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数字丝路”造福全球

2023-02-13 16:37:2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数字丝路”造福全球(专家解读)  

  受访专家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区域发展研究室主任、赛迪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总经理 边大成

  德国《资本》月刊网站刊文称,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除了拓展陆路和海路外,还包括建立数字“丝绸之路”。北京希望通过使用人工智能实现无纸化世界贸易,并将世界经济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文章称,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10年内决定性地塑造了全球经济:港口、铁路线和集装箱转运点是显而易见的成果。另一方面,数字“丝绸之路”虽然需要仔细观察才能看得清楚,但它的重要性是巨大的:因为数字基础设施应该覆盖运输路线,并使现有路线上的节点更加高效。

  “‘数字丝绸之路’是中国将古代丝绸之路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全球贸易杂志》刊文称,在疫情背景下,“数字丝绸之路”在中国创建新贸易生态系统、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关系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包含大量技术项目,比如建设5G基站、铺设光纤电缆、建设和装备数据中心等。

  2017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正式提出“数字丝绸之路”。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合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连接成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

  “数字丝绸之路”具有重要的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 一方面,“数字丝绸之路”是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技术等与“一带一路”的有机结合,是中国在数字经济时代提出的推动全球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由于发展数字经济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增强自主创新的重要抓手,“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有利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加速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此外,作为数字经济大国及数字贸易大国,中国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将不断促进区域市场开放力度,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与沿线各国形成“利益共同体”,进而形成“命运共同体”。

  当前,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具备良好产业基础和巨大市场空间。而“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国家或地区仍处于数字经济发展初期。建设“数字丝绸之路”,为沿线各国数字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合作新空间,不仅已成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也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带去数字技术发展的切实红利。疫情后,“数字丝绸之路”还将有效帮助沿线各国加速经济复苏。

  6年来,“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取得显著成就。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7个国家签署“数字丝绸之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与23个国家建立“丝路电商”双边合作机制,与周边国家累计建设34条跨境陆缆和多条国际海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数字经济合作正在不断深化。

  近年来,“数字丝绸之路”建设不断走深向实。一是中国通过一系列数字经济合作,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数字经济发展,为弥合全球数字鸿沟做出重要贡献。二是在中国的积极推动下,“一带一路”沿线越来越多国家积极参与共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的网络空间。同时,中国持续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网、电信、电子商务等领域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促进沿线国家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三是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中国商品基本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时,越来越多沿线国家的商品也通过电商平台,走进中国千家万户。

  未来,“数字丝绸之路”要实现更大发展,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强化《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行动倡议》《“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中国—东盟关于建立数字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倡议》等一系列国际合作倡议的作用,让更多国家参与到“数字丝绸之路”的建设中,在更大范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二是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和支持力度,夯实“数字丝绸之路”未来实现更深层次互联互通的基础;三是加紧制定数据治理相关的规范标准及管理模式,有效保证数据存储、传输、使用等的安全,让数据可以在“数字丝绸之路”上安全地流动起来;四是进一步加强对数字人才的培养,扩大国际培训合作范围,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享中国经验,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逐步提升沿线国家民众的数字素养。

  (本报记者 贾平凡采访整理 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外交部:菲海警船擅闯仁爱礁海域 中方现场操作专业克制

      中新社北京2月13日电 (记者 李京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菲律宾海警船未经中方允许擅自闯入仁爱礁海域,中国海警船依法维护中国主权和海上秩序,现场操作专业、克制。  有记者问及“菲律宾海警指控中国海警船向菲方一艘船只发射激光”一事。汪文斌指出,仁爱礁是中国南沙...

    时间:02-14
  • 中方:去年以来美方高空气球十余次非法飞越中国领空

      中新社北京2月13日电 (记者 李京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透露,美方气球非法进入别国领空司空见惯,仅去年以来,美方高空气球未经中国相关部门批准,十余次非法飞越中国领空。  有记者提问,美方十天前击落中国气球,中国外交部当时说那是一个民用飞艇。能否介绍它属于中国的哪家单...

    时间:02-14
  • 中方:美方先进导弹击落无人飞艇是“用力过猛的过度反应”

      中新社北京2月13日电 (记者 李京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指出,美方发射先进导弹击落无人飞艇,是用力过猛的过度反应。他说,美国在世界上放飞了多少“间谍”侦测气球,美方自己心底里很清楚。谁是世界上最大“间谍监听帝国”,国际社会也看得十分清楚。  有记者提问,美方已在美国...

    时间:02-14
  • 你好!新学期——全国多地中小学开学首日见闻

      新华社北京2月13日电 题:你好!新学期——全国多地中小学开学首日见闻  新华社记者  13日,多地中小学迎来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的首个开学日。记者在北京、天津、海南、四川等地采访看到,别出心裁的开学活动、形式多样的互动交流、全面细致的安全保障……...

    时间:02-14
  •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解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

      新华社北京2月13日电 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解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  新华社记者于文静、严赋憬、韩佳诺  新华社2月13日受权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

    时间:02-14
  • 李克强主持召开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座谈会 听取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建议 韩

      新华社北京2月13日电 2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  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  李克强说,邀请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意见建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时间:02-13
  • 人民日报评论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新华社北京2月13日电 人民日报2月14日评论员文章: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重要讲话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在...

    时间:02-13
  • 新华时评:守好“三农”基本盘

      新华社北京2月13日电 题:守好“三农”基本盘  新华社记者 王立彬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13日发布。文件开宗明义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  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守好“三农”基...

    时间:02-13
  • 一图速览|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

      记者:陈冬书、于文静  设计:潘一景...

    时间:02-13
  • 两岸青年企业家(上海)交流活动聚焦“新机遇新未来”

      中新社上海2月13日电 两岸青年企业家(上海)交流活动13日在此间举行,两岸百余位嘉宾和青年企业家聚焦“共享新机遇 共创新未来”主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话加强交流合作。  此次活动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国国民党青工总会指导,上海市青年联合会、上海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和海峡两岸经贸文...

    时间:02-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