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2022年度慈善盛典举行 莫言、张伯礼获年度人物

2023-03-01 16:20: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3月1日电 (记者 马帅莎 郝凌宇)2月28日晚,由《中国慈善家》主办、微博联合主办的“坚韧的力量·2022年度慈善盛典”在北京未来剧院隆重启幕。

  “顶层设计思想的贯彻落实,有赖于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张雷在致辞中表示,包括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中国慈善家》在内的内容平台,一直致力于正向引领和倡导,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早在半年前,《中国慈善家》就与联合主办方微博一起,将主题定为“坚韧的力量”,从奖项申报、投票、评选、传播等多个环节和角度,与平台进行更深入的合作,与行业各参与方进行更广泛的互动。

  “每一次评选都难免挂一漏万,但无论如何,我们努力让这份榜单接近最高标准,同时让它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更重要的是,它所代表的慈善的社会价值和专业性,是《中国慈善家》希望向大家传达的。”张雷说。

  这次盛典也是《中国慈善家》首次联合微博举办慈善盛典活动,评选范围扩大到公益机构和公益项目,奖项设置更为多元,致力于让更多公益行为被看见,让更多公益力量被传递。

  联合主办方、微博CEO王高飞表示,微博作为社交媒体平台代表,从上线起就非常重视公益事业发展,结合自身属性优势,不断探索与时俱进的互联网公益模式。“互联网行业已经从野蛮生长迈向了有序规范化发展,对于互联网平台来说,如何更好地发挥社会价值,承担社会责任,是获得长期价值、赢得用户的一大关键。”

  当晚,“莫言同心”公益项目发起人、作家莫言,西湖教育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文化书院院长陈越光,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渐冻症抗争者、攻克渐冻症慈善信托创立者蔡磊,浙江省公羊会公益救援促进会创办人何军,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创始人、NCP生命支援发起人郝南,演员、联合国妇女署亲善大使、“小水滴新生”公益项目形象大使海清等7人获得《中国慈善家》2022年度人物。

  莫言还将亲手书写的墨宝“坚韧的力量”当场赠予《中国慈善家》杂志,《中国新闻周刊》《中国慈善家》社长吕振亚接受了这份珍贵的礼物。

  福耀集团董事局主席曹德旺则获年度致敬。作为慈善家,他常年位居各大慈善榜,2021年更是宣布捐资100亿,打造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型大学。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等30个关注社会痛点,以善念改变世界的公益项目获年度优秀案例。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等20家过去一年在慈善公益领域中有突出表现的机构获年度榜样机构。白贝壳集团、新奥集团、青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宝洁中国、星巴克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和长江商学院等6家机构获年度责任品牌。

  在过去一年里,有两件备受关注的慈善捐赠事件。一是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宣布未来十年捐资200亿元,助力打造可持续眼健康公益生态;二是一位化名“一只平凡的小猪”的神秘人物捐出1.38亿元,他所在的私募基金公司幻方量化年度捐赠总额达到3.6亿元。他们通过大手笔的捐赠,在各自的领域引导了商业向善的正向价值。因此,爱尔眼科和幻方量化获年度特别关注。

  《中国慈善家》2022年度慈善城市则由提出建设慈善之城,打造“人人慈善为人人”的广州市获得。

  本次盛典设立年度公益之星奖项,三位年轻艺人丁真、郭俊辰、姚琛分别获得年度公益青年榜样、年度公益青年演员和年度公益青年歌手。“晶心关爱母婴室”公益项目发起人、歌手谭晶获年度女性公益力量奖项,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理事、演员陈数获年度公益特别贡献奖项。活跃在微博平台上,为弱势群体发声,为公益行业呐喊的五位微博博主阎京生、周卓诚、张弛、刘苏芬、朱毅获得2022年度慈善盛典年度公益传播之星。(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两会声音)当代艺术家舒勇:用国家文化符号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中新网长沙3月1日电 题:当代艺术家舒勇:用国家文化符号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中新网记者 唐小晴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新起点,中国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中,如何继续向世界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迫切需要一批可亲、可敬、可爱的国家文化符号。”第十四届...

    时间:03-01
  • 互联互通、绿色、共享等成为2022年澜湄合作关键词

      中新社云南丽江3月1日电 (记者 韩帅南)3月1日,在即将迎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简称“澜湄合作”)启动7周年之际,澜湄合作2022年度十大新闻发布活动在云南省丽江市举行。“互联互通”“绿色”“共享”等成为十大新闻中的关键词。  澜湄合作是中国与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共同发起和建设...

    时间:03-01
  • 中国财政部详介积极财政政策如何“加力提效”

      中新社北京3月1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财政部部长刘昆3月1日在北京表示,2023年,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加力提效,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过去五年,中国总体赤字率控制在3%以内,为应对新的困难挑战预留政策空间。  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0.6%,支出同比增长6.1%,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

    时间:03-01
  • 艾滋病零歧视日 系列创新保障措施推出助力防艾

      中新网3月1日电 随着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发展,艾滋病已可防可控。中国疾控中心性病控制中心艾滋病性病防治专家曹宁校表示,及早发现并及时开始抗病毒治疗,可以尽快降低病毒载量、缩小病毒储存库,还可以使机体免疫功能得到保护和恢复,不仅降低发病和死亡风险,而且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据...

    时间:03-01
  • 李家超与港区全国政协委员举行座谈会

      中新社香港3月1日电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1日举行座谈会,与百多位港区全国政协委员会面,在他们到北京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前,就推动香港更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加强本地创新科技发展和青年工作等议题交换意见。  李家超表示,...

    时间:03-01
  • 传承雷锋精神 中国科协启动科技志愿服务周

      中新网北京3月1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23年3月迎来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60周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1日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在北京举行科技志愿服务经验交流活动,正式启动科技志愿服务周,旨在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  中国科协介绍说,本次科技志愿服务周聚...

    时间:03-01
  • 中国财长:今年地方财政状况预计逐步向好

      中新社北京3月1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财政部部长刘昆3月1日在北京表示,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以及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持续发力显效,今年中国经济有望总体回升,地方财政状况预计逐步向好。  当天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刘昆表示,2022年,中国地...

    时间:03-01
  • 中国财长:2023年民生支出不退步

      中新社北京3月1日电 (记者 赵建华)去年,中国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累计退到纳税人账户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款约2.46万亿元人民币,超过2021年全年办理留抵退税规模的3.8倍。今年,财政收入由此受到的影响将明显减小。加之,今年经济有望总体回升,将带动财政收入增加。  中国财政部部长刘昆3月1日表示,...

    时间:03-01
  • 广东博士后进站规模迅速扩大 累计招收4万余人

      中新网广州3月1日电 (记者 程景伟)记者3月1日从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5年来,广东省博士后进站规模迅速扩大,年均增长率在19%以上,每年新增人数稳居全国第一。  2022年广东省招收博士后4519人,在站博士后超1.2万人,累计招收博士后4万余人,约占全国1/7,基本形成学科专业齐全、行业分布广泛、...

    时间:03-01
  • 香港特区政府坚决反对并谴责美国政客霸凌行径

      中新社香港3月1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3月1日表示,坚决反对美国“国会—行政部门中国委员会”负责人对涉及香港国安法案件的香港特区刑事司法程序发表的所谓声明,并严厉谴责美国政客企图向一直独立和公正地秉行公义的特区政府律政司检控人员施加所谓“制裁”。  发言人表示:“特区政府强烈反对...

    时间:03-0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