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综合消息:为增进非洲国家人民福祉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令中国援非医疗队队员深受鼓舞

2023-02-14 22:32:4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内罗毕2月14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非洲地区记者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9日给第19批援助中非共和国的中国医疗队队员回信,向他们以及广大援外医疗队员致以问候并提出殷切期望。

  习近平在回信中说,你们在中非克服工作生活上的困难,用心服务当地民众,既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也是传递情谊的友好使者。他指出,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珍视生命,援外医疗就是生动的体现。

  回信在中国援非医疗队队员中引发热烈反响,他们深受鼓舞,纷纷表示将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在工作中时刻展现中国医疗队精神,敢于有梦,勇于追梦,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收到回信后,第19批援中非医疗队组织开展了多次学习。医疗队队长王宝祥说,队员们深受鼓舞、倍感自豪,工作充满干劲。他们表示,要大力弘扬中国医疗队精神,克服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第18批援乍得医疗队队长王汉江倍感温暖。他表示,回信是对60年来中国援外医疗工作的肯定,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援外医疗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援外医疗队员的关心。

  第23批援赞比亚医疗队队长闫宏宪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温暖人心、催人奋进,在队员中引发热烈反响。他们纷纷表示,将继续发扬中国医疗队精神,做赞比亚人民和华侨华人的健康卫士。

  “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医疗队共接诊患者约1.8万人次,住院患者近千人,开创性地完成了数项医疗工作。”第23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队长周曦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深有感触。她说,队员们克服当地医疗设施落后、热带疾病多发等困难,带着极大热情投入到守护当地民众生命健康的工作中,获得当地民众、驻地医院和塞政府高度评价。

  新冠疫情期间,第14批援纳米比亚医疗队向当地卫生部门和医院介绍中国抗疫经验,捐赠防护服、口罩等紧缺防疫物资,用实际行动诠释中纳友谊。医疗队队长周海江说:“作为一支以中医为特色的医疗队,队员们一直致力于传播中医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用传统中医疗法服务纳米比亚人民。”

  据第16批援博茨瓦纳医疗队队长陈登华介绍,执行任务两年来,医疗队已为当地患者实施手术6081台,抢救危重病人4044例,接生605人次。医疗队积极推动博茨瓦纳血液科学科建设。多位队员实施了该国或受援医院近十种类型的首例外科手术,填补当地医院技术空白。

  第23批援埃塞俄比亚医疗队队长张志韧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鼓舞医疗队队员当好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和传递情谊的友好使者,继续为当地人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在一年的援外工作中,医疗队队员们还见证了中国对非洲国家的多方面援助,例如中国援建的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大楼项目将为增进非洲国家人民健康福祉作出重要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希望你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我们怀揣着祖国的重托来到马达加斯加,践行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第22批援马达加斯加医疗队队长李素梅说,队员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高超的医术服务当地人民,以扎实的作风续写援外医疗事业新篇章。

  第10批援南苏丹医疗队队长徐张巍说,队员们在过去一年中充分利用有限医疗资源为当地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新的一年里,队员们将坚定信心,脚踏实地,为南苏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贡献力量,浇灌中非友谊之花。

  吉布提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自然条件恶劣、生活物资匮乏。第21批援吉布提医疗队队长侯伟说,队员们克服困难,坚持在治病救人第一线,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

  在科摩罗,中国医疗队的针灸、按摩等治疗得到当地民众认可。第15批援科摩罗医疗队队长潘春熹说,未来医疗队将进一步结合当地实际需求,创新援外医疗方式,以开展对口医院项目合作、举办讲座、开展课题研究等方式,高质量、高水平推进援外医疗工作

  第19批援塞内加尔医疗队队长吴启明表示,医疗队队员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为动力,立足岗位,持续为当地民众和华侨华人提供卫生健康服务,当好白衣天使和友好使者,继续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第24批援莫桑比克医疗队队长张浩介绍,医疗队将认真落实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建设项目,积极探索并构建中非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三位一体的“互联网+医疗健康”运行模式,共同构建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

  第10批援马拉维中国医疗队队长高彦斌说,医疗队队员将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继承和发扬中国援外医疗队的优良传统,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做传递情谊的友好使者,并努力做好临床带教,争取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第22批援乌干达医疗队队长郭致平表示,60年来,一批批中国援外医疗队牢记党和国家的重托,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全力以赴做好医疗服务。援乌医疗队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我国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各项任务已全面完成

      今天(2月15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情况。  国家减灾委秘书长、国务院普查办主任郑国光表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已全面完成了普查调查、数据质检和汇交任务,目前正在利用调查数据开展国家、省、市、县四级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时间:02-15
  • 我国将从四方面下功夫做好“土特产”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记者陈冬书、于文静)我国将从彰显特色、产业融合、优化布局、联农带农等四方面下功夫,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产业振兴、农民增收致富。  这是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1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的。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唐仁健表示,202...

    时间:02-15
  • 重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   重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重庆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时指出,保护好三峡库区和长江母亲河,事关重庆长远发展,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并叮嘱重庆“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党...

    时间:02-15
  • 强信心·开新局|中国发展惠及世界——新征程上满怀信心开新局展新貌系列述评之十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 题:中国发展惠及世界——新征程上满怀信心开新局展新貌系列述评之十  新华社记者郑明达、成欣、董雪  新年伊始,世界多地以不同方式欢迎来自中国的游客——  泰国副总理亲赴机场迎接,柬埔寨、马尔代夫在机场安排了隆重的“水门礼”,瑞士少女峰在缆车起始站布置中国兔年装...

    时间:02-15
  • 和春天一同到来,“一号文件”强调这五“强”

      热评丨和春天一同到来,“一号文件”强调这五“强”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新春伊始,“一号文件”和春天一同如约而至。这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发布的首个中央一号文件,谱写乡村振兴蓝图,强调“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传递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  中央一号文件就全面推进乡村振...

    时间:02-15
  • 致公党中央好提案:发力双循环“节点”

    2023年2月15日《中国新闻》报版面。  原标题:致公党中央好提案:在双循环“节点”发力 促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新闻》报作者魏寒冰报道】3个典型地区的实地调研、16个地方组织的专题研究、近3万字的调研报告……一件好提案背后,是扎实的调研成果。  近日,致公党中央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

    时间:02-15
  • 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会见韩国驻华大使郑在浩

      2023年2月14日,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会见韩国驻华大使郑在浩。双方积极评价中韩关系发展,就下步两国交往合作进行了沟通交流。孙就美国击落中国民用无人飞艇事阐明了中方立场,希望韩方明辨是非曲直,做出客观、理性、公正的判断。双方还就产供链合作等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外交部网站)...

    时间:02-15
  • 看图学习|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13日公布,为今年我国“三农”工作作出全面、具体的指导,要求全党全社会真抓实干,推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进展、农业强国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对“三农”工作特别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战略指引。一起来学习!...

    时间:02-15
  • 国家移民管理局恢复签发韩国公民来华口岸签证及72/144小时过境免签

      中新网2月15日电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微信公众号消息,鉴于韩国已恢复审发中国公民赴韩短期签证,国家移民管理机构自2月18日起,对韩国公民恢复签发口岸签证,恢复实行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时间:02-15
  • 军营观察|押运兵的“诗与远方”

    远方很远,路在脚下■解放军报记者 程雪  “叶落东海戍,山寒蜀道行;行人一生里,不曾倦边兵。”  翻开武警湖南总队长沙支队某中队官兵的原创诗集《诗与远方》,官兵们撰写的一首首小诗深深吸引着记者的目光。  这个中队负责国家重要物资的押运工作。执勤之余,他们用诗歌记录生活,在诗歌中寄托生活信念...

    时间:02-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