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东西问·人物|李文俊:承认我曾是一个优秀译者就行了

2023-02-18 21:36: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2月18日电 题:李文俊:承认我曾是一个优秀译者就行了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倪伟

  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著名翻译家李文俊于2023年1月27日凌晨3时30分在睡梦中安详离世,享年93岁。

翻译家李文俊。倪伟 摄

  李文俊以福克纳译者的身份广为人知,他翻译的福克纳作品《喧哗与骚动》《押沙龙,押沙龙!》《我弥留之际》《去吧,摩西》《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大森林》等广受读者欢迎,他还翻译过爱丽丝·门罗的《逃离》、塞林格的《九故事》、麦卡勒斯的《伤心咖啡馆之歌》、简·奥斯汀的《爱玛》等,并著有《纵浪大化集》《有人喊encore,我便心满意足》等。

  李文俊1930年生,广东中山人,195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他上世纪5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获中美文学交流奖,曾任《世界文学》主编、中国译协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对外文化交流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学术委员。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李文俊率先将《变形记》翻译进国内,成为西方现代文学大规模翻译的标志性事件,影响了一代中国作家。莫言、余华等作家都曾谈及李文俊译作带来的冲击。

  李文俊晚年翻译了一些轻松的儿童文学,八十几岁之后身体不济而停笔。他深居简出,不问世事,对成就十分谦逊,他觉得后人的翻译一定会超过他,“我的作品迟早要淘汰的,年轻人可以踏过我们脚印继续往前走”。

  李文俊喜欢新的写法,这也是他喜欢福克纳的原因。他认为如果文学的写法没有变化,思想艺术不会进步,翻译也要应时而变,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文学趣味,语言和翻译方法总会改变。

  2021年7月,《中国新闻周刊》曾在李文俊家中做过一次采访,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记者:你翻译的作品里,最满意的是什么?

  李文俊:谈不上满意,跟原作一比,没什么光彩的。我翻译的东西,一个是以福克纳为主,他的好几本都翻译出来了,太累了。后来也翻译一些儿童文学,《秘密花园》等等,《爱玛》我也喜欢的,加拿大的门罗也翻译了。

  记者:翻译《喧哗与骚动》是不是很辛苦?

  李文俊:《喧哗与骚动》是上班那时候翻译的,都是回家以后、周末的时候翻译,上班的时候做《世界文学》编辑,后来做主编了,更不能做坏榜样。好在我们不是每天去,我每天去半天,下午就回来了,因为很多稿子能在家看,一直有这样的传统。

  记者:你喜欢福克纳的什么特质?

  李文俊:福克纳已经翻译得差不多了,他也不是每本都好,不大喜欢的我就不翻。福克纳讲的都是旧的事情,但他是站在批判过去(的角度),批判农奴、黑奴的社会,他作品里面对优秀的黑人都非常热爱,他自己家里的老佣人当妈妈一样养着。

  记者:福克纳的东西据说很难翻?

  李文俊:他的句子很长,伤脑筋,曾经觉得很难,后来知道他的路子,稍微能够理解,多花点时间,改改,达到比较符合原文的程度。最难的是《押沙龙,押沙龙!》,心脏病都犯了,也不能怪他,我自己心脏有毛病。

  记者:福克纳的南方语言对你有挑战吗?

  李文俊:翻译福克纳主要是搜集资料比较困难。他用的语言、南方的风俗,都有一般外人不容易知道的参考书、字典,在美国可以买到,有一年去加拿大,从美国经过,我专门去买了。一个普通的英文字,到黑人那里有别的意思,外国人有专门收集资料。也有外国福克纳专家给我帮助,把困难一点一点解决。都会有困难,不是凭才气可以解决的。

  记者:你后来关注过别的翻译者的新译本吗?

  李文俊:现在翻得多了,福克纳已经得到承认了。《喧哗与骚动》有重新翻译的,现在还有新的译本吗?哦,他一定比我翻得好,希望他成功了。我是无所谓,谁能超过我,我求之不得,欢迎。

  没有一个人能说我的翻译永远能够存在,大多数人还是会喜欢新出版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青年人的趣味,新的文学的感觉,这是一定的。其实总是贴不近的,两种语言、两个时代、两种环境,能够尽量让读者了解当时的外国人是怎么生活,有什么想法,能够感觉出同情或者憎恨,跟着走,那也不错了。鲁迅翻译的《死魂灵》,郭沫若翻译的《浮士德》,都给取代了,使用语言、翻译的方法,总要改变。

  记者:卡夫卡的《变形记》最早也是你翻译的,那是德语写的,怎么想起翻译那篇?

  李文俊:世界文学》复刊第一期发表的《变形记》,我眼光比较厉害吧。那篇偏向于颓废,但后来大家看法改变了。我在中国第一个介绍的,因为从英文材料里看到了,外国人非常重视,我就从英文本翻译过来,我太太(编者注:张佩芬,德语翻译家)从德文给我校订了,没什么大改。1979年发表的,作家看了以后,都很受启发。1982年我们发了《百年孤独》,年底马尔克斯就得诺贝尔奖了。很多都是我们先发表,后来再得到世界承认。

  记者:你在读者心中地位很高的,什么时候觉得自己成名了?

  李文俊:我这个人不大喜欢出风头,安安定定,生活得下去,有点稿费就行。以前还要养老人,现在小孩也不用管了,无所谓了,从来不去看银行里多少钱,够用就得了。自己闲下来就看看报刊,看看过去人家送给我的东西。名气不想太多了,一出名就得符合正确的路线,我现在比较自由,想怎么做怎么做,不宜公开的我就不发表。

  记者:翻译给你带来的收益大吗?

  李文俊:福克纳的书订合同一万册以内,千字多少钱,再版如果超过订的数目再订合同,再给一次稿费。《逃离》我是在门罗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翻译的,后来得奖火了,卖得很多,我抗议不服,跟出版社反映过。我不找他们,他们不会找我。背后是一个商业公司,跟出版社合作,他们不是搞文学的,搞商业的,最后给我补了三万块钱。

  总的来说收益不会太多,我也没地方用,能过生活就行了。

  记者:大家都把翻译家成为“盗火者”,感谢你们在那个年代引进外国著作的贡献。

  李文俊:我没太大的野心,绝对不想做权威,大学里面那些老师都比我们高明。没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就是一个普通的人,混口饭吃,做一点喜欢的事情。最近要想比我译得好得多,也不大容易,以后的事情我就不管了。大家承认我曾经是一个优秀的译者就行了,以后总会要超过我的。那无所谓的,本来就是小人物。

  盗火者,我对自己不会估计这么高,不可能有那么大影响。中国的改变要靠有哲学思想和政治理念的人来做,文学不是走在前面,是走在后面的,不可能写一个东西引导社会,如果有人能做到,一定也有道理,我做不到,没有这样的野心。

  记者:现在跟老同事、老朋友们来往多吗?

  李文俊:老朋友死了的不少,傅惟慈、梅绍武、董乐山他们都去世了,(剩下的)我最老了。现在过过太平日子,儿子每月去医院给我领药。朋友送给我的书翻翻,也没有人给送书了,我现在跟社会没什么联系了。我姐姐妹妹都是搞音乐的,我小时候也对音乐很喜欢,一度想学唱歌,有鼻炎就放弃了,买了不少唱片录音带。眼睛看太多书也不行了,没事就听听音乐。

  我不上网,学过一阵子没学会。我不想知道外面的事情,手机也不用,我赶不上时代了,你来找我,是上当了。(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评论:大陆释善意符合两岸民意 民进党当局还需展现更多诚意

      中新社北京2月19日电 题:大陆释善意符合两岸民意 民进党当局还需展现更多诚意  中新社记者 容海升  春暖花开之际,台湾农渔业者仍未从寒冬中走出。本应是台湾凤梨释迦的销售旺季,如今却有数千吨在岛内面临滞销,价格遭遇“雪崩”,台当局甚至计划将其收购用作肥料,令当地农民倍感心酸与无奈。  连...

    时间:02-19
  • 萧万长任福建南靖县台商联谊会荣誉会长

      中新社漳州2月19日电 (廖珍妹)记者19日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委台港澳办获悉,台湾萧氏宗亲总会日前回复函件显示:萧万长同意担任南靖县台商联谊会荣誉会长一职,“以鼓励台湾企业在陆发展并促进两岸情谊发展”。  据南靖县台胞服务工作站站长田志敏介绍,此前曾致函请允萧万长先生担任该联谊会荣誉会...

    时间:02-19
  • 中俄南将举行第2次海上联合演习

      中新社北京2月19日电 据中国国防部网站19日消息,根据中国、俄罗斯、南非三方达成的共识,2月20日至27日,三国海军将在南非德班至理查兹湾以东海空域举行第2次海上联合演习。  此次联演课题为“维护航运及海上经济活动安全联合行动”。中方派出位亚丁湾执行第42批护航任务的淮南舰、日照舰、可可...

    时间:02-19
  • 微视频|奋楫再出发

    出发,是开启全新的旅程;出发,是久别之后的重逢;出发,是热情洋溢的回归;出发,是脚踩大地的虔诚;出发,是一场浪漫的奔赴;出发,是跨越山海的驰援;出发,是永无止境的探索;出发,是命运与共的担当。向着新目标,奋楫再出发!  总监制丨过 彤 骆红秉  监 制丨魏驱虎 唐晓艳  制片人丨兰 军  策 划丨时 晨  剪...

    时间:02-19
  • 学习时节|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 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讲话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作出这一重要论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就新闻舆论工作的重大意义、职责使命、方针原则、创新发展等作出深刻阐述,...

    时间:02-19
  • 昔日“煤城”鲁南枣庄生态换“新颜” 珍稀鸟类频现身

      中新网枣庄2月19日电 (沙见龙 王龙飞)作为昔日“煤城”,鲁南枣庄近年来不断加大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鸟类栖息环境不断变好,被誉为“鸟中国宝”东方白鹳、全球性极危鸟类——青头潜鸭、震旦鸦雀、中华秋沙鸭等珍稀鸟类频繁现身此地。  近日,山东省环科院生物多样性调查组在枣庄做冬季鸟类调查...

    时间:02-19
  • 间谍?不如了解气象气球的重要性

      最近有报道称,加拿大和美国在其境内击落了几个飞行物,其中包括一个所谓的中国“间谍气球”。  连日来,外界对上周末美军击落三个无人驾驶飞行物有颇多猜测。美国总统拜登近日发表公开讲话,称这些无人驾驶飞行物“极有可能与私人公司、娱乐或科研机构有关”。  联合国专门机构——世界气象组织指...

    时间:02-19
  • 广东省东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黄庆辉被查

      中新网广州2月19日电 (记者 程景伟)据广东省纪委监委“南粤清风网”19日消息,广东省东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黄庆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广东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黄庆辉,男,汉族,1973年7月出生,东莞万江人,在职研究生学历,1994年7月参加工作,199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东莞市...

    时间:02-19
  • 王毅会见荷兰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胡克斯特拉

      中新社慕尼黑2月18日电 当地时间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在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会见荷兰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胡克斯特拉。  王毅表示,开放务实是中荷关系的重要内涵。面对世界上一些国家大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热衷脱钩断链,希望荷方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和...

    时间:02-19
  • 微软“创新杯”中国区总决赛在郑州举行 豫、辽两队夺冠

      中新网郑州2月19日电 (记者 李超庆)第二十一届微软“创新杯”全球学生科技大赛中国区总决赛18日在郑州举行,来自全国7大赛区26支战队的百余名青年学子共赴科技盛会。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最终来自河南科技大学的战队和辽宁省大连海事大学的战队荣获大赛冠军。  本届“创新杯”以“予力创新,成就不...

    时间:02-1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