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第一观察丨中伊元首会晤的三重意涵

2023-02-16 22:19:09

来源:新华网

  2月14日下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伊朗总统莱希举行会谈。这是莱希2021年8月就任总统后首次访华,受到中伊两国各界和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中伊友好源远流长。近年来,在两国领导人共同引领下,中伊关系保持稳固发展势头。此次会晤,两国元首就一系列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达成新的重要共识。

  (一)弘扬传统友谊,谱写时代新篇

  “中伊两国传统友好,两国关系经受住各种国际风云变幻考验。”会谈开始时,习近平主席指出。

  作为两个文明古国,中伊交往的历史以千年计。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中国使者张骞的副使到访伊朗,受到隆重接待。13世纪,伊朗著名诗人萨迪记录下到中国新疆喀什的难忘游历。

  风雨无阻,友谊长存。2016年1月,习近平主席对伊朗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伊关系迈上新的台阶。

  多年来,国际形势深刻复杂演变,中伊关系稳定向前发展。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会谈中所说:“面对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复杂局面,中伊相互支持,团结协作,携手抗击新冠疫情,战略互信不断巩固,务实合作稳步推进,促进了共同利益,维护了国际公平正义,谱写了中伊友谊新篇章。”

  就任总统以来,莱希多次表达推进对华关系的积极态度,指出“向东看”是伊朗外交政策优先方向。此次访华前夕,莱希总统在中国媒体撰文,以谚语“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描述两国关系。

  同为文明古国,同属发展中国家,同样致力于实现民族复兴、重铸古老文明的辉煌。中伊两国有着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的共同愿望,有着推进各领域合作的现实需求。

  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推进中伊关系发展,两国元首用到了这样的词——

  习近平主席讲到“毫不动摇”:“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看待和发展中伊关系,无论国际和地区形势如何变化,中方都将毫不动摇发展同伊朗的友好合作,推动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得到新发展,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发挥积极作用。”

  莱希总统积极回应:“作为两个独立自主的大国,伊中关系基于相互尊重精神,是值得彼此信任的真诚战略伙伴。伊方致力于深化和提升伊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决心坚定不移,不会受到任何国际和地区形势变化影响。”

  (二)深化政治互信,推进务实合作

  高度的政治互信是中伊关系的一个鲜明特点。此次莱希总统访华,中方充分展现对于伊朗这个全面战略伙伴的友好与诚意。

  “支持”是两国元首会谈中的一个高频词。习近平主席说,“中方支持伊方维护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民族尊严”“支持伊方抵御单边主义、霸凌主义,反对外部势力干涉伊朗内政、破坏伊朗安全稳定”“愿继续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同伊方坚定相互支持”。莱希总统则明确表示“伊方坚定支持中方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在外部势力频频试图干涉两国内政、损害两国利益的背景下,这样的相互支持,值得彼此珍视。

  不断发展的务实合作是中伊关系的另一个重要看点。近年来,中伊各领域务实合作稳步推进。2022年,两国正式启动全面合作计划落实工作,双边贸易额保持积极增长,中国继续保持伊朗第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目的国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的地位。

  会谈中,两国元首就推进中伊务实合作进行深入探讨。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方愿同伊方落实好两国全面合作计划,深化贸易、农业、工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务实合作,进口更多伊朗优质农产品。莱希总统表示,伊方希望同中方加强各层级交往,落实好伊中全面合作计划,深化贸易、基础设施等领域务实合作,欢迎中国企业赴伊投资,期待更多中国游客赴伊旅游。

  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伊朗对搭乘“一带一路”快车,实现加速发展有着高度期待。在访华前撰写的文章中,莱希总统写道:“中国提出复兴古丝绸之路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把两国人民的命运紧紧地联系起来。”会谈中,他还专门提及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另外两个重大倡议,表达积极意愿:“伊方坚定支持中方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将积极参与。”

  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一系列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涉及农业、贸易、旅游、环保、卫生、救灾、文化、体育等多个领域。

  (三)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促进地区和平稳定

  中东和平与安全不仅关乎地区国家利益,也关乎全球稳定与发展。伊朗是中东地区重要国家。会谈中,习近平主席表示,中方赞赏伊方愿意积极改善同周边邻国关系,支持地区国家通过对话协商化解矛盾,实现睦邻友好,愿继续为促进地区和平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近年来,在促进中东地区和平稳定方面,中国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中方提出实现中东安全稳定“五点倡议”、构建中东安全新架构、海湾地区多边对话平台等一系列旨在促进地区和平稳定的倡议,受到区域国家广泛赞赏和欢迎。

  与个别大国的做法不同,中国从来不在中东划分势力范围,而是主张中东人民是中东的主人,中东不是谁家的“后院”,更不存在所谓“真空”;始终支持中东人民独立自主探索自身发展道路,支持中东国家团结协作解决地区安全问题。

  对此,莱希总统有着切身感触。他在文章中说:“中国已向世人展示,一个国家完全能够在不搞扩张的情况下发展进步,并帮助其他国家发展。伊朗始终尊重中国发展理念。”

  中伊两国在反对单边主义和霸权霸凌、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内政等方面拥有共同的立场。

  此次来华前不久,莱希签署总统令,要求有关部门以最快速度落实关于伊朗加入上海合作组织的相关法案。据报道,目前伊朗已基本走完加入上合组织所需流程。同习近平主席的会谈中,莱希总统特别提到,愿在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场合同中国保持良好合作,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中方愿同伊方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平台加强沟通和协作,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习近平主席指出。

  两国元首还就伊朗核问题交换意见。习近平主席表示,中方将继续建设性参与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恢复履约谈判,支持伊方维护正当合法权益,推动伊朗核问题早日妥善解决。

  中伊发展友好关系,有利于两国、有利于地区、有利于世界,不针对第三方。此次会晤,两国元首共同为中伊关系未来全方位发展规划了路线图。双方还在此访期间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联合声明》。相信此次会晤的成果,必将为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为促进中东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注入更多正能量。

  策划:霍小光

  主笔:伍岳

  摄影记者:庞兴雷、燕雁、刘彬

  统筹:刘华、王绚、白洁、杨依军

  视觉 | 编辑:吴晶晶、包昱涵、祁星、罗林岚、董博涵

  新华社国内部、音视频部联合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每日一习话】时间属于奋进者 历史属于奋进者

      习近平:时间不等人!历史不等人!时间属于奋进者!历史属于奋进者!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同时间赛跑、同历史并进。  这段话出自2020年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新春伊始,气象万新。在中华大地上,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从科研院所实验...

    时间:02-17
  • 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习近平这样强调

      “坚定信心开新局”系列报道一:   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习近平这样强调  编者按: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抓好开局之年的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

    时间:02-17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不可靠实体清单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问:中国商务部为何此时对美国企业宣布制裁,是否与无人飞艇事件有关?  答:近年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雷神导弹与防务公司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屡次对台实施军售,严重损害中国国家安全,严重损害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根据《对外贸易法》《国家安全法》等有关法律,依据《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第二条...

    时间:02-17
  • 截至2022年底,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数量累计达1220万人

      截至2022年底,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数量累计达1220万人   栽下梧桐树 引回“金凤凰”(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②)  核心阅读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引进一批人才,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其留得下、能创业...

    时间:02-17
  • 王毅会见意大利副总理兼外长塔亚尼

      新华社罗马2月16日电 当地时间2023年2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在罗马会见意副总理兼外长塔亚尼。  王毅说,中方高度重视中意关系,古丝绸之路把两国人民联接在一起,愿同意方深化全面战略合作,使两国关系实现更高水平发展。中国成功控制疫情,经济强劲复苏,中外人...

    时间:02-17
  •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27.4万件

      本报北京2月16日电 (记者魏哲哲)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日前举行的第六次全国行政审判工作会议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支持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服务法治政府建设作用更加突出,在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方面,制定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司法解释,发布典型案例,推动行政诉讼“告官见官”成...

    时间:02-17
  • 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轮作休耕 藏粮于地

      轮作休耕 藏粮于地(人民眼·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  引 子  “田休耕,也增收。”种了半辈子庄稼的河北省永清县刘街乡李家口村村民叶广宽,2019年响应国家季节性休耕政策停种冬小麦,次年玉米亩均产量提高了约50公斤,加上每亩500元的休耕补助,一年亩均纯收益达600元左右,比休耕前提高了约200元。 ...

    时间:02-17
  • 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

      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权威访谈)  党中央认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近日印发。今年是全面贯彻...

    时间:02-17
  • 全力打赢全年粮食生产第一仗

      全力打赢全年粮食生产第一仗(人民时评)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山西沁源县下好春耕备耕“先手棋”,各农资经营门店购销两旺,种子、肥料、农药等各类农资充足;江苏徐州铜山区小麦返青长势喜人,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农技指导;湖南双峰县许多种粮大户组织工人和技术...

    时间:02-17
  • 储粮立体化 损耗降下来

      储粮立体化 损耗降下来(一线调研)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节粮减损工作,要求采取综合措施降低粮食损耗浪费。中办、国办印发的《粮食节约行动方案》提出:“支持引导农户科学储粮”“在东北地区推广农户节约简捷高效储粮装具,逐步解决‘地趴粮’问题”。  ...

    时间:02-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