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做足“土特产”文章,江苏奏响乡村振兴“春之和鸣”

2023-02-26 16:35:02

来源:新华日报

  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做足“土特产”文章,江苏奏响乡村振兴“春之和鸣”

  【编者按】在今年1月召开的江苏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全票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这体现了全体与会代表的共同意愿,更是8500万江苏儿女的莫大荣光。江苏这片热土,一直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深切关怀、殷切期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每逢关键时期、重要节点,总书记都亲自为江苏指航定向,三次亲临江苏考察,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江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壮美画卷,处处浸润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发展的科学指引和亲切关怀。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21日起推出“温暖的时刻 奋进的足迹”系列报道,回访总书记视察江苏直接见证者,重温总书记殷殷嘱托“温暖的时刻”,展示8500万江苏儿女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各自岗位上以实际行动和过硬成绩“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的奋斗足迹,激励全省人民踔厉奋发,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努力向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交出一份更加优异的答卷。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都要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

  要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统筹部署、协同推进,抓住重点、补齐短板。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

  ——习近平

  【温暖时刻】

  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街道马庄村。走进村史馆,总书记看图片、看资料、看实物,肯定马庄从单纯以煤为生转型到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经验,指出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要因地制宜抓好谋划和落实。在香包制作室,习近平总书记还花钱买下徐州香包传承人王秀英制作的中药香包,笑着说“我也要捧捧场”。

  离开马庄村时,闻讯赶来的村民们齐声向总书记问好,总书记同大家握手,祝大家健康幸福、日子越过越好。掌声、笑声、欢呼声经久不息。

  【深情回顾】

  2月22日临近中午,马庄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侠结束近2小时的香包直播带货,顾不上喝口水,便径直从“直播工作室”来到香包文化大院。在这里,她迫不及待地与香包艺人们分享直播间网友的反馈,并提出下一步发力方向:“‘好事莲莲’香包近期下单量大,大家赶赶时间多缝制”“二十四节气主题香包呼声很高,我们要精心设计,争取打造‘爆款’”……

  近几年,受疫情影响,马庄香包线下销售遭遇不小挑战。去年,村党委研究决定着重发力线上销售,培养马庄人自己的直播团队。如今,香包直播间建起来,企业直播号播起来,每日销售额从最初的数十元增加到上千元,不少香包绣娘也加入直播队伍,多了一份稳定收入。王侠告诉记者,这是村党委“一强三带”工作法中“带生活富裕”的一个生动体现。

  2017年12月12日下午,王侠在党员活动室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一强三带”工作法的具体实践。时至今日,她依然清楚记得,总书记在听完汇报后说,农村要发展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好班子和好带头人,希望大家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把村“两委”班子建设得更强。

  王侠说,5年多来,村党委始终坚持选优配强“两委”成员,在换届中精选有想法、活力旺、能力强的年轻人加入村工作队伍;聚焦乡村全面振兴不断进行“头脑风暴”,创新推出“党建+产业富民”“党建+社会治理”等夯实基层组织战斗堡垒的举措。建起香包文化大院、提质升级香包产业,将香包与国潮元素、民俗文化、市场需求结合,拓展销售渠道等举措,都是村党委配强后集思广益、大力开展“党建+”所取得的成果。

  当前,马庄村党委正积极与杭州礼品商会等行业协会接触,努力打开线下销售新局面;除抖音直播间外,村里还与阿里巴巴达成合作,打算开辟香包批发市场,推动香包销量实现质的飞跃。

  “我们既是马庄香包的传承者创新者,也是开拓者推广者。村党委今年计划开展覆盖全区的‘非遗进校园’活动,让香包走进高校、创业青年基地等平台,引领更多年轻人了解香包、制作香包,以更大的受众面赢得更多香包行业话语权、规则制定权。”王侠说。

  【奋进足迹】

  线上线下推动香包产业“出圈”,马庄村开出“香包致富车”,走上乡村振兴路。在江苏,更多乡村牢记总书记“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的殷殷嘱托,同时紧扣“高质量”这个关键词,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蹄疾步稳走好乡村振兴路。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聚焦产业发展,我省打造“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实施“苏韵乡情”系列推介、“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等,丰富乡村经济形态;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培育4条千亿级省级重点链和一批市域、县域特色链;深化农业生产“三品一标”行动,启动农业品牌江苏精品培育计划。

  “龙虾之都”盱眙县凭借小龙虾特色产业,一跃成为全省乡村振兴“特长生”。“今年淮安将坚持用‘工业化思维’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释放效益。”淮安市委副书记、一级巡视员赵正兰介绍,围绕五大产业集群延链补链强链,重点完善小龙虾、稻米两大特色产业链条——建设6个千亩连片小龙虾核心基地和12万亩高标准示范推广区,建成优质稻米核心基地12万亩;加强与头部企业合作推进冷食龙虾等产品生产;持续放大盱眙龙虾、洪泽湖大闸蟹等品牌效应,提升“淮味千年”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

  目前,全省10亿元以上县域优势特色产业达199个,其中超百亿元产业7个;建设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3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4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64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0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73个。白蒲茶干等86个乡村特色产品和马庄香包传承人王秀英等18位能工巧匠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品和能工巧匠名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致富路上不丢一村、不落一人,富民强村帮促行动捷报频传——农村低收入人口分层分类帮促和救助体系逐步完善,重点村、重点县区、“6+2”重点片区和革命老区内生发展动力持续增强。2022年,12个重点帮促县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7万元、同比增长6.7%;820个省定重点帮促村村均集体年经营性收入达52.21万元、同比增长18.38%。

  在省委驻阜宁县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袁超的“帮促日志”里,去年11月以来,一直列着一项硬任务:帮促挂钩的羊寨镇永昌村注册成立农副产品供销公司,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健全联农带农长效机制”探索出经验。他告诉记者,通过“买阜宁、卖全省”已初步实现销售额140.2万元,直接为村集体增加经营性收入23万元,预计今年全年实现销售超1000万元,为村集体增收至少180万元。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省既有“政策倾斜”也有“多方合力”。对于帮促地区而言,我省已形成较为完备的“1+29”衔接政策体系,并将富民强村帮促行动实施意见与“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农村厕所革命等政策文件相融通,形成相互支持、互动互促的政策效应。在更大范围的广袤乡村,村企联建、村村共建,加上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各类资源力量,正在合力奏响乡村振兴“春之和鸣”。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建朋 张涛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全国早稻育秧陆续开始 春耕生产开局良好

      春耕生产是全年粮食丰收的基础。当前,早稻育秧陆续开始,冬油菜、冬小麦春季田管正压茬推进,全国春耕生产开局良好。  春播粮食产量占全年六成左右,华南是我国春播开始最早的地区。在海南乐东县,一批耐盐碱水稻新品种经过试验示范后,已经开始大面积推广。  在今年的早稻生产中,福建、云南、湖北、湖...

    时间:02-27
  • 冷空气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地区 南部海区有大风

      中新网2月27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2月27日至3月1日,冷空气将影响北方大部地区,西北地区、华北、东北地区将有4~8℃降温,局部降温幅度达10℃以上。预计,受冷空气影响,27日白天至夜间,台湾海峡、巴士海峡、南海大部海域将有7~8级、阵风9级的东北风,其中南海东北部和中东部的部分海域风力可达9级、阵风...

    时间:02-27
  • 水利部:去年全国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3万平方公里

      去年全国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3万平方公里    2025年全国水土保持率要达到73%   本报北京2月26日电 (记者常钦)记者从水利部召开的2023年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上获悉:2022年全国开展全覆盖水土保持遥感监管,加快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3万平...

    时间:02-27
  • 截至2022年底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总里程超600万公里

      截至2022年底   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总里程超600万公里(新数据 新看点)  本报北京2月26日电 (记者刘志强)记者日前从交通运输部获悉:截至2022年底,全国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总里程超600万公里。2018年至2022年,我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超17万亿元,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

    时间:02-27
  • 面对面|太空183天 专访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

      2023年2月17日,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返回地球75天后,首次与公众正式见面。《面对面》记者独家专访三位航天员。  记者:陈冬,我知道两颗星代表着两次执行任务了。  陈冬:对。  记者:你这个徽章是?  陈冬:因为有一个任务标,这个相当于是最近一次任务的任务标,你之前的飞行...

    时间:02-27
  • 降价了!多地调低种植牙医疗服务费用

    种植牙对于很多口腔患者来说,是理想的选择之一,但是动辄上万元一颗的高昂费用,一度让不少人望而却步。口腔种植的费用大致分为种植体、牙冠和医疗服务三部分。经过今年1月份的集中带量采购,种植体中选产品的平均价格已经降到900多元,预计在上半年落地。近日,河南、湖南、河北等多地又都调低了种植牙医疗服务价格。告别...

    时间:02-27
  • 1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925起

    2月26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了2023年1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情况。今年1月,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925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9912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7593人,这是连续第113个月公布月报数据。从查处问题类型看,在履职尽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

    时间:02-27
  • 今起冷空气影响北方 南方气温继续攀升

    原标题:中央气象台:今起冷空气影响北方南方气温继续攀升中央气象台预计,今天(2月26日)起,将有一股冷空气影响北方地区,气温将出现波动,而南方部分地区未受冷空气影响,最高气温还将继续攀升。预计今天至3月1日,新疆、西北地区、华北、东北地区将有4~8℃降温,局部降温幅度达10℃以上,上述大部地区将有4~6级偏北风、阵风7~9级,新...

    时间:02-27
  • 技术迭代快、创新程度大 细胞治疗产业发展潜力大

      技术迭代快、创新程度大、产品可个性化定制  细胞治疗产业发展潜力大(创新驱动 开辟新领域②)  本报记者 吴月辉  和往常一样,早上8点,天津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研究员张英驰来到实验室,换好洁净服,打开生物安全柜的紫外灯,将培养基放在水浴锅中。半小时后,他开始处理细胞。显微镜下,细胞均匀分布,...

    时间:02-27
  • 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 推动老年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推动老年教育事业健康发展(金台视线)  “和朋友出门旅游,想学学手机摄影,拍点小视频”“身上小毛病不少,想学点中医理疗知识”“有没有糕点烘焙课程?学会了给孙子做好吃的”……近日,各地老年大学纷纷开始了春季学期的报名、入学工作。老年大学针对老年人各式各样的学习需求设立的不少课程,受到老年...

    时间:02-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