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三问国家太空实验室:为何建?研究啥?有何用?

2023-02-26 11:08: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2月26日电 题:三问国家太空实验室:为何建?研究啥?有何用?

  中新社记者 郭超凯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近日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向公众展示了空间站组合体、天和核心舱等模型。去年年底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工程已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

  作为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平台,建成后的中国空间站成为国家太空实验室,三舱部署的多个实验柜可在四大领域开展上千项科学实验,惠及地球上普通人的生活。

  为何建:长期稳定的微重力和辐射环境

2月24日,“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在位于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图为一名小朋友在中国各型运载火箭及火箭发动机模型展品前拍照。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为何要在距地球400公里外的近地轨道建设国家太空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应用发展中心主任张伟说,“和地球上普通的实验室相比,国家太空实验室的独特优势在于它能提供长时间、稳定的微重力和辐射环境”,这有助于开展探索宇宙起源、揭示物质本质和运动规律的基础性科学实验,以及面向空间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一系列实验。

  “在地球上,生命体和物质受到重力的作用,某些本质规律会被掩盖。空间站的重力只有地球表面的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在微重力条件下有希望发现被重力掩盖的物质本质规律。”张伟说。

  此外,由于大气的吸收和干扰,宇宙中的伽马射线、X射线、紫外线、红外线和超长波等无法在地面有效观测到,相关谱段的天文观测需要发射探测器到太空中开展观测。按计划,未来中国还将发射巡天空间望远镜。这个口径2米、视场比哈勃望远镜大350倍的航天器将与中国空间站共轨飞行,有望促进中国光学天文的飞跃式发展

  从国家科学战略发展的角度看,国家太空实验室投入使用,有望让中国空间科学和应用再上新台阶。

  研究啥:四大领域开展上千项科学实验

2月24日,“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在位于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按照规划,中国空间站三舱组合体在轨运行寿命不少于10年,并可通过维修维护延长使用寿命,为空间科学实验提供长期稳定的实验平台。张伟指出,未来10年将是中国空间科学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有望推动中国空间科学领域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中国空间站部署了多个科学实验柜,其中问天实验舱主要面向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梦天实验舱则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通俗地说,这些科学实验柜相当于把实验室搬进太空,方寸之大却可满足多项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的研究需求,其复杂程度不亚于一颗卫星,里面配置了不少先进的实验“神器”,将在空间科学实验中发挥“神力”。

  张伟表示,国家太空实验室未来可在四大领域展开上千项科学实验,覆盖学科领域广,是支持多领域科学研究的独一无二的综合平台,同时也是开展国际合作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平台。

  中国空间站也受到国际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国外大批科学家表达了积极参与中国空间站研究的意愿。目前,来自瑞士、波兰、德国、意大利等17个国家的9个科学实验项目被确定入选中国空间站。后续中国空间站还将支持开展载荷联合研制、合作科学研究等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的国际合作,将大大加强中国空间科技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在不久的将来,前往中国空间站执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中还将出现载荷专家的身影,有望取得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分析认为,属于中国空间科学的春天已经到来。

  有何用:太空科研成果惠及百姓民生

2月24日,“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在位于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图为观众参观“长征十号”运载火箭的1:10模型(左)、月面着陆器(中)和新一代载人飞船的1:4模型。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造船为建站,建站为应用。”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建设发展的初衷。事实上,国家太空实验室的科研应用成果离普通人的生活并不遥远。2022年12月,随神舟十四号飞船返回舱下行的中国空间站第三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交付空间应用系统,其中就包括中国人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种子。

  水稻养活了世界上近一半的人口,也是未来载人深空探测生命支持系统的主要候选粮食作物。之前国际上在太空完成了拟南芥、油菜、豌豆和小麦“从种子到种子”的培养,但水稻的全生命周期培养还是空白。此番,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了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培养实验。

  张伟表示,国家太空实验室的研究和民众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水稻全生命周期培养是其中典型代表。此外,干细胞培养及类器官等空间生物技术研究能增进地面和空间对器官致病的影响并有助于开发新的治疗方法,为人造组织器官和组织器官的再生等提供新的方法和手段。

  航天人搭台、科学家唱戏、老百姓受益。在张伟看来,中国空间站的科研成果能有效促进地面技术的进步,两者相辅相成。未来中国将通过国家太空实验室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与推广应用,推动生物、材料、信息、能源等产业的技术进步,助力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最大程度地惠及民生。(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江淮大运河”的创新密码 探访引江济淮重大水利工程

      2月的江淮大地,生机勃发。在引江济淮二期工程蜀山复线船闸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不远处,被人们称为“江淮大运河”的引江济淮工程雄姿展现,清澈的江水一路北上、奔腾入淮,让长江、淮河实现世纪“牵手”。  近70年的酝酿、5年多的建设,2万多名建设者的奋战,2022年12月3...

    时间:02-27
  • 云南纠树并举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以“小”见严固堤坝

      本期看点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要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并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三个务必”,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云南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小”见大、以“小”见严,注重抓早抓小、落实落细,分季度分专题开展专项整治,防止“小问题”成风成势;紧盯反复性顽固性、改头换面...

    时间:02-27
  • 中央一号文件专章部署乡村产业发展 土特产大有文章可做

      中央一号文件专章部署乡村产业发展  “土特产”大有文章可做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何为“土特产”?“土”就是一方水土中寻找乡土资源,“特”就是打造特色、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产品,“产”就是尊重...

    时间:02-27
  • 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风腐同查 对违规吃喝露头就打

      吃喝问题绝非小事小节,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启作风建设历史新篇章,从一顿饭、一杯酒等具体问题抓起,锲而不舍、滴水穿石,刹住了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吃喝歪风。但不良作风具有反复性、顽固性,如果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卷土重来。  ...

    时间:02-27
  • 过去九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

      过去九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诸多成就。京津冀三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密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各阶段重点任务推动工作,着力稳增长、优结构、惠民生,区域经济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

    时间:02-27
  • 人民江山

      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 题:人民江山  新华社记者  (一)  2021年6月29日上午,建党百年之际,北京人民大会堂,“七一勋章”颁授仪式。  迎宾大厅内,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气象万千,群山逶迤、江河奔涌,千古江山、风光无限,见证属于人民的高光时刻。  这一刻,星火闪烁,汇聚成炬——“‘七一勋章’...

    时间:02-26
  • 元首外交 | 习主席点赞,鼓励他们传承发展中匈友好

      早春时节,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匈中双语学校里传出古筝弹奏的匈牙利乐曲《春风拂水》,中西合璧,宛转悠扬。  当地时间24日,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馆临时代办杨超向匈中双语学校师生转交了来自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复信。学生们在转交仪式上朗诵诗歌、演唱中文歌曲、跳扇子舞、表演太极功夫展示才艺,校园里...

    时间:02-26
  • 元首外交丨习主席复信后,带你探访雅典中希文明互鉴中心

      2月末的希腊雅典大学,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日前,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在这里举行了隆重的成立仪式,仪式上宣读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给中心理事会成员的复信。  习近平主席高度评价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成立的重大意义,倡导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坚持兼容并蓄、开放包容,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繁荣,让一切文明的精华...

    时间:02-26
  • “原乡杯”二十载:台胞青少年以文会友共叙乡情

      新华社上海2月26日电(记者潘清、许晓青)“长大了,我要建一座桥,连接台湾和大陆,厦门和金门。只要努力,我一定会实现我的梦!”“我一半是台湾的记忆,一半是祖国大陆的记忆。我到底属于哪里?中国!”  这些充满深情的文字,出自历届“原乡杯”台胞青少年征文竞赛作品。由上海...

    时间:02-26
  • 养猫or养狗?台湾民众这样选

      养猫好还是养狗好?一直以来似乎都是一个难有标准答案的问题,“猫派”和“犬派”似乎都能给出足够的理由,却又很难说服对方。而要问养狗人多还是养猫人多?在宝岛台湾,统计数据给出了答案。资料图:可爱的萌猫。泱波 摄  “犬派”转“猫派”  台湾当局财政事务主管部门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

    时间:02-2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