中方始终同巴方开展经济金融合...

    时间:03-02
  • 天津自贸法院敲响环境资源刑事案件“第一槌”

      中新网天津3月2日电(周亚强)记者2日从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民法院获悉,近日,该院公开审理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系该院环境资源案件民刑“二合一”集中审理改革以来的首起涉环境资源刑事案件。  据悉,经法院审理,被告人王某对其在禁渔期内使用禁用渔具捕捞水产品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主审法官当庭...

    时间:03-02
  • 中国检察机关3年间起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逾2.5万人

      中新社北京3月2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2日通报,2020年至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分别是6000余人、9800余人、9300余人,近三成被告人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国检察机关3年间起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逾2.5万人,分析案件可知,绝大多数为自然人犯罪,并且共同犯...

    时间:03-02
  • 福建漳州“同心·会客厅”揭牌 台商指促进两岸融合发展

      中新网漳州3月2日电 (潘燕苹)2日,福建漳州“同心·会客厅”揭牌仪式在漳州市龙文区天福茶文化馆举行,漳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王金狮,天福集团代表共同为其揭牌。  漳州“同心·会客厅”由市委统战部牵头设立,依托知名台商、天福集团董事局主席李瑞河创办的天福茶文化馆,以“凝聚人...

    时间:03-02
  • 台湾南部降雨近30年最少 再陷缺水危机

      中新社台北3月2日电 台湾南部地区2022年降雨量创下近30年来最低,截至2日曾文水库蓄水量仅22.64%,乌山头水库、南化水库蓄水量也皆未过半,台湾南部再陷缺水危机。  综合中央社、联合新闻网、中时新闻网等台媒报道,曾文水库及高屏溪集水区去年降雨量比2021年“百年大旱”同期分别少了112毫米和416毫...

    时间:03-02
  • 中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 互联网普及率达75.6%

      中新社北京3月2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日在北京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较2021年12月增长3549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5.6%。  报告显示,在网络基础资源方面,截至2022年12月,中国域名总数达3440万个,IPv6地址数量...

    时间:03-0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