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书记省长带队考察,多省份“串门”聊了啥?

2023-02-27 15:10: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2月27日电 2月以来,多省份组织高规格代表团,由党政“一把手”带队跨省考察交流,多地省际交流互动中,协同发展、科技创新、互联互通等成为关键词。分析认为,在各地拼经济、拼开局的背景下,党政官员“跨省取经”热络起来,这种走访“近邻”促合作,可看出中国区域协同发展的一些端倪。

  关键词:科技创新

  新春以来,多个省份的互动交流中,走进科技企业园区,了解创新机制、交流创新经验,几乎成了各地党政代表团考察的必选项。

  2月18日至19日,由江西省委书记尹弘,省长叶建春率领的江西省党政代表团来到安徽考察。期间,代表团去了中国视谷、奇瑞汽车智能网联超级一工厂、安徽创新馆、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企业和单位。

  《江西日报》的报道称,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跃升至全国第七位……在支撑安徽高质量发展的序列中,科技创新稳占“C位”。考察期间,尹弘、叶建春称,要学习借鉴安徽前沿科技研发“沿途下蛋”等好经验好做法,深入推动“政产学研用金”融合,以需求为导向优化科技创新路径,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以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攀升。

  在北方,2月15日,天津市党政代表团赴北京市学习考察,《天津日报》的报道称,代表团去了中关村智造大街,走进科创企业,了解智能制造科技服务、智能产业成果孵化等情况。在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东升国际园转移转化基地,代表团听取研究院成果转化和落地产业化情况介绍。

  2月20日,河北省党政代表团到北京市学习考察,代表团参观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观看了创新成果展,了解示范区创新发展历程、创新创业生态、前沿技术成果和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等。代表团还去了小米集团,走进产品展厅和技术实验室,实地察看最新产品和科技成果。

  关键词:协同发展

  观察地方党政大员跨省考察学习,交流最多的自然是区域协同发展

  例如,在上述天津、河北两地党政代表团在北京考察期间,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主要议题,例如,天津方面表示,把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共同续写京津“双城记”新篇章,主动融入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全力服务北京。

  河北方面称,要聚焦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积极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大力推动张北地区发展,合力打造北京新的“两翼”和河北“两翼”。

  北京方面则表示,全方位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深化口岸通关合作,探索推动京津冀自贸区政策“一地创新、三地互认”,合力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携手打造区域高水平开放新高地。抓好协同发展重点任务落实,加快构建由“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圈”组成的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共同推动建设世界级城市群。

  同样强调联动发展的还有新疆和甘肃,2月1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政代表团赴甘肃省学习考察,考察期间,新疆与甘肃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在两省区工作协作座谈会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表示,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推动形成大合作、大联动、大发展的共建共享共赢新格局。

  甘肃省委书记胡昌升称,“甘肃和新疆是丝绸之路上的两颗璀璨明珠”,他提到,两省区要携手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不断深化交流合作。

  关键词:互联互通

  “近邻”之间走动,区域协调发展,最重要的是互联互通。

  在江西与安徽举行的两省交流座谈会上,两省省委书记都提到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江西方面提到,加快推进昌景黄高铁等建设,“共建产业链供应链”“加强科技资源共建共享,合力打造创新共同体”等,安徽方面也提出,两省加强产业项目协同协作、生态环境联防联保等。

  同为江西近邻,2月21日,福建还与江西签署了全面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两省交流座谈会上,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提到,希望两省进一步拓展多层次、全方位交流合作,推动产业协作互补、省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旅游双向互动等合作再上台阶、结出硕果。

  京津冀三地的交流互动中,“一体化交通网络”也是高频词。在北京与河北两省市的座谈会上,河北省委书记倪岳峰提到,河北将紧紧扭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加快建设一体化交通网络,强化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深化产业对接和创新协作,推动京冀重点领域合作取得新突破。

  在京津两市的座谈会上,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强调,全面提升合作发展水平,让一体化交通网络“跑起来”、生态环境持续“好起来”、产业对接协作“串起来”、协同创新步伐“快起来”、群众获得感“多起来”。

  在河北考察期间,天津市委书记陈敏尔强调,推动交通网络联通走深走实,坚持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一体化服务,把“轨道上的京津冀”向纵深推进。(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奋斗成就“最美”——走近2022年“最美铁路人”称号获得者代表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题:奋斗成就“最美”——走近2022年“最美铁路人”称号获得者代表  新华社记者魏弘毅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22年“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在国新办27日举行的发布会上,11位获得2022年“最美铁路人”称号中的5位代表同中外记...

    时间:02-27
  • 十年两会·温暖记忆|“当好‘火车头’,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新华社济南2月27日电 题:“当好‘火车头’,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新华社记者任沁沁、袁敏、赵小羽  “咱这一口‘曹县味儿’普通话,不知道网友能不能听懂?”  “恁放心,这才显得咱村产品是真正的‘土特产’!”  镜头前,“60后”王银香和“00后”主播开着玩笑。  几分钟内,这个鲁西南农村...

    时间:02-27
  • 多国驻华使节表示期待与中国深化基建领域合作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记者温馨、邵艺博)2月27日,包括20位驻华大使、7位驻华使馆临时代办在内的11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驻华使节走进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实地了解中国企业在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发展成就。  在专题展览厅,一个个模型、一张张照片、一段段...

    时间:02-27
  • 孙春兰强调 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更好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27日到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调研中医药工作,了解中医药参与新冠疫情防治、中医重大疾病诊疗、特色技术推广、中药创新应用等情况,与医务人员深入交流,充分肯定医院坚持中医药传统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守正创新、深化改革,深入推进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

    时间:02-27
  • 【走进区域看发展】四川首家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不断壮大儿科人才队伍

      中新网成都2月27日电(刘欢)儿科医学一直以来是我国医疗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如何破解儿科大夫人才紧缺问题?怎样填补区域儿科医学建设空白?  近日,中新网跟随“走进区域看发展·川渝奋楫谱新篇”网上主题宣传采访团走进了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天府医院(...

    时间:02-27
  • 抓实抓细“乙类乙管”各项措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回应防疫关切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题:抓实抓细“乙类乙管”各项措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回应防疫关切  新华社记者顾天成、彭韵佳  近期,全国疫情继续保持平稳态势,各地疫情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未发现疫情明显反弹的省份。新阶段,如何更好完善农村疫情防控工作?如何保障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供应?下...

    时间:02-27
  • 领袖与人民始终心连心——5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全国两会下团组时代表、委员意见建议办理落实情况纪实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题:领袖与人民始终心连心——5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全国两会下团组时代表、委员意见建议办理落实情况纪实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从2018年到2022年,每年习近平总书记与来自四面八方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共赴春...

    时间:02-27
  •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去世

      中新社北京2月27日电 据北京大学新闻网消息,中国共产党党员、民盟中央原副主席、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改革先锋”奖章获得者、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倡导者,著名经济学家、杰出的教育家、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先生因病...

    时间:02-27
  •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丨绿色发展 美丽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说,“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着眼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立足于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统揽全局,亲自谋划、亲自部署,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

    时间:02-27
  • 让党的旗帜高高飘扬——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中央党校及党校工作纪实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题:让党的旗帜高高飘扬——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中央党校及党校工作纪实  新华社记者孙少龙、王子铭、张研  90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不过一瞬。  但对于一所学校来说,90年,已足以书写光辉的篇章。  2023年3月,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学府——中央党校即将迎来自己的9...

    时间:02-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