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装满“粮袋子” 拎稳“油瓶子”!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要这样做→

2023-02-14 21:36:09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昨天(13日)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农业强国。在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也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进展、农业强国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中央农办 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委员会委员 张红宇:强国农业,农业强国,管根本,是战略性、长期性的任务。第一,供给保障能力要强;第二,科技装备要强;第三,经营体系要强;第四,产业韧性要强,最后,农业强国一定是竞争能力强。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农业强国的要求之下,明确提出要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中央农办 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委员会委员 张红宇:一方面要保证中国在解决吃饭问题上,主动权要牢牢把在自己手里。一方面我们好不容易取得的历史性的脱贫攻坚成果,要巩固、拓展相关的成果,不能出现规模性的返贫。守住这两条底线,是2023年“三农”工作的基石。

  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专家提到,农业强国第一个特征就是供给保障能力要强。因此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保证14亿人按点开饭,看起来简单,其实背后是一篇大文章。我国有14亿多人口,每天一张嘴,就要消耗70万吨粮、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要满足如此庞大的消费需求,每年的粮棉油糖菜播种面积大概稳定在23亿—24亿亩,如果按1.3的复种指数倒推计算,耕地必须保持在18亿亩,这是底线。

  中央农办 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委员会委员 张红宇:党政同责,五级书记抓粮食安全,五级书记抓耕地保护,五级书记确保我们的粮食主动权牢牢地拽在自己手里。与此同时赋予种粮农民积极性,让粮食主产区的利益也不受损。

  张红宇表示,目前我国已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确保粮食产能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一是“两藏”,即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夯实粮食产能基础。二是“两化”,即推进服务社会化和生产机械化,促进节本增效、提质增效。

  耕地和种子——粮食增产两大关键

  如何实现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目标?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把种业振兴行动抓出成效。眼下,各地正抓早抓实谋划粮食生产。

  春回大地暖,春耕正当时。开春以来,各地高标准农田改造施工现场热气腾腾。

  长江水稻主产区湖北夷陵、四川剑阁、江西南昌,小散田和巴掌田正在变:小变大、短变长、陡变平、弯变直。

  南昌县三江镇竹山村党总支书记 曾长平:田边有灌溉渠,有三到四米宽的机耕道,它最大的好处就是机械化设备可以进到大田里,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和南方主产区火热的施工现场相比,黄淮海小麦主产区河北邢台、陕西宝鸡、河南荥阳的麦田,正经历立春后的第一次大范围低温考验。

  在河南农业大学这块示范田里,刚返青的赛德麦8号、稷麦336等新麦种,抗寒性和耐旱性表现让专家更踏实了。

  7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科学家 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永华:一二类苗占到九成,越冬抗寒性特别好,已经达到了冬天壮苗的标准,近五年来说是最好的苗情。

  今年全国将新建4500万亩、改造提升3500万亩高标准农田,各地正在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针对性补上灌溉排水、地力提升等短板。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启动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农业农村部将示范推广一批高产优质耐密品种,力争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明显提升,其中玉米示范田亩产提高100公斤以上。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胡冰川:在玉米的抗虫、耐旱等性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未来配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粮食增产的未来空间都能被充分发挥出来,确保粮食安全是有充分保障的。

  大豆迎“三增” 拎稳“油瓶子”

  装满“粮袋子”,还要拎稳“油瓶子”。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力扩种大豆油料,今年再扩种1000万亩以上,确保大豆油料产能和自给率稳步提升,拎稳百姓餐桌上的“油瓶子”。

  2月初的海南三亚南繁基地,试验田里的大豆已经成熟。虽然它未来的“主战场”——东北黑土地眼下还没有完全解冻,但春天的这份收获已经让科研团队兴奋不已,接下来就是抓落实。

  北大荒垦丰种业大豆研究院科研人员 郑姣龙:现在一摇有这个响铃声,就代表已经完全成熟了。抗倒性、抗病性,还有丰产性,目前来看都符合我们的期望。接下来我们服务团队回到东北,下沉到地头给种地大户、合作社讲课,不光讲品种,还要讲配套技术。

  从中央到地方,大豆扩种今年还有不少新看点:农业农村部提出,确保大豆油料面积稳定在3.5亿亩以上,力争再扩大大豆油料1000万亩以上,当前在抓好生产的同时,要抓紧协调完善大豆和玉米生产者补贴政策,加大轮作补贴和产粮大县、产油大县奖励规模;促进产销衔接,引导大豆加工企业到主产区布局,带动提高种植效益。争取每年都见到新成效,牢牢端稳中国人的“油瓶子”。

  中央农办 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委员会委员 张红宇:东北地区搞“粮豆”间作,在南方地区搞“稻油”间作,最大限度地套种、间作,让土地在生态环境保护的背景之下,最大化释放潜能,事实上我们去年也做得非常好,大豆的自给率一年时间提高了3个百分点。

  (总台记者 梁丽娟 王凯博 蒋树林 李卉 张昊)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王毅同乌兹别克斯坦代外长赛义多夫简短会见

      新华社塔什干2月15日电 当地时间2023年2月15日凌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在赴欧洲访问途中技术经停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代外长赛义多夫专程赴机场同王毅会见。双方高度评价中乌友好,就下步高层交往进行沟通,一致同意共同落实好两国元首重要共识,推动中乌全方位互利...

    时间:02-15
  • 中国更大力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 题:中国更大力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新华社记者  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植保无人机在沃野穿梭,“土特产”借由网络电商和乡村公路畅销全国,绿水青山间的民宿小院“圈粉”八方来客……  这是近年中国乡村的繁忙景象,也是各地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推进脱贫...

    时间:02-15
  • 雄安新区首批3774人获得“雄才卡”

      本报雄安2月14日电 (记者张志锋)河北雄安新区首批“雄才卡”发放日前审核通过3774人,均为新区急需人才,其中38人获得A卡、588人获得B卡、3148人获得C卡。  根据《河北雄安新区“雄才卡”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凡是在新区依法登记注册、合法经营并依法纳税的用人单位均符合申领条件。在新区有稳...

    时间:02-15
  •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任务清单”如何抓落实?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是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那么这份明确全年工作重点的“任务清单”发布后,如何抓落实呢?  总台央视记者 刘成:我们发现,“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都是今年一号文件的关键词。那么这些工作怎么落实,目标如何实现?  ...

    时间:02-15
  • 全国新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会员1037万人

      2022年各级工会坚持落实到基层、落实靠基层理念,充分激发基层工会活力——   全国新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会员1037万人  本报北京2月14日电(记者郑莉 朱欣 郝赫)记者从全总十七届七次执委会议上获悉,2022年,全总和各级工会坚持落实到基层、落实靠基层理念,不断扩大工会组织有效覆盖,夯实基层...

    时间:02-15
  • 中国足协主席、党委副书记陈戌源接受审查调查

    中国足球协会主席、党委副书记陈戌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体育总局纪检监察组和湖北省监委审查调查。(总台央视记者杨威)...

    时间:02-15
  • 国台办:民进党当局打着救援幌子在国际上作秀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2月14日答记者问。问:近日,民进党当局利用土耳其地震大肆炒作,在媒体上打出伪旗、伪称,谎称联合国有关机构将台称为“国家”,借机刷“国际存在”。对此有何评论?答:在自然灾害面前,携手拯救生命、守望相助,是人道主义体现。但民进党当局却打着救援的幌子,在国际上作秀,上演一出出“救援外交”政治戏码,让...

    时间:02-15
  • 美国以气球为由拉黑6家中企 商务部回应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商务部将6家中国实体列入美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应询答记者问。有记者问:2月10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将6家中国实体列入美出口管制“实体清单”,请问中方对此有何回应?答:美方以所谓“支持中国军方飞艇等航空航天项目”为由,将6个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中方对此坚决反对。长期以来,美方...

    时间:02-15
  • 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中疾控发布健康提示

    原标题:诺如病毒胃肠炎健康提示诺如病毒胃肠炎健康提示诺如病毒胃肠炎全年均可发生,一般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节。人群普遍易感。聚集性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开学在即,中国疾控中心在此温馨提示,需注意预防诺如病毒胃肠炎。1.什么是诺如病毒?诺如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是引起急性...

    时间:02-15
  • 推动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绿色焦点)  编者按:水清岸绿的河流,烟波浩瀚的湖泊,生机盎然的稻田……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人类生产生活同湿地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  习近平总书...

    时间:02-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