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

2023-02-13 16:51:04

来源:经济日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这一方面释放了大陆将持续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政策取向,另一方面再次展示了推进国家完全统一的坚定决心。准确理解这一表述的含义是将其贯彻落实到位的前提和基础。两岸融合发展一是纵向深化,主要指将已经在经济社会领域开展的融合发展项目做精做实;二是横向拓展,主要指将已经具备条件但尚未实行融合发展的领域和项目尽早提上日程。总的来说,就是要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在更多领域、更多方面推动两岸融合发展

  两岸融合发展走深走实

  如今两岸融合发展日渐成为实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民心统一”的切实举措,成为落实“两岸一家亲”“两岸命运共同体”和“共圆中国梦”等重要对台工作理念的重要途径,也是增进台湾同胞的一个中国认同、推进祖国完全统一进程的一项“民心工程”。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积极推动两岸融合发展,不断深化细化同等待遇政策,助力台湾同胞来大陆发展创业。中央台办会同各地区各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惠台政策措施,为来大陆就业、学习、创业、生活的台湾同胞提供发展机遇、落实同等待遇,其中包括制发台湾居民居住证、取消台湾居民就业许可证、扩大台胞在事业单位就业试点、扩大对台招生、保障台胞在大陆参与职业资格考试和社会保险等。大陆还专门为台湾同胞搭建了广阔的发展创业平台。截至2022年9月,大陆累计设立了78家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和示范点,服务和入驻台湾青年创业项目企业多达220余个,有2000余名台湾青年学者在大陆高等院校任教。每年有近3000名台湾大学生在大陆高等院校获得奖学金,有近1000名台胞考取了大陆各类热门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有近300名在大陆工作生活的台胞获得了地市级以上的“五一劳动奖章”“五四青年奖章”“三八红旗手”和“五好家庭”等荣誉称号。

  事实证明,两岸融合发展实践,不仅有助于遏制“台独”分裂主义,而且有助于增强台湾民众的一个中国认同,进而扩大他们对国家统一的支持。新时代大陆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这些做法和经验,是在推进国家统一进程的实践中取得的宝贵财富。目前的两岸融合发展,主要体现为有关部门为参与大陆经济社会建设的台湾同胞提供与大陆居民相同的待遇,而这些待遇主要集中于社会经济领域的学习、就业、创业、生活等方面。“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的部署,意味着今后会在更多领域、更多方面为台湾同胞提供同等待遇。

  细化优化惠台措施

  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是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总体方略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的部署,相关部门应从三个方面着力。

  一是进一步细化落实经济社会领域的融合发展项目。有关部门先后颁布一系列惠台措施,包括2018年的《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简称“31条”)、2019年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简称“26条”)、2020年的《关于应对疫情统筹做好支持台资企业发展和推进台资项目有关工作的通知》(简称“11条”)、2021年的《关于支持台湾同胞台资企业在大陆农业林业领域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农林22条措施”)。在落实这些政策的过程中既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也需要完善一些有待细化优化的环节。

  二是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支持福建率先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由于地缘位置的原因,福建省在国家的两岸融合发展战略中居于特殊地位,扮演着“探路者”角色。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加快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这一部署也载入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三是继续支持台胞台企抓住大陆的广阔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参与高质量发展

  历史和现实表明,国家统一和长治久安的根基在于人民,只有人心归向,才能巩固国家统一大业的社会基础,从而在根本上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两岸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推进国家统一进程的基础工程,它是在推进国家统一进程的实践中产生的,也必将随着未来两岸关系实践和国家统一进程的推进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在实践层面,各地各部门要以更加稳健的姿态扎实推进两岸融合发展,吸引更多台湾同胞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王英津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 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外交部:菲海警船擅闯仁爱礁海域 中方现场操作专业克制

      中新社北京2月13日电 (记者 李京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菲律宾海警船未经中方允许擅自闯入仁爱礁海域,中国海警船依法维护中国主权和海上秩序,现场操作专业、克制。  有记者问及“菲律宾海警指控中国海警船向菲方一艘船只发射激光”一事。汪文斌指出,仁爱礁是中国南沙...

    时间:02-14
  • 中方:去年以来美方高空气球十余次非法飞越中国领空

      中新社北京2月13日电 (记者 李京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透露,美方气球非法进入别国领空司空见惯,仅去年以来,美方高空气球未经中国相关部门批准,十余次非法飞越中国领空。  有记者提问,美方十天前击落中国气球,中国外交部当时说那是一个民用飞艇。能否介绍它属于中国的哪家单...

    时间:02-14
  • 中方:美方先进导弹击落无人飞艇是“用力过猛的过度反应”

      中新社北京2月13日电 (记者 李京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指出,美方发射先进导弹击落无人飞艇,是用力过猛的过度反应。他说,美国在世界上放飞了多少“间谍”侦测气球,美方自己心底里很清楚。谁是世界上最大“间谍监听帝国”,国际社会也看得十分清楚。  有记者提问,美方已在美国...

    时间:02-14
  • 你好!新学期——全国多地中小学开学首日见闻

      新华社北京2月13日电 题:你好!新学期——全国多地中小学开学首日见闻  新华社记者  13日,多地中小学迎来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的首个开学日。记者在北京、天津、海南、四川等地采访看到,别出心裁的开学活动、形式多样的互动交流、全面细致的安全保障……...

    时间:02-14
  •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解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

      新华社北京2月13日电 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解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  新华社记者于文静、严赋憬、韩佳诺  新华社2月13日受权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

    时间:02-14
  • 李克强主持召开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座谈会 听取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建议 韩

      新华社北京2月13日电 2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  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  李克强说,邀请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意见建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时间:02-13
  • 人民日报评论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新华社北京2月13日电 人民日报2月14日评论员文章: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重要讲话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在...

    时间:02-13
  • 新华时评:守好“三农”基本盘

      新华社北京2月13日电 题:守好“三农”基本盘  新华社记者 王立彬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13日发布。文件开宗明义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  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守好“三农”基...

    时间:02-13
  • 一图速览|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

      记者:陈冬书、于文静  设计:潘一景...

    时间:02-13
  • 两岸青年企业家(上海)交流活动聚焦“新机遇新未来”

      中新社上海2月13日电 两岸青年企业家(上海)交流活动13日在此间举行,两岸百余位嘉宾和青年企业家聚焦“共享新机遇 共创新未来”主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话加强交流合作。  此次活动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国国民党青工总会指导,上海市青年联合会、上海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和海峡两岸经贸文...

    时间:02-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