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青听·两岸】“登陆”多年,大陆哪些变化让台湾青年感触最深?

2023-02-21 14:17: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来到大陆,他们见证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进步,结识了新的朋友、凝聚了新的情感,感受到了同胞的热情和温暖。他们是两岸融合发展的“沟通者”、正能量的“传播者”。两岸青年声音,你我共同倾听。中国新闻网特别推出《青听ㆍ两岸》融媒体栏目,共同记录两岸青年的真实声音。

  中新网2月21日电 (马壮 陈文韬)从初入大陆到见证大陆发展,他们是参与者亦是见证人。近日,3名台湾青年做客中国新闻网《青听·两岸》栏目,畅谈在大陆的求职经历,讲述他们所见证的大陆变化。

图为沈杰、林宜贤、丁翊凯做客中国新闻网“青听·两岸”栏目。 曹淼欣 摄

  对话29年前的自己

  丁翊凯:《狂飙》《后宫甄嬛传》在台湾很火

  台青丁翊凯,2岁时跟随家人来到大陆,对大陆有着深厚的感情。赴台湾念大学时也选择了和两岸事务相关的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再次回到大陆工作

  他的第一个“东家”,是一家帮助港澳台青年在大陆创业的孵化企业,他希望这份工作能有助于两岸交流。现在丁翊凯在上海凯鸿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担任区域经理。他说,这家环保公司在台湾成立多年,希望能将台湾环保方面的一些经验和技术引进大陆。

  从懵懂稚儿到帅气小伙,丁翊凯在大陆这片土地不断成长。谈及自己所认识的大陆最大的变化时,除了交通的便利外,他更关注到大陆的“文化输出”。

  丁翊凯说,小时候自己看的大都是港台的影视剧以及综艺节目,现在反而是大陆在往港台方向输出。他举例说,像最近很火的《狂飙》,还有早先在台湾流行的《后宫甄嬛传》《我是歌手》,基本上台湾的校园里每一个人都知道。

  丁翊凯也注意到,随着大陆经济发展,物质生活的不断完善,身边的人包括在过年的时候给家里人送的礼物,也已经从衣食住行等必需品变成一些精神方面的追求,比如乐器或是一些书籍。

  对话21年前的自己

  沈杰:高铁让出行发生很大改变

  台青沈杰,如今在北京帅和律师事务所任合伙人律师,今年是他来大陆的第21个年头。小学毕业后跟家人来到大陆的他,后通过港澳台联招考试考入法律专业,就此进入律师这个行业。

  他非常享受律师这一职业,觉得非常有新鲜感,每天能跟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打交道。在他看来,处理纠纷能带来一种成就感、满足感,尤其是纠纷解决的时候。

  沈杰也看到两岸法律业前景的不同,当下台湾的律师业僧多粥少,台湾青年律师在岛内就业存在一定的困难。而大陆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的开放,让律师需求量大增。

  谈及大陆的飞速发展,沈杰首先想到的是大陆的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2002年刚来大陆的时候,就读四川温江中学,那时候我住在成都,当年温江是成都的郊区,从成都到我们学校没有高速公路,我初三那年高速公路才修通。”

  沈杰也清楚记得当年从成都去北京上学的情景,那时的火车大概将近30个小时的车程。如今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沈杰也在享受着便捷的交通出行,现在从成都到北京只需10个小时时间。“我想这就是大陆整个交通的发展,带动着整个经济发展。这一点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

  对话10年前的自己

  林宜贤:大陆的发展慢慢转向内外兼修

  台青林宜贤因在北京大学交换学习结缘大陆,目前在北京金桥鹰石创投中新担任投资总监。他说,是北大的一个老师深深地影响了自己,“老师说在过去300年的时间里面,全球最伟大的经济学家都是来自全球经济体量最大、最发达的地方。”正是看好大陆的经济发展,以及老师那句“以你这种爱折腾的性格,应该留在大陆发展”的建议,让自己留在大陆,自己后来虽没能成为经济学家,但却在金融行业打拼了10年。

  林宜贤将沈杰20年前来大陆的经历比喻为从1.0到2.0的发展,而自己则是经历从2.0到3.0的发展。他认为,大陆的发展正从外在的物质跟硬件的发展,慢慢转向内外兼修的一个发展

  他举例说,和10年前相比,现在在北京去文化场所,如博物馆、音乐会,经常一票难求。作为见证大陆发展的这10年,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大陆人民从物质的满足转向精神文化的满足。

  林宜贤还提到,在自己来大陆工作的这些年里,关于港澳台人士在金融领域考取资格证的政策已日益优化。越来越多的台青来大陆工作也缴上了“五险一金”。大陆出台的政策让大家可以无后顾之忧地来大陆生活和就业,这也是自己感受到很大的一个变化。(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每日一习话】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习近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坚持党指挥枪、建设自己的人民军队,是党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得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这段话出自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

    时间:02-21
  • 台湾青年内蒙古话心声:希望留在大陆学习与工作

      中新社呼伦贝尔2月21日电 题:台湾青年内蒙古话心声:希望留在大陆学习与工作  中新社记者 李爱平  “当然希望留在大陆学习与生活。”  台青林景茂谈起今年6月份毕业后的打算,用非常肯定的语气说,“继续留在大陆读博也提上日程。”  他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于2月14日至20...

    时间:02-21
  • 成都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蓉开幕

      中新网成都2月21日电 (单鹏 王利文)成都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21日在成都开幕。成都市人民政府市长王凤朝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未来五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成都的关键五年。要努力建强“大后方”、唱好“双城记”、做强“都市圈”、建好“示范区”、打造...

    时间:02-21
  • 2023年江苏省委一号文件发布 聚焦加快建设农业强省

      中新网南京2月21日电 (记者 杨颜慈)2023年江苏省委一号文件新闻发布会21日在南京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即2023年江苏省委一号文件)已正式刊发,文件鲜明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要求,明确新时代新征程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攻方向,并提出7个方面40...

    时间:02-21
  • “坚定信心开新局”系列报道三: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习近平这样要求

      编者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抓好开局之年的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引导经营主体强信心、稳定社会预期,努力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中共中...

    时间:02-21
  • 我国今年将发射两颗风云气象卫星

      总台央视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今年,我国将完成风云三号F星、G星发射任务。其中,风云三号G星配置了4台有效载荷,2台载荷为全新研制,1台载荷为升级换代,预计今年4月发射。作为国内首颗低倾角轨道降水测量卫星,该星主要用于灾害性天气系统强降水监测,提供全球中低纬度地区降水三维结构信息。  风云三号F...

    时间:02-21
  • 重庆市民政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刘涛接受审查调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重庆市纪委监委消息:重庆市民政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刘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重庆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重庆市纪委监委)...

    时间:02-21
  • 深圳企业创新开新篇

      岭南春早,创新潮涌。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深圳这座创新之城,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动起来了。  深港全面通关甫一恢复,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公司晶泰科技便推动在香港建立亚太研发中心;深圳团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成功研制的首台ECMO1月份正式获批上市;TCL华星光电、中集智...

    时间:02-21
  • 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巨大魅力

      厦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成就,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和巨大魅力。  厦门之美,举世公认。其“高颜值”源于天生丽质,更是高质量发展、内外兼修的成果。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厦门拒绝把经济指标作...

    时间:02-21
  • 青平:迈出农业强国建设的新步伐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各地区各部门要精准把握“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本特征和路径要求,迈出农业强国建设的新步伐。  农业稳,天下安。中国作为一个拥有...

    时间:02-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