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水清岸绿增进民生福祉

2023-02-15 06:02:46

来源:人民日报

  水清岸绿增进民生福祉(生态论苑)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焕发生机,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水秀山清,草木蔓发。随着气候转暖,神州大地自南向北渐次入春。或水边漫步,或泛舟碧波,或远眺鸥鹭……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丽湿地,提升了各地的生态颜值,寄托了人们的乡愁乡思,增进了百姓的民生福祉。

  这绿水青山来之不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体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构建生态保护制度体系,出台湿地保护法,湿地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湿地面积达到5635万公顷,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以占全球4%的湿地,承载着世界1/5人口对湿地的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等多种需求。全国各地有很多城市和乡村同湿地融为一体,宜居宜业宜游。

  生态治理,道阻且长。我国已制定《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科学绘就湿地保护发展新蓝图:到2025年,全国湿地保有量总体稳定,湿地保护率达到55%;到2030年,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格局初步建立,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明显改善。

  推进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要更加充分地认识“地球之肾”的重要价值。在全球范围内,由于人类对湿地生态系统重要性认知不足,很长一段时期里人们把湿地当作荒滩和荒地,进行无度的开发利用,致使大量湿地资源遭到破坏。由于保护与利用矛盾加剧,过去50多年里,世界上超过35%的天然湿地已经消失。今年2月2日是第二十七个世界湿地日,主题为“修复湿地”,这一主题也表明全球湿地保护仍然任重道远。社会各界仍需提高对湿地宝贵价值的认识,并采取积极行动“留白增绿”,保护修复好这个极其重要的生态系统。

  推进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把生态保护红线落到实处。我国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总数达到2200多个,还规划将1100万公顷湿地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完善和落实好以湿地保护法为核心的法规制度体系,发挥河湖长制、林长制的重要作用,实行湿地面积总量管控制度,强化目标责任制考核,实行最严格的保护管理,才能为湿地保护发展“保驾护航”。

  推进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系统观念,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治理之道,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兼顾上下游、陆上水上、地表地下、水生态水资源、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系统治理的效果会日益显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大道至简,唯有实干。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焕发生机,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刘 毅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发言人驳加方个别媒体炒作所谓中方“干预”加大选之说

      中新社多伦多2月14日电 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发言人14日就近日加拿大个别媒体炒作所谓中方“干预”加联邦大选之事发表谈话,对相关报道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敦促有关媒体停止污名化的错误做法。  总领馆发言人强调,有关报道纯属子虚乌有,毫无事实依据。  发言人指出,一直以来,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

    时间:02-15
  • 应急管理部:建设乡村灾害风险隐患数据库

      中新网2月15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司长陈胜介绍,下一步,在普查成果转化为乡村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提升上下功夫。指导建设乡村地区灾害风险隐患数据库,支持灾害预警信息精准传递到村...

    时间:02-15
  • 习近平会见这两位外国领导人,重点谈了什么?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会见这两位外国领导人,重点谈了什么?  这几天,习近平主席会见了两位外国领导人,一位是伊朗总统莱希,另一位是柬埔寨首相洪森。  春节之后首批受邀访华的为什么是他们?习主席在同他们会见时重点谈了什么?《时政新闻眼》为你解读。  01  友谊  伊朗和柬埔寨,都是亚洲国家。它...

    时间:02-15
  • 国家文物局发布2023年“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

      今天(15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2023年第一季度“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发布的五个项目分别来自河北、云南、甘肃、宁夏和内蒙古,揭示了从距今上万年的新石器时代到宋元时期丰富的文化遗存。  一支新的考古学文化:河北尚义县四台遗址  四台遗址位于河北省尚义县,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遗...

    时间:02-15
  • 台青林姿佑成都创业记:“趁年轻来大陆闯一闯”

      中新社成都2月15日电 题:台青林姿佑成都创业记:“趁年轻来大陆闯一闯”  作者 单鹏  近日,在成都一所社区教育学校,七八名小学生体验了一节不同的英语课:在“90后”台湾老师林姿佑指导下,先观看动画片了解“郑人买履”的故事梗概,再与老师配合、用中英双语完成这则成语故事的讲述,最后通过表演加以...

    时间:02-15
  • 安徽明中都遗址发掘为宋元至明清宫殿制度演变添新证

      中新社合肥2月15日电 (记者 张强)记者15日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2022年度安徽明中都遗址考古发掘又有重要发现。其中,前朝宫殿区正殿西侧附属建筑基址等考古新发现,进一步补充了自宋元至明清时期的中国宫殿制度演变过程的资料。图为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后殿连廊区发掘现场。 中新社发 国家...

    时间:02-15
  • 考古基本确认陕西西头遗址与守护西周王畿的“豳师”密切相关

      中新社西安2月15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15日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头遗址发现西周时期城址和大型高等级墓地。结合文献记载和地理位置,基本确认西头遗址与守护西周王畿之地的“豳师”密切相关。  2018年至2022年,考古人员对位于陕西省旬邑县的西头遗址进行持续考古发掘工作,发...

    时间:02-15
  • 最高检:少捕慎诉慎押不等同于只讲从宽而不讲从严,更不是放纵犯罪

      中新网2月15日电 最高检1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陈国庆在会上表示,少捕慎诉慎押决不等同于只讲从宽而不讲从严,更不是放纵犯罪。  陈国庆表示,宽严相济是我国基本刑事政策,它要求根据犯罪的具体情况,区分案件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实行区别对待,做到该宽则宽,当严...

    时间:02-15
  • 推动海上风电开发走向深远海

      推动深远海海上风电实现高质量发展,要科学谋划基地化布局开发、创新相关体制机制,同时要在关键技术和投融资建管模式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海上风电是清洁能源发展的方向之一,历经十余年蓄力,到2022年底,我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

    时间:02-15
  • 最高检:当前腐败犯罪呈现出四类新特点

      中新网2月15日电 最高检1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最高检第三检察厅厅长史卫忠在会上称,从检察机关办理的贪污贿赂案件情况看,当前腐败犯罪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是行业性、系统性、地域性腐败现象突出,既有传统意义上的金融、国企、政法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或资源富集领域,也有以前并未引起太多关...

    时间:02-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