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数字经济日新月异 应用场景全球领先

2023-02-20 16:52:52

来源:光明日报

  【强信心 看优势】

  数字时代,神州大地日新月异。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绿色农田建设项目的工作人员正在操控无人机进行施肥,用科技“护航”春耕备耕;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自动驾驶汽车稳稳行驶,为市民带来“科技感十足”的出行体验;在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5G全连接工厂里的智能机器人、机械臂等有序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数字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总体规模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数字基础设施跨越式发展

  在距离黄海岸边70多公里的一座岛礁上,网络建设者吴维国小心翼翼地在25米高的通信塔上安装5G基站。“下载速率280.48Mbps(兆比特每秒),上传速率179.16Mbps。”该5G基站建成后,附近海域无线网络速率达到以前的10倍。

  从海岛到戈壁,从矿井到珠峰……5G商用三年多来,网络建设者们爬高塔、装天线、铺光缆,见证着我国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我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231.2万个,总量占全球超过60%。”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介绍,我国5G用户达5.61亿户,在移动电话用户中占比1/3,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75倍。

  不只是5G,千兆光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加快推进。

  近日,全国第二批千兆城市揭晓,厦门等81个城市入选。截至目前,我国已有110个城市建成千兆城市,千兆光网具备覆盖超过5亿户家庭的能力。

  此外,我国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首个实现“物超人”的国家,移动物联网连接数达18.4亿户,占全球总数的70%。工业互联网已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算力基础设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2022年,全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65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超过25%。

  专家认为,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加速创新,数字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45.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2%,占GDP比重达39.8%。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力量。

  数字红利由更多群众共享

  沃柑、蜜柚等农产品纷纷上“云店”,池塘边“防溺水监控”系统自动喊话……在广东肇庆怀集县中洲镇,数字经济正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我家种了50多亩沃柑,收成很好。网上云店开通后,仅一个月就销售了1万多斤沃柑,让我对果园未来发展更有信心了。”中洲镇水下村沃柑园果农欧彩芳说。这几年,村里的产业发展越来越红火,村民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

  放眼全国,数字经济方兴未艾,正深入渗透到社会各领域全过程,让群众享受到更多数字红利。

  5G视频通话让留守儿童能够与父母“面对面”聊天;8K超高清直播为各地观众带来炫酷观赛体验;直播带货等数字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App数量超过258万款,丰富了用户消费、娱乐、社交、出行等各类需求……

  当然,要清醒认识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表示,我国网民数量、数据资源、数字化应用场景全球领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将催生更大规模、更加多元的内需市场,将为数字经济发展创造无限可能。

  “还要看到,个别国家为维护自身科技垄断和霸权地位,遏制打压我国数字技术和数字产业创新发展,我们必须把数字技术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才能不断提高我国发展的竞争力和持续性,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何立峰说。

  数字技术加快融入实体经济

  位于呼伦贝尔草原的雁宝能源宝日希勒露天煤矿年生产能力达3500万吨,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煤炭保供单位。当地冬季漫长且寒冷,矿卡驾驶工作十分艰苦。

  目前,依托5G网络,该矿区已实现在极寒天气下重型矿车、推土机等编组运行和无人矿卡精准停靠、自动装卸等作业场景。“十几年来,我们在坑里开大车,又累又危险;自从有了无人驾驶,我们工作比以前轻松、安全多了。”宝日希勒露天煤矿运输段3班无人驾驶组组长包长明说。

  如今,5G、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在工业制造、港口、矿山等行业领域加速应用,赋能千行百业成效显著,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步伐加快。

  从全球来看,数字技术、数字经济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魏琪嘉认为,要紧抓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演变带来的有利条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破解制约数字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难题,助力数据要素在促进产业转型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

  党的二十大对推进数字技术创新、深化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中国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

  “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数字技术创新突破和应用拓展为主攻方向,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表示,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产业创新发展,深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强网络和数据安全防护,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

  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专家称,面向未来,要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光明日报 记者 刘坤)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求是网评论员:夯实新发展格局的产业基础

      “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经济循环畅通需要各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通。”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赢得大国竞争主动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时间:02-20
  • 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已累计追责问责近2900人

      中新社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 阮煜琳)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移交问题追责问责对外公开工作扎实推进。截至20日,已有26个省份和6家中央企业完成了问责情况的公开,累计追责问责近2900人。  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分六批完成对31个省(区、市)...

    时间:02-20
  • (两会声音)港区全国政协委员曾伟雄:以“零容忍”态度打击毒品 保护年轻一代

      中新社香港2月20日电 题:港区全国政协委员曾伟雄:以“零容忍”态度打击毒品 保护年轻一代  中新社记者 魏华都  “在我当警察的时候有一股热忱,建基于对社会的关怀。如今这股热忱依然存在,这团火是不会熄的。”  自2015年从香港警队退休后,香港警务处前处长曾伟雄选择继续为国家及香港服务,目前...

    时间:02-20
  • 成都市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开幕

      中新网成都2月20日电 (岳依桐 尧欣雨)成都市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20日开幕,本次会议为期4天,成都正式进入两会时间。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施小琳出席开幕会并发表讲话。  据了解,会议期间,成都市政协委员们将深入协商议政,认真履职尽责,紧紧围绕唱好“双城记”,做强“都市圈”,建设“示范区”,办好...

    时间:02-20
  • 中国科协主席:“科创中国”要形成创新、创业、创投“铁三角”

      中新社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2月20日在北京举行2023“科创中国”年度会议。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出席会议并讲话,对2023年“科创中国”工作提出三点要求,其中之一是要形成创新、创业、创投“铁三角”。2023“科创中国”年度会议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

    时间:02-20
  • 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反对台美勾连 呼吁两岸恢复正常交流

      中新社台北2月20日电 针对美国与“台独”分裂势力勾连挑衅升级、破坏台海和平稳定,两岸和平发展论坛20日发表声明表示抗议与谴责,并呼吁推动两岸和平对话、恢复正常交流。  声明指出,一段时间以来,美方不断加强对台军售、派遣政客窜台等,种种迹象表明,美方为了自身利益,不仅不信守该国领导人对中国的...

    时间:02-20
  • (两会声音)专访姜明:保护好黑土地就是筑牢农业强国根基

      中新网长春2月20日电 题:专访姜明:保护好黑土地就是筑牢农业强国根基  中新网记者 郭佳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20年聚焦“三农”,更首次提出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姜明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保护好黑土地就是在不断筑牢农业强...

    时间:02-20
  • 外交部:敦促美方多为缓和乌克兰局势劝和促谈做些实事 停止甩锅推责

      2月20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乌克兰局势的相关问题提问。  汪文斌表示,向战场源源不断提供武器的是美方而不是中方。美方没有资格对中方发号施令,我们也从不接受美国对中俄关系指手画脚,甚至胁迫施压。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方针归结为一句话,...

    时间:02-20
  • 外交部发言人:国际社会有权利要求彻查“北溪”管线爆炸事件

      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记者董雪、马卓言)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0日指出,“北溪”管线爆炸事件对全球能源市场和全球生态环境都产生重大负面影响。鉴于破坏国际重大跨国基础设施罪行的严重性及其引发的严重后果,国际社会有权利要求彻查。  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美...

    时间:02-20
  • 文化“两创”丨这家博物馆里,正在上演一场“千年对话”

      光明网2月19日电(记者 丛芳瑶)山东自古以来被称为“孔孟之乡”,千百年来,儒家文化在这里蓬勃发展,逐渐成为印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与精神内核。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创新?怎样走出一条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文化之路?2月17日至18日,由...

    时间:02-2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