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江西南昌县:装配建筑“智”造新高度 数字农场“慧”就新图景

2023-02-21 12:47:39

来源:央广网

  【大宏图·“县”在启航】江西南昌县:装配建筑“智”造新高度 数字农场“慧”就新图景

  编者按: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兴则国家强。中国各地县域以实干笃定前行,不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来之不易的成绩单、备受期许的新征程。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立体展现中国县域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感受新时代壮美中国、活力县域的蓬勃气象,央广网特别策划推出《大宏图·“县”在启航》系列主题报道,33个地方频道100多名记者走县域、看发展、探变化,沉浸式解读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韧性密码”,与您共同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图景。

  央广网南昌2月20日消息 “你能想到吗,我们现在建房子像‘搭积木’,3天建好一层楼,100天能建好一栋20层的楼房。”工作在江西省南昌县的“90后建筑师”邓文骄傲地说。

  2018年,邓文从传统建筑行业转型为装配式工程师,4年多的装配式建筑行业经历,让他对这个行业愈发地痴迷。

  “从吃‘力气饭’到吃‘科技粮’,从干‘体力活’到干‘技术活’。装配式智能建造让建筑行业科技感十足,未来大有可为!”南昌县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熊志武对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在南昌县,围绕装配式建筑、现代农业、鸭苗孵化等当地特色支柱产业,“硬科技”助力县域高质量发展,数个规模总量达千亿百亿的特色产业集群正蓄势崛起。

  2022年,南昌县全县GDP突破1300亿元,同比增长4.8%,稳坐“江西县域经济第一强县”,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样板蓄好势、赋好能。

  像“搭积木”一样建房子

  在南昌县的一处建筑工地,既见不到飞扬的尘土,也听不见刺耳的噪声,更没有横流的泥水,只有预先从工厂订制好的墙板、楼梯等构件,整齐地码放在施工现场。

  “别小瞧这些钢筋水泥,它们可都是有身份的。”邓文说,每个构件上都贴有二维码,通过扫码不仅可以对产地、尺寸、生产日期等信息一目了然,实现质量责任追溯,还能知道应该安装在哪个位置,按图索骥进行施工。

  安全帽、黑工装,手握一把检测尺,穿戴整齐的邓文既职业又精神。“你看看我都工作了大半天了,还是挺干净的。”邓文随手扯着自己衣领笑着说。

  2016年邓文从河南城建学院毕业后,就到南昌县的一家建筑公司工作。“那时到处是尘埃、噪音,我因此得了咽炎,听力也有所下降。”家人担心念叨,让他一度有了离开建筑行业的打算。

  想法的转变发生在2018年8月,在南昌县装配式建筑产业联盟成立现场,看到装配式建筑施工展示的整个过程,邓文立马被吸引了。高层建筑竟然也可以搭出来,对装配式建筑“一见钟情”的邓文下定决心钻研新技艺,并与工友一起参加培训,实现工作岗位的转型。

  如今,传统建筑模式需要四五十人连续工作半个月才能完成的生产任务,通过装配式建筑模式只需要一周时间。“工人们轻松了,工作强度减少至少一半。我们还突破了在高层建筑上的应用,最高达到33层。”邓文说。

  邓文职业转型的心路历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南昌县建筑业在科技赋能下的新变迁。

  南昌县素有“中国建筑产业之乡”之称,拥有建筑施工企业359家,占江西省的1/3;建筑相关从业人员达25万余人。随着近年来建筑业转型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纵深推进,南昌县主动调整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

  “通过出政策、拨资金、育人才,南昌县在实现新型建筑工业化上,做出一系列‘先行’之举。”江西省装配式建筑研发中心主任张宇亮如数家珍地盘点着:全省率先规划建设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全省率先编制装配式建筑产业规划,全省率先搭建装配式建筑产业联盟,全省率先推动房地产项目使用装配式施工……

  新型建筑模式不仅为工地的样貌、建筑工人工作带来转变,也实现了“建筑零件工厂造”。如今,步入南昌县的装配式建筑生产车间,科技感扑面而来。

  “车间由集中控制中心统一指挥,可实现整个车间的生产计划制定、调度,并对产品质量进行全过程管控。”南昌县一家装配公司团支部书记刘凌飞说,在这颗智慧“大脑”的统筹协调下,不同尺寸和规格的楼梯、阳台、飘窗等构件就会按照统一标准批量生产出来。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南昌县建筑行业的一张新名片。2022年,南昌县建筑业总产值突破1900亿元,装配式建筑累计面积、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同期新开工建筑面积比例等指标,均走在全省前列,实现了从“建筑大县”到“建筑强县”的转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南昌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廖峰说,作为实体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南昌县建筑产业将继续加快建造方式变革,不断提升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田间地头立起“农情调度室”

  南昌县蒋巷镇大田农社的稻田星罗棋布,跟随种粮大户邹泰晖行走在田埂上,广袤的稻田直达天际,尽显大地之美。

  邹泰晖经营的大田农社,是江西首个“万亩智慧农场”。2018年,在上海从事农机生产和销售的他看准了智慧农业的广阔前景,回到家乡承包1.36万亩土地,当起了数字化种田的“新农民”。

  “以前种田凭经验,看天吃饭,现在靠科技,智慧赋能,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增产高效。”邹泰晖很是感慨。眼下正值春耕播种时节,偌大的农田却少有以往人山人海的忙碌景象,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科技设备。

  “这种无人驾驶旋耕机设置好点位就能沿着指定路线作业,那边的无人飞机用来喷洒农药,还有那个外形酷似火星登陆车的是无人植保机……”邹泰晖一一介绍着。得益于无人农机、大数据、物联网的推广应用,智慧农场实现了机器换人,上万亩农田仅雇用20多名农民就能完成管理种植。

  科技赋能农业带来的欣喜,不仅仅是播种、施肥和日常的田间管理,更体现在稻田收割丰收时。

  “驾驶一台收割机每天能收割水稻50亩左右;而无人收割机每天却能收割水稻近百亩。”跟随邹泰晖走进田间地头的一间“农情调度室”,大屏幕上他所承包的万亩稻田尽收眼底。“我做梦都想不到,现在的农民能坐在办公室里种田了。”

  邹泰晖摸起遥控器,切换掉春耕播种的画面,一系列的数据出现在屏幕上。农民这个古老的职业,在这里有了新形象。

  依靠布设在耕地里的传感器,坐在“农情调度室”的农民不仅能监测传输到的温度、湿度、风速、光照等信息,还能依托物联网技术辅助无人农机,设定其路线参数。

  “插上科技的‘翅膀’,农业变得炫酷起来。”南昌县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股股长万浪华说,该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数字化土地”,借助物联网设备和指挥调度系统,构建起覆盖全域的农业数字地图,实现了水稻生产全过程的智慧决策与管控。

  2022年,南昌县粮食总产量达16亿斤,粮食生产创“十九连丰”。作为全国首批商品粮基地、全国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南昌县交出了沉甸甸的科技兴粮“答卷”。

  科技赋能,不仅提高了种粮效益,保障了农民增收,更将农民从田地上解放出来,拓宽了增收渠道。

  “既能照顾家里老小,一年还多挣了3万元。”南昌县广福镇木山村村民黄玲玲颇为感慨,没想到50多岁了还能实现“家门口”再就业。

  如今,像黄玲玲这样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村里劳务合作社的统一协调,精准匹配到绿化养护、园区保洁、苗木物流等就业岗位,有了额外的收入。大伙儿的腰包鼓了,生活更美好了。

  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战略部署,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行动指南。“未来,南昌县将着眼于农业农村现代化持续发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夯实农业农村基础。”万浪华说。

  “签约鸭农”孵出14亿大产业

  养鸭子,在南昌县是传统产业。这里地处鄱阳湖平原,河湖纵横、水系发达,自古就是鱼米之乡。豫章酥鸭、南昌啤酒鸭、向塘酱鸭……在南昌县,光一只鸭子就可以做出20多种菜品。

  初春时节,新芽吐绿。每天6时许,天刚蒙蒙亮,南昌县冈上镇滕山头村的一处鸭舍内,便听到了鸭子们讨食的叫唤声。

  巡栏、投食、换水、消毒……62岁的村民谌寿生打开鸭舍,开始一天的忙碌。

  谌寿生边忙着手上的活边向记者讲述他这些年的变化:他原本以打零工维持生计,一年收入2万元左右。2020年,通过政府牵线搭桥,与一家养殖公司签约,成了一名“签约鸭农”。“承包了3个鸭舍,代养七八千只鸭苗,一年收入10万元左右。”

  由个人散户到“签约鸭农”,谌寿生得到的不仅仅是身份上的变化,还有资金和风险的兜底。为深挖优势传统产业潜能,南昌县引进龙头企业,打造集种鸭繁育、鸭苗孵化、特色产品等为一体的产业链条,采用“保底+分红”订单机制,为“签约鸭农”提供链条式服务。

  没有了养殖风险的后顾之忧,鸭农便把精力放在了技能提升与绿色养殖上。通过引进绿色环保型的现代化小水系网床养殖技术,畅通养鸭生态链,实现种养结合、绿色循环。

  “我们的鸭子全部住进了‘别墅’,有饮水区、饲料投喂区、栖息区。”在谌寿生的养殖基地,成千上万只鸭子的鸭舍内难觅鸭粪,也没有刺鼻异味。

  在鸭的产业链条上,南昌县不仅发力于绿色养殖端、肉制品端,还在孵化端做文章。走进冈上镇一个标准化孵化车间,数十台全自动现代化禽苗孵化机映入眼帘。通过机器屏幕上显示的温度,鸭蛋所处的孵化阶段一目了然。

  “接下来需要对每一枚鸭蛋进行照蛋检查、洒水,28天后就能孵出鸭苗了。”孵化机前,孵化工边说边麻利地把一枚枚新鲜鸭蛋装进机器里。据了解,一个标准化孵化车间有34台孵化机,1个月能装60多万枚蛋,孵出50多万羽鸭苗。

  小鸭子,大产业。依靠科学养殖模式,冈上镇鸭苗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实现鸭苗销售网络覆盖全国,产业年产值超14亿元,近5000户养殖户从中受益,为乡村振兴与县域经济发展“双驱动”注入新活力。

  2022年12月,中郡研究所发布《2022县域经济与县域发展监测评价报告》,揭晓第二十二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综合发展前100名县市。南昌县跃居第18名,连续14年实现位次前移。

  “审视南昌县经济发展的答卷,特色产业是底气,更是未来激发创新驱动发展的源头活水,我们要积极探索中国式县域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奋力闯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子。”2023年2月3日,南昌县“拼经济发展”动员大会上,县委书记陈翔吹响开年奋进号角。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各地陆续迎来复工复产热潮,装配式建筑项目需求骤增。排工期、下订单、扩充技工队伍,“90后建筑师”邓文继续忙碌并快乐着……

  百家读城:

一曲豪情南昌县

□ 熊亮

  风鸣翠竹,竹影婆娑,星斗在穹顶,星光在澄碧湖波光里,百川归焉。

  这是多么古老的土地啊,从《禹贡》里的古扬州寻找你的蛛丝马迹。我一个街坊一个街坊寻觅,那声声的断续的鼓声,携着我心从豫章城内的万寿宫、墨山街,一直穿过万坊桥、武阳渡,直到大美的赣抚平原东禅古寺、后万古村。那些承载万千苦痛欢乐与人世聚散离合的屋舍、长巷、拱桥、酒肆、垂杨柳又在碧波上清扬,一双燕子在风中斜斜地飞……

  这是一片1810平方公里的红色热土,145万英雄儿女们,硬是凭着实力担当,干出了江西首个财政过百亿、连续七年刷新县级财政收入“破百亿”的新速度,以“当先锋,打头阵”的魄力勇夺全省第一个全国百强县、第一个县级全国文明城市、第一个经济总量破千亿的县区、江西人口第一大县等“四个第一”。

  这是全国首批商品粮基地、全国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县、全国产粮大县,粮食生产创造“十九连丰”。

  飞速发展飞速开拓的家乡啊,今天的你已然成为江西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短短五年时间,国际陆港外贸班列从无到有,9条国际直达班列和9条铁海联运集装箱外贸班列,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家“十四五”首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更是江西入选“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唯一单位。

  地处大南昌都市圈核心圈层和京九、沪昆高铁经济带的南昌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仅用十年时间,就实现从县级到省级再到国家级的“三级连跳”。

  南昌县的城镇是美的,南昌县的乡村是美的。全县实施乡村振兴项目,消除返贫致贫风险,300个新农村建设亮点纷呈,一村一品,无不染醉了我魂牵梦萦的水墨乡关!一幅幅南昌县乡村美、产业兴、农民富的大时代幸福图景,一次次在父老乡亲的乡音俚语和笑颜里被刷新!

  春色秋光里的南昌县,你让我的生命在风雨中倔强,读你在恬静的月夜,读你在锣鼓的铿锵。你将与春风一道,迎来赣江的万丈蓬勃朝阳!

  (作者系江西散文诗人、作家)

  总策划:张军 于锋

  总监制:伍刚 夏凌云

  统筹:陶玉德

  记者:王一凡 刘培俊 胡斐

  编审:李红笛 郅怡婧

  视频:邓玉玲 肖江峰

  (央广网)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每日一习话】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习近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坚持党指挥枪、建设自己的人民军队,是党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得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这段话出自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

    时间:02-21
  • 台湾青年内蒙古话心声:希望留在大陆学习与工作

      中新社呼伦贝尔2月21日电 题:台湾青年内蒙古话心声:希望留在大陆学习与工作  中新社记者 李爱平  “当然希望留在大陆学习与生活。”  台青林景茂谈起今年6月份毕业后的打算,用非常肯定的语气说,“继续留在大陆读博也提上日程。”  他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于2月14日至20...

    时间:02-21
  • 青平:迈出农业强国建设的新步伐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各地区各部门要精准把握“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本特征和路径要求,迈出农业强国建设的新步伐。  农业稳,天下安。中国作为一个拥有...

    时间:02-21
  •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段成功解救一条长江鲟

      新华社重庆2月21日电(记者周文冲)记者从重庆市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获悉,近日,保护区成功解救一条被困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长江鲟。  2月20日早晨7点左右,承担保护区巡护工作的鸿鹄护鱼志愿队护鱼队员驾驶巡护船在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小石门罗湾坝的长江边巡护时,突然听到水中传...

    时间:02-21
  • 调查显示:网络资料与大陆论文成台湾学生抄袭主要来源

      中新社台北2月21日电 台湾学界常用的中文相似度比对系统“快刀”21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台湾学生抄袭的主要来源为网络资料,占75%;其次为大陆论文,占15%。  综合中央社、联合新闻网、中时新闻网等台湾媒体报道,该系统综合整理2020年至2022年间逾两万份比对文章得出上述结果,除上述来源外,另有10%的...

    时间:02-21
  • 外交部:霸权霸道霸凌就是美国对待国际规则、处理国际事务的“美式标准”

      中新网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 郭超凯 黄钰钦)针对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舍曼涉华言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1日在例行记者会回应指出,美国是当之无愧的国际规则和秩序头号破坏者,霸权霸道霸凌就是对待国际规则、处理国际事务的“美式标准”。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 薛伟 摄  在当天的例行记者会上,汪文...

    时间:02-21
  • 中方:对巴西圣保罗州暴雨遇难者表示哀悼 祝愿伤者早日康复

      中新网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 郭超凯 黄钰钦)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1日主持例行记者会。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 薛伟 摄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19日巴西圣保罗州北部沿海地区暴雨引发洪水和山体滑坡,已致40人死亡,至少40人失踪。中方是否将向巴方致慰问?  汪文斌:中方注意到巴西圣保罗州发生暴雨灾害...

    时间:02-21
  • 《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支持通过对话谈判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

      中新社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 郭超凯 黄钰钦)中国21日正式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文件提出,要推动政治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支持通过对话谈判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等热点问题。  文件分为背景、核心理念与原则、重点合作方向、合作平台和机制四部分。在重点合作方向上,文件提出二十项具体...

    时间:02-21
  • 旅日大熊猫“香香”今日回国 汪文斌:欢迎日本民众来中国看望“香香”和它的伙伴们

      中新网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 黄钰钦)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1日主持例行记者会。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 薛伟 摄  有记者提问:旅日大熊猫“香香”在日本生活5年多后今天将回到中国,中方对此有何评论?它在两国关系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汪文斌:我们和你一样都关注中国大熊猫“香香”,它是中日双方...

    时间:02-21
  • 汪文斌:美方不断散布中方提供武器的虚假信息,居心何在?

      中新网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 郭超凯 黄钰钦)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1日主持例行记者会。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 薛伟 摄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近日表示,中国“知道”如果向俄罗斯提供致命性支援将面临后果。不过他拒绝说明如中方漠视警告,美方将施加什么“后果”?请问中方对此有何回...

    时间:02-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