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江南第一大佛”修缮进入罩金阶段 石弥勒像有望4月面世

2023-02-19 13:37: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绍兴2月19日电(记者 项菁)自2021年4月起,素有“江南第一大佛”之称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浙江绍兴新昌大佛寺石弥勒像,迎30年来首次大修。经过1年多的修缮,目前已进入罩金阶段,有望于今年4月向公众开放。

  石弥勒像位于“千年古刹”新昌大佛寺,于公元516年建成,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

  眼下,石弥勒佛像完成修复、清理、贴金等过程,步入罩金阶段。修缮工程负责人丁建平告诉记者,“罩金层能对金箔表面起到保护作用,生漆特有的透色也符合大佛之前的色泽。”

  记者了解到,石弥勒像上一次修缮是在1991年。由于石弥勒像依山而建,洞窟内环境比较潮湿,佛像身上容易产生冷凝水,水和灰尘结合后会对其产生一定的腐蚀。

  30年过去,石弥勒像身上留下了不少“岁月的痕迹”,比如肩部和手臂出现多处裂缝、底部积水,局部表面起皮、空鼓、剥落,修缮工程刻不容缓。

  据悉,2019年当地政府携手设计单位着手编制修缮方案,2021年1月国家文物局审批通过该方案。经过前期勘探、表面清理、搭架等步骤后,整个修缮工程便从修复石弥勒像的发髻开始。

  无疑,“大修”遇到不少难题,尤其是对温度和湿度的把控。

  “用生漆修复佛像表层时,传统生漆工艺对温度和湿度要求较高,而佛像高达16.05米,所处洞窟上下温差较大。”丁建平坦言,特别是冬天气温低,为了保障施工进度和修缮质量,施工方采用了分层加温方式,以控制整体温度和湿度。

  丁建平受访时还提及,“文物安全第一”始终是修缮过程中遵循的原则,“修缮工作严格按照国保文物修缮要求进行,对损坏、开裂处均采用原工艺和原材料进行修复。”(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跋山涉水,守护在哀牢山间(新时代·面孔)

      查非法猎捕、护候鸟安全,云南省南华县公安局红土坡森林派出所——  跋山涉水,守护在哀牢山间(新时代·面孔)  本报记者 杨文明  时入二月,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华片区内,17100公顷的大中山郁郁葱葱。随着最后一批候鸟北上,南华县公安局红土坡森林派出所民警再次整理行囊,消失在茫茫林海...

    时间:02-20
  • 让线上就诊更便捷更规范(民生观)

      杨彦帆  期待互联网诊疗发挥更大作用,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  “你从外地来一趟太远了,下次复诊可以试试远程视频看病,药品能邮寄到家。”近期在医院门诊采访时,笔者多次听到医生向患者介绍线上就诊方式,减少他们来回奔波产生的路费、时间成本,也常听到一些患者主动询问:“如何...

    时间:02-20
  • 让老字号不断焕发新生机(人民时评)

      老字号具有很高的经济、文化价值,是弥足珍贵的自主品牌。前不久,商务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了《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释放出推动老字号创新发展、促进品牌消费的积极信号。  消费是最终需求,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当前,老字号广泛分布在食品加工、餐饮住宿、居民服务等多个领域,全国老字...

    时间:02-20
  • 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经济新方位·今年工作怎么干)

      齐鲁大地,山东聊城阳谷县,阳光国宾府项目建设现场一片繁忙。“参加以工代赈,家门口就能就业,点赞!”建筑工人孔庆山难掩激动。  赣鄱大地,江西赣州赣县区,校园招聘双选会上人头攒动。“双选会上机会多,还有简历导师,求职更便捷。”应届毕业生谢婷婷信心十足。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畅通经济循环的重要...

    时间:02-20
  • “为我们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上合组织国家减贫与发展培训班(昆明)举行——  “为我们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当导师将这个培训信息分享给我时,我毫不犹豫报了名。”说起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减贫与发展培训班的课程,来自巴基斯坦的学员萨赫里什·哈努姆打开了话匣子:“年轻人如何参与减贫工作?如何通过创新助推乡村发展?我想...

    时间:02-20
  • 我国建成110个千兆城市(新数据 新看点)

      我国建成110个千兆城市(新数据 新看点)  千兆光网具备覆盖超过5亿户家庭的能力  数据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本报北京2月19日电 (记者王政)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为全国第二批千兆城市授牌,目前我国共建成110个千兆城市,约占所有地级市的1/3。其中,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分别建成千兆城市41个、29...

    时间:02-20
  • 建议提案办理见成效丨助推国家科技创新——科技部以建议提案办理新成效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新华社北京2月19日电 题:助推国家科技创新——科技部以建议提案办理新成效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新华社记者胡喆、陈席元  “在创新联合体这一协同攻关机制推动下,时速350公里高铁轴承的国产化项目取得积极进展,一家央企牵头研制的相关设备已通过权威机构台架试验,正联合其他单位装车路试...

    时间:02-20
  • “‘香香’再见,我们会去中国看你的!”

      新华社东京2月19日电(记者姜俏梅、张伊伊)初春时节,万物复苏,东京上野动物园入口附近一株樱花迎风绽放。19日,上野动物园显得格外拥挤,因为当天是生活在这里的雌性大熊猫“香香”接受参观的最后一天,21日早晨它将踏上回归中国的旅途。  “香香”出生于2017年6月,父母分别为中国旅日大熊猫“比力”与...

    时间:02-20
  • 我国首次主持制订铁路电气化技术领域国际标准

      科技日报北京2月19日电 (记者矫阳)19日,记者从国家轨道交通电气设备与系统技术委员会获悉,我国向国际电工委员会提交的国际标准提案《轨道交通列车过分相系统匹配技术准则》通过全球成员国投票,并正式成立新项目国际工作组。  这是我国首次主持制订铁路电气化技术领域国际标准。该提案由中铁第四...

    时间:02-20
  • 创历史!应清获得中国雪车首枚世界杯奖牌

    北京时间2月18日,国际雪车联合会世界杯锡古尔达站女子单人雪车项目的比赛,中国选手应清以两轮滑行1分47秒10的用时获得铜牌,不仅创造了个人最佳战绩,也成为首个站上世界杯领奖台的中国雪车运动员。另外一名中国选手怀明明获得本站比赛第八名。 视觉中国原标题:创历史!应清获得中国雪车首枚世界杯奖牌...

    时间:02-2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