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中国复眼”二期开工 可探测千万公里外小行星

2023-02-15 01:42:12

来源: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雍 黎

  2月14日,“中国复眼”二期——大规模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项目在重庆市云阳县开工。该项目将建设25部30米孔径雷达,计划于2025年建成,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综合性能最强的深空探测雷达,实现对千万公里外的小行星探测,为我国近地小行星撞击防御和行星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支撑。

  填补国内空白 支撑小行星防御计划

  小行星撞击是地球的最大威胁之一,深空探测雷达是小行星撞击防御的重要手段,可以大幅提升小行星定轨精度,并获取小行星高分辨率形貌。

  “中国复眼”项目由北京理工大学牵头建设,计划在重庆建设世界上探测距离最远的雷达,通过高分辨率观测小行星,满足近地小行星防御等国家重大需求,填补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

  项目共分三期开展建设,第一期“分布式雷达天体成像测量仪验证试验场”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明月山,由4部16米孔径雷达组成,已于2022年12月完成建设,在开机运行之际就成功拍摄了我国首幅月球环形山地基三维雷达图像。

  此次开工建设的“大规模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项目”作为“中国复眼”二期项目,落地重庆市云阳县龙角镇中洲岛,总占地面积300余亩,将建设25部30米孔径雷达。在完成二期项目建设后,还将规划“中国复眼”三期工程的建设,雷达单元数量拟扩展至百部规模,可拓展人类雷达深空探测的边界,为行星形成等世界前沿科学研究提供支持。

  突破研究难点 实现多部雷达协同工作

  传统集中孔径雷达如同生物单眼,远距离观测需要极大孔径,物理上难实现,将多部小孔径雷达高效合成大孔径雷达一直是国内外雷达研究人员努力的方向。

  “要实现多部雷达协同工作是这项设想的难点,‘中国复眼’的实现可以说是雷达技术的一项突破性发展。”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曾涛介绍,昆虫复眼由多个小眼睛神经协同,通过“大脑”处理实现远距离观测,“中国复眼”如同昆虫的复眼,由多部雷达组合进行协同观测,突破了传统集中孔径雷达的功率、孔径局限,实现了更远距离的深空探测。

  据了解,“中国复眼”每部雷达单元都有独立的天线孔径、发射机、接收机,彼此之间通过同步分发链路与智能控算子系统相连,从而实现了“整齐划一”“积沙成塔”的效果。

  记者从重庆市发展改革委获悉,目前,“中国复眼”项目已纳入重庆市“十四五”重大项目。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龙腾在开工仪式致辞中表示,大规模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项目的正式启动,标志着“中国复眼”项目将进入一个新的研究阶段,这也是北京理工大学与重庆市深度合作的一个里程碑。

  重庆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与北京理工大学在科技领域的深度合作,发挥好北京理工大学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产业发展、数字经济等方面推动形成新的合作项目,不断延伸产业链创新链,助力重庆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基地。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史上首次,公开征集!

    近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正式发布公告面向社会公开征集2023年度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这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历史上首次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任务标识征集内容此次主要征集天舟六号货运飞船飞行任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设计方案及其思路阐述,所有热爱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自然人...

    时间:02-15
  • 我国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各项任务已全面完成

      今天(2月15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情况。  国家减灾委秘书长、国务院普查办主任郑国光表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已全面完成了普查调查、数据质检和汇交任务,目前正在利用调查数据开展国家、省、市、县四级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时间:02-15
  • 我国将从四方面下功夫做好“土特产”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记者陈冬书、于文静)我国将从彰显特色、产业融合、优化布局、联农带农等四方面下功夫,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产业振兴、农民增收致富。  这是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1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的。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唐仁健表示,202...

    时间:02-15
  • 重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   重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重庆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时指出,保护好三峡库区和长江母亲河,事关重庆长远发展,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并叮嘱重庆“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党...

    时间:02-15
  • 强信心·开新局|中国发展惠及世界——新征程上满怀信心开新局展新貌系列述评之十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 题:中国发展惠及世界——新征程上满怀信心开新局展新貌系列述评之十  新华社记者郑明达、成欣、董雪  新年伊始,世界多地以不同方式欢迎来自中国的游客——  泰国副总理亲赴机场迎接,柬埔寨、马尔代夫在机场安排了隆重的“水门礼”,瑞士少女峰在缆车起始站布置中国兔年装...

    时间:02-15
  • 和春天一同到来,“一号文件”强调这五“强”

      热评丨和春天一同到来,“一号文件”强调这五“强”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新春伊始,“一号文件”和春天一同如约而至。这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发布的首个中央一号文件,谱写乡村振兴蓝图,强调“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传递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  中央一号文件就全面推进乡村振...

    时间:02-15
  • 今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明确

      【权威部门话开局】今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明确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务院新闻办今天(2月14日)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首场新闻发布会,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详细解读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并介绍今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是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

    时间:02-15
  • 致公党中央好提案:发力双循环“节点”

    2023年2月15日《中国新闻》报版面。  原标题:致公党中央好提案:在双循环“节点”发力 促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新闻》报作者魏寒冰报道】3个典型地区的实地调研、16个地方组织的专题研究、近3万字的调研报告……一件好提案背后,是扎实的调研成果。  近日,致公党中央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

    时间:02-15
  • 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会见韩国驻华大使郑在浩

      2023年2月14日,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会见韩国驻华大使郑在浩。双方积极评价中韩关系发展,就下步两国交往合作进行了沟通交流。孙就美国击落中国民用无人飞艇事阐明了中方立场,希望韩方明辨是非曲直,做出客观、理性、公正的判断。双方还就产供链合作等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外交部网站)...

    时间:02-15
  • 看图学习|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13日公布,为今年我国“三农”工作作出全面、具体的指导,要求全党全社会真抓实干,推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进展、农业强国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对“三农”工作特别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战略指引。一起来学习!...

    时间:02-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