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牢记总书记重要指示 | 科技赋能,江苏产业发展如虎添翼

2023-02-24 13:42:02

来源:新华日报

  【编者按】在今年1月召开的江苏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全票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这体现了全体与会代表的共同意愿,更是8500万江苏儿女的莫大荣光。江苏这片热土,一直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深切关怀、殷切期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每逢关键时期、重要节点,总书记都亲自为江苏指航定向,三次亲临江苏考察,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江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壮美画卷,处处浸润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发展的科学指引和亲切关怀。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21日起推出“温暖的时刻 奋进的足迹”系列报道,回访总书记视察江苏直接见证者,重温总书记殷殷嘱托“温暖的时刻”,展示8500万江苏儿女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各自岗位上以实际行动和过硬成绩“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的奋斗足迹,激励全省人民踔厉奋发,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努力向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交出一份更加优异的答卷。

  要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切实把创新抓出成效,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形成有利于出创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机制。

——习近平

  【温暖时刻】

江苏产研院/长三角国创中心南京江北新区创新综合体。(受访单位提供)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简称:江苏产研院)展厅里,一张习近平总书记与科研人员亲切交谈的照片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到8年前。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顶着夜色来到江苏产研院,听取研发工作介绍、了解产品性能、询问产业前景。在同科研人员交流后,习总书记指出,要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形成有利于出创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机制。“四个对接”为江苏产研院实践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试验田”指明了方向。

  【深情回顾】

  牢记谆谆嘱托,不负殷切期望。8年多来,“四个对接”一直回响在江苏产研院科研人员心中。

  当时身在现场的江苏产研院院长、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清晰地记得,习近平总书记认真听取了研发工作介绍,并在成果展示区拿起石墨烯气体阻隔膜了解产品性能。“当时总书记对‘全球首套制浆造纸废水零排放成套工艺’问得很深入,当他了解到排海运行成本只有原来50%的时候特别高兴,鼓励我们要多开发这样的好技术!”

  “总书记为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开出了好‘药方’!”刘庆表示,8年多来,江苏产研院按照总书记“四个对接”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持续为江苏产业发展供给技术”的建院初心,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探索,强化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推动优势技术成果转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紧密衔接;坚持科学到技术转化的定位,着力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产业技术研发机构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系列改革举措。

  苏州汉骅半导体有限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掌握第三代半导体关键材料——氮化镓射频技术的公司,这也是江苏产研院采取“项目经理制”引进团队、“拨投结合”培育落地的高科技公司之一。“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引进产业领军人才,实施颠覆性引领性技术创新项目。”刘庆说,“拨投结合”方式既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技术创新项目和团队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又保障了团队在早期研发阶段的主导权。

  如今,江苏产研院已在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领域建有专业研究所72家;与江苏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共建了243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拥有各类研发人员超过12000人;累计衍生孵化1200余家科技型企业;转化7000多项科技成果;服务企业累计超过20000家。

(受访单位提供)

  【奋进足迹】

  在江苏产研院这片“试验田”里,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令创新成果产业化动力十足。放眼全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江苏一直蹄疾步稳、扎实前行。

  努力提升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江苏牢记总书记嘱托,强化“四个对接”,全面实施了一系列科技创新的重大举措,科技强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022年,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8.5%,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3800亿元,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制图:牛旭丽

  提升产业竞争能力,必须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必须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我省主攻产业科技创新,以重大任务和重大需求为“靶”,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箭”,冲锋在前。

  打胜仗需要好战术。我省深入探索“揭榜挂帅”“赛马制”等科技攻关机制,根据不同任务类型,针对不同创新主体,持续探索“任务定榜”“前沿引榜”“企业出榜”“需求张榜”四种“揭榜挂帅”攻关模式,突破了高质量大尺寸氮化镓单晶衬底、高强高模碳纤维、高端DSP芯片等一批关键技术瓶颈。目前,我省纳米、超算、物联网、生物医药等产业创新水平均居全国前列。

  “去年8月,我们‘揭榜挂帅’的项目终于结出硕果:数字振镜生产样机正式下线,企业实现了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江苏金海创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这得益于和江苏产研院共建了JITRI-金海创联合创新中心,在这里,江苏产研院“穿针引线”般引导技术转移,实现了技术和产业的有效“对接”。

  咬住关键核心技术不松劲,江苏不断探索联合攻关新机制。2022年,省政府与科技部启动实施“可再生能源技术”“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2个重点科技专项,探索建立部省联动实施国家重大研发任务新机制,集聚全国一流创新资源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力争在全国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此外,我省协同沪浙皖共同启动长三角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合作机制,在首批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重点项目中,无锡太初电子、力芯微电子、集萃清联智控三家企业牵头实施3项高水平攻关任务,项目总投入达1.8亿元,获财政资助2500万元,均位居三省一市首位。

  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为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带来底气。省科技厅牵头编制的《江苏省集成电路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清单》,部署实施了车规级芯片、EDA工具等115项关键技术研发项目,聚焦数模混合制造工艺等重点方向组织实施了87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目前,在大直径半导体硅片、DSP高端芯片、重大装备用高端轴承钢、实时成像手术导航系统等领域开展超前部署,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填补国内空白,全力保障产业链安全自主可控。

  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结合的“主阵地”。近年来,江苏加快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量质并举壮大创新企业集群。目前,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4.4万家、跃居全国第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超过8.7万家、约占全国的1/4、居全国第一。

  在江苏,企业正成为一些产业创新项目的“领衔主演”。2022年,我省支持行业骨干企业牵头组建高算力芯片、新型显示、高性能碳纤维等10家创新联合体。“我们牵头组建的是‘新型显示创新联合体’,合作单位既有来自知名高校的创新团队,也有来自企业的研发团队。”苏州苏大维格董事长陈林森说,创新联合体力争破解困扰我国新型显示领域“卡脖子”问题,促进我国AR、VR等虚拟现实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如何驶上“快车道”?江苏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攻坚,着力打通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产业化的“堵点”,近年来持续出台《江苏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实施方案》《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促进科技人才发展的决定》《关于支持江苏省实验室科技人才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有力举措,充分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团队控股’有利于推动科研成果走向‘应用场’。”比较医学研究所是江苏产研院探索“团队控股”专业研究所运行机制的实践典型。比较医学研究所所长、集萃药康董事长高翔介绍,“团队控股”把资产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把机构的发展与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有机结合,有力促进了技术成果向市场价值转化。去年集萃药康已在科创板上市,目前拥有2万种小鼠模型、年盈利4亿元。

  眼下,江苏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正在组织实施一批前沿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制约,为产业发展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奋力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蔡姝雯 张宣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一三〇号)

      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一三〇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于2023年2月24日的决定:  免去唐一军的司法部部长职务;  任命贺荣(女)为司法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2023年2月24日...

    时间:02-24
  • (两会声音)专访施荣怀:冀带领更多香港青年至内地交流、促进了解

      中新社香港2月24日电 题:专访施荣怀:冀带领更多香港青年至内地交流、促进了解  中新社记者 刘大炜 刘辰瑶  “‘通关’后内地与香港往来更便利,内地各省市来港交流逐渐恢复。我希望香港年轻人能趁此机会多去内地走走,身体力行地了解国家发展,助力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港区全国政协委员、港区...

    时间:02-24
  • 涉嫌两宗罪 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原院长胡毅峰被公诉

      中新社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 张素)记者24日从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山西检察机关近日依法对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原党组书记、院长胡毅峰涉嫌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案提起公诉。  检察机关起诉指控称,被告人胡毅峰利用担任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盟委副书记、盟长,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副...

    时间:02-24
  • 美媒称“发展中国家从中国式现代化中汲取经验要比照搬西方现代化的老路好得多” 中方回应

      中新网北京2月24日电(记者 邢翀 张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月24日主持例行记者会。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 薛伟 摄  有记者提问:我们注意到,中国式现代化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近期,美国《全球策略信息》杂志社华盛顿分社社长威廉·琼斯指出,发展中国家从中国式现代化中汲取经验要比照搬西方...

    时间:02-24
  • 贺荣任司法部部长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免的名单  (2023年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通过)  免去唐一军的司法部部长职务;  任命贺荣(女)为司法部部长。...

    时间:02-24
  • 台湾白肉鸡供应拉警报 雏鸡参考价格达历史新高

      中新网2月24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岛内除了缺蛋以外,本地产白肉鸡也拉警报,受禽流感疫情影响,白肉鸡雏鸡从2月19日起参考价格每只36元(新台币),为历史新高。产业忧心种鸡缺乏小鸡不足,3、4月雏鸡量会更少,恐怕影响本地产鸡肉供应。  根据最新的白肉鸡产业信息,今年至2月5日,白肉鸡的入雏量为4...

    时间:02-24
  • 一条走了18天就落地的建议:提前“释放”逾3000亿资金 惠及30多万户企业

      全国两会上的一条建议,从提出到落地需要多久?全国政协委员江浩然最为难忘的一次,是18天。  他的那条建议,内容极其精简,但“含金量”十足——影响万千企业,涉及大量资金。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一名工作人员形容,其效果也是“立竿见影”。  该建议是他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口头提出的。这年3月6日,全国政...

    时间:02-24
  • 中国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确定“一体两翼”研发布局 四方面推进

      中新网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 孙自法)针对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ChatGPT在海内外引发广泛关注,中国科技部24日回应称,中国已启动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确定以“基础软硬件”为主体、以“基础理论”和“创新应用”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研发布局,将从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全方位推动人工智...

    时间:02-24
  • 奋进的春天|供需两旺开局良好 我国就业市场稳定发展迎新机

      下乡送岗、跨省招工、人才夜市……线下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线上直播带岗场次接连不断,各地开花的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活动火热开展,春节后劳动用工呈现“供需两旺”态势。目前,经济潜力和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就业市场也进入复苏阶段,全国各地纷纷推进“稳就业”的目标和...

    时间:02-24
  • 【每日一习话】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 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

      习近平:经过一代代接续努力,以前贫困的人们,现在也能吃饱肚子、穿暖衣裳,有学上、有房住、有医保。全面小康、摆脱贫困是我们党给人民的交代,也是对世界的贡献。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段话出自2021年12月31日习近平主席发表的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  ...

    时间:02-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