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我国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各项任务已全面完成

2023-02-15 11:19: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2月15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情况。会上,国家减灾委秘书长、国务院普查办主任郑国光透露,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全面完成了普查调查、数据质检和汇交任务,目前正在利用调查数据开展国家、省、市、县四级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

  郑国光介绍,调查是这次灾害风险普查的基础,其任务是,全面获取全国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6大类23种灾害致灾要素数据,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产业、资源和环境等6大类27种承灾体数据,政府、社会、基层家庭等3大类16种综合减灾能力数据,1978年以来年度灾害和1949年以来重大灾害事件调查数据,以及重点灾害隐患调查数据。

  郑国光表示,近三年来,在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领导下,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应急、气象、林草、地震等行业部门共同研究普查工作方案,组织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调查类技术规范48项),统一的调查底图,统一的工作流程,统一的数据格式,以及统一调查时间基线(即2020年底),再分行业部门组织全国培训、研发调查和数据质检软件、组织调查、开展数据质检等,全国100%的乡镇、100%的社区(行政村)和7‰的家庭也参与了调查。通过上下各方协同推进,全面完成了普查调查任务。

  例如,住房城乡建设行业获取了全国近6亿栋城乡房屋建筑数据以及80多万处市政设施数据。交通运输行业完成了500多万公里路网、90多万座桥梁和隧道,以及6000多个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和千吨级以上内河泊位、1.5万公里的三级及以上内河航道的调查。林草行业完成11万多个森林和草原可燃物样地调查,检测实验室样品近80万份。自然资源地质行业开展了2081个县(区、市)地质灾害风险调查,掌握了全国28万多处地质灾害隐患数据;海洋行业完成1.39万个(段)海洋承灾体以及6000多处重点隐患的调查。水利行业完成了全国水库、水闸、堤防等水利设施的调查,获取了干旱致灾调查数据7万多条。应急管理行业协同教育、卫生健康、文化旅游等行业获取了70万多个公共服务设施、近15万个危化企业(含加油加气站)、3万多座非煤矿山(含尾矿库)和煤矿等承灾体信息,450万条综合减灾能力数据,230多万条年度历史自然灾害数据。生态环境行业获取了全国民用核设施调查数据2.3万条。气象行业获取了10种气象灾害致灾因子信息664万条。地震行业获取了2.7万多个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钻孔数据。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统计局、银保监会、国铁集团等部门和单位根据任务分工,组织开展相关调查或提供相关数据,共享通信设施、农作物分布、人口普查和经济普查、保险企业、铁路等相关数据。财政部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普查工作发展和改革委、中科院、工程院、能源局、中央军委联参战保局等积极参与普查方案和技术规范制定、调查工作协调、成果应用等工作

  郑国光指出,数据的质量及完整、规范是这次普查调查的难点和重点,也是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的重要基础。参与调查的行业部门和各地按照工作方案和任务分工,分层级、分行业开展调查数据质检工作,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应急、气象、林草、地震等行业部门分别制定了调查数据质检方案,研发质检软件,组织专家队伍开展调查数据质检,包括现场抽查,质检通不过的,退回整改。向国务院普查办汇交的调查数据还要进行综合性质检,即检查数据的完整性、规范性,通不过的,再退回行业部门整改。这样的流程和方式确保了这次普查调查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郑国光表示,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全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了重点地区抗灾能力,为全面做好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锻炼培养了地方防灾减灾救灾管理和技术队伍,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参与、支持防灾减灾的良好社会氛围。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出境游踏上复苏路 旅游业迎来全面回暖

      中国青年网北京2月15日电(记者 赵琳琳)伴随着春天的气息,我国旅游业复苏振兴的步伐正在加速。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试点恢复旅行社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出境团队旅游业务的通知》,试点恢复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中国公民赴20个国家的出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暂停了3...

    时间:02-15
  • 外交部:中方将对损害中国主权安全的有关美国实体采取反制措施

      中新网北京2月15日电 (记者 郭超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月15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汪文斌在会上宣布,中国民用无人飞艇误入美国领空,完全是一起由不可抗力导致的意外、偶发事件,中方已多次向美方说明情况。然而美方滥用武力、过度反应、升级事态,并以此为借口非法制裁中国企业和机构,中方对此...

    时间:02-15
  • 通讯:中企实施的供水项目让更多马达加斯加居民用上放心水

      新华社塔那那利佛2月14日电通讯:中企实施的供水项目让更多马达加斯加居民用上放心水  新华社记者凌馨 贺启明  今年44岁的兰德里亚是一名泥瓦匠,他已经在马达加斯加西南部沿海城市图利亚拉生活了20多年。但直到最近,得益于中国企业实施的供水项目,他家里才装上自来...

    时间:02-15
  •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提供新的合作机遇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提供新的合作机遇(国际论坛·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  中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同时,也帮助改善了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  如何看待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影响,是当前世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从历史维度看,中国追求现代化的...

    时间:02-15
  • 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海洋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领域。近年来,海上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海洋生态环境日益严峻,海洋全球治理面临各种挑战。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提...

    时间:02-15
  • 四部门:中小学校幼儿园原则上校内不设小卖部与超市

      随着各级各类学校陆续开学,师生“舌尖上的安全”备受关注。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等四部门日前发文部署2023年春季学期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明确中小学校、幼儿园原则上不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学校周边不得设置售烟、售酒网点。各地将严肃查处学校及周边、网络平台等面向未成年人无底线营销食品...

    时间:02-15
  • 我国今年将发射3艘飞船 任务标识首次面向社会公开征集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李国利、邓孟)按照飞行任务规划,我国今年将先后发射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15日正式发布《2023年度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征集活动公告》,面向社会公开征集2023年度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时间:02-15
  • 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

    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习近平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明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需要从战略全局出发,抓主要矛盾,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关键环节,纲...

    时间:02-15
  • 联播+ | 莱希总统任内首次访华 中伊达成这些共识

    △2023年2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伊朗总统莱希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为莱希举行欢迎仪式。  丨联播+丨2月1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伊朗...

    时间:02-15
  • 一名军士的“换羽新生”:聚焦新的士兵制度改革

      延期服役:一名军士的“换羽新生”  葛 畅 张光轩 解放军报记者 宋子洵  “看,照片里的我们笑得多开心!”春节过后,第78集团军某旅作战支援营指挥控制连技师、三级军士长李富军将除夕夜一家三口的“全家福”摆在了床头,脸上挂满幸福的笑容。  如愿晋升高级军士、妻儿随军到驻地、顺利取得学区公...

    时间:02-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