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非洲和伊朗这两种犀牛的“祖先”找到了!在中国临夏盆地

2023-02-10 11:28: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2月10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人类尚未出现的千百万年前,地球上的犀牛如何“心有灵犀”地进行演化、扩散?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邓涛研究团队通过对甘肃临夏盆地丰富犀牛化石的最新研究,完成欧亚大陆乃至全球最完整的晚新生代(距今2650万年-255万年)犀牛连续演化序列,其中,现生的非洲黑犀和已绝灭的伊朗犀,都在临夏盆地找到了它们起源的祖先类型化石。

邓涛研究员介绍甘肃临夏盆地犀牛化石研究最新成果。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这一古生物化石发现研究的重要成果论文,近日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发表,证明临夏盆地具有欧亚大陆非常连续和丰富的犀牛化石分布,不仅是研究犀牛演化重要材料,还是划分对比地层关键标志和判断气候环境背景良好指示。

  两个时代动物群犀牛占统治地位

  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邓涛研究员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介绍说,犀牛化石是甘肃临夏盆地晚新生代哺乳动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两个时代的动物群以犀牛占统治地位,即晚渐新世(距今2782万年-2303万年)的巨犀和晚中新世(距今1163万年-533万年)的大唇犀。

  临夏盆地的晚渐新世动物群,在12种大哺乳动物中犀超科成员占据9种,包括跑犀科、巨犀科和真犀科的属种,尤其是巨犀非常繁盛,以临夏巨犀和牙沟吐鲁番巨犀的首次出现以及霍尔果斯准噶尔巨犀的最后出现为特点。渐新世(距今3390万年-2303万年)结束之后,跑犀和巨犀在临夏盆地都已消失,早中新世(距今2303万年-1597万年)地层中仅有真犀科的兰州巨獠犀。

临夏盆地晚中新世伊朗犀生态复原图。 陈瑜 绘图 摄

  他指出,鉴于犀牛的高度多样性、广泛地理分布和快速演化,犀牛化石成为地层划分的良好生物标志,并可以进行洲际对比。临夏盆地中中新世(距今1597万年-1163万年)地层中发现马德里西班牙犀和老沟奇角犀,它们的身体结构反映其生活于森林环境之中,与欧洲同时期犀牛化石的深入对比显示其种群沿着青藏高原北侧的路线进行迁徙;与北美和欧洲晚中新世以三趾马为优势类群的情况不同,临夏盆地该时期的犀牛最为丰富。

  非洲黑犀和伊朗犀起源于中国

  邓涛表示,临夏盆地晚中新世哺乳动物群可以分为4个层位,每个层位都有不同的犀牛化石作为划分对比的标志:

  一是郭泥沟动物群中,最原始的大唇犀和体型巨大的板齿犀(包括简单副板齿犀、临夏副板齿犀、阔鼻宁夏犀),是晚中新世底界的关键标志。

  二是大深沟动物群具有非常多的化石地点,每个地点犀牛都是个体数量最丰富的类群,尤以维氏大唇犀最为典型,还有和政无鼻角犀、摩氏伊朗犀和甘肃黑犀。

  三是杨家山动物群的许多地点显示维氏大唇犀、和政无鼻角犀继续繁盛,拉氏中华板齿犀则首次出现。

  四是在临夏盆地南部的青卜山动物群中,产出无角犀亚科的安氏大唇犀和林氏山西犀,以及真犀亚科的林氏列角犀。

  邓涛强调,这当中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在大深沟动物群中发现的伊朗犀和甘肃黑犀,团队深入研究显示,虽然伊朗犀已经灭绝,但临夏盆地的伊朗犀生活年代为约900万年前,比古生物学界最早在伊朗发现并按惯例以属地命名的700多万年前伊朗犀要早200万年,两者起源演化关系非常清晰;甘肃黑犀则是现生非洲黑犀的祖先类群。

  临夏盆地这两种犀牛化石的发现和研究证明,伊朗犀、黑犀最早起源于中国,它们随后向西迁徙扩散到伊朗、非洲等地,伊朗犀在距今700万年左右灭绝,而黑犀则在非洲演化延续至今。

临夏盆地晚中新世甘肃黑犀复原图。 陈瑜 绘图 摄

  折射青藏高原隆升巨大影响

  哺乳动物对气候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作为有蹄动物的犀牛是临夏盆地古生态的有效指示标志之一。临夏盆地犀牛高度的多样性不仅反映气候等生态环境指标的变化,同时折射出青藏高原隆升的巨大影响。

  邓涛说,临夏巨犀是青藏高原南缘布格蒂巨犀的后代,由此暗示该时期青藏高原仍然存在南北动物交流的通道;巨獠犀具有相似于河马的宽大下颌,它在早中新世的存在反映当时有广泛分布的水体;西班牙犀和奇角犀生活的中中新世森林更茂盛,水体更丰富;中新世中、晚期之交发生重大气候环境转变,大量板齿犀和大唇犀繁盛的晚中新世为炎热半干旱的稀树草原,季节性变化加强,临夏盆地成为犀牛在东亚的避难所;中新世末期大量犀牛绝灭,能够取食高纤维草本植物的山西犀延续到上新世;披毛犀从青藏高原扩散而来的早更新世气候寒冷而干燥,并伴有显著的海拔升高,环境为比较单调的干冷草原。

  此外,由于反刍类的强力竞争,早上新世(距今533万年-360万年)和早更新世(距今258万年-77万年)动物群中的犀牛显著减少,早上新世仅有山西犀幸存,而早更新世也只有一种披毛犀存在。作为中间过渡类型,临夏盆地的泥河湾披毛犀连接了青藏高原札达盆地上新世和华北平原泥河湾盆地更新世的披毛犀物种。

临夏盆地代表性的犀牛化石头骨。 邓涛 供图

  他认为,从总体趋势上看,犀牛的演化受到开阔环境逐渐扩展的驱动,尤其反映在它们的取食器官,如牙齿和吻部的特化上。临夏盆地是揭示犀牛演化及其与晚新生代气候环境变迁关系的有利地区,并证明犀牛化石在生物地层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犀牛有5000多万年演化历史

  犀牛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动物?邓涛科普说,犀牛出现至今已有5000多万年的演化历史,它是奇蹄目中最大的类群,并具有最高的生态多样性,从炎热的赤道到寒冷的极地,都曾有不同的犀牛自由自在地生活。

  虽然现生犀牛是数量和种类都相当有限的奇蹄动物,但在新生代的大多数时间里,犀牛却是异常繁盛的一个类群,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适应辐射出纷繁的分支。

  继马类之后,犀牛成为地球上最成功的奇蹄动物类群。从渐新世开始,北半球的大多数陆地生态系统中都有一种或多种犀牛作为动物群的组成部分,犀牛的化石属种数量远超同为奇蹄动物的马类、貘类、爪兽和雷兽。

  邓涛表示,在欧亚大陆、非洲和北美洲,现有化石研究表明,犀牛在新生代大量存在,在一些化石地点,它们的个体数量甚至比其他所有哺乳动物的总和还要多。从体型上看,在大多数新生代动物群中,犀牛常常是最大的食草哺乳动物之一。(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刘诚、刘虎山、姚常雨提起公诉

      中新网2月10日电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微信公众号消息,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海南省委政法委原副书记、秘书长刘诚(正厅级);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原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虎山(正厅级);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委原常委、桑珠孜区委原书记姚常雨(副厅级)提起公诉。  海南检察机关依法对刘诚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

    时间:02-10
  • 北理工“虫口夺粮”实践团:科技创新 守护粮食安全

      如何有效监测害虫迁飞路径,并提前做好防范预警,是我国农业持续探索和研究的一项课题。这个寒假,在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北京理工大学“虫口夺粮”社会实践团利用专业知识,开展昆虫雷达实时监测害虫系列实验,为智慧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正在对迁飞害虫进行监测实...

    时间:02-10
  • “书信家国 尺牍情深——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长三角档案联展”在沪展出

      中新网上海2月10日电 (记者 张亨伟)由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指导,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档案局和档案馆联合主办的“书信家国尺牍情深——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长三角档案联展”10日在上海市档案馆新馆正式对外展出。  本次展览是继“建党百年初心如磐——长三角红色档案珍品展”后,长三...

    时间:02-10
  • 习近平会见柬埔寨首相洪森:这是老朋友的“三年之约”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会见柬埔寨首相洪森:这是老朋友的“三年之约”  2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柬埔寨首相洪森。  习近平指出,3年前,首相先生顶风冒雪“逆行”访华,同正在抗击新冠疫情的中国人民坚定站在一起。今年是中国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中柬建交65周年。...

    时间:02-10
  • 中国最高检:新型毒品层出不穷 犯罪呈现四个特点

      中新社北京2月10日电 (记者 张素)“近年来,新型毒品层出不穷,禁毒形势严峻复杂。”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厅厅长元明10日接受网络访谈时说。  相对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而言,新型毒品主要指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元明结合检察机关办案情况,概括当前新型毒品犯罪呈现的四个...

    时间:02-10
  • 报道称多国表示愿加入金砖机制 中方:将同金砖伙伴一道共同推进扩员进程

      中新网北京2月10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月10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有报道称多国表示愿意加入金砖机制一事提问。  毛宁: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发表的北京宣言明确指出,支持通过讨论推进金砖国家的扩员进程。中方一直秉持着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将同金砖伙伴...

    时间:02-10
  • 美与半导体相关对华出口管制将扩大到日、荷企业 中方回应

      中新网北京2月10日电(记者 张素 李京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月10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根据美国与日本和荷兰最近达成的协议,美国与半导体相关的对华出口管制将扩大到日本和荷兰的企业。有评论称,美国以本国的法案限制别国的对华出口,这是典型的“长臂管辖”。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时间:02-10
  • 2022年湖南完成营造林面积574.57万亩 森林覆盖率达59.98%

      中新网长沙2月10日电 (张雪盈)2022年,湖南完成营造林面积574.57万亩,为年度计划的147%;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9.98%;森林蓄积量达6.6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300万立方米;湿地保护率稳定在70.54%。全省林业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全面开花。  2月10日召开的湖南省林业工作会议公布了上述信息。去年,湖南有效应对...

    时间:02-10
  • 多国教育机构来华“揽生源” 中国国际教育展将在京举办

      中新网北京2月10日电 加拿大取消学习期间校外工作不得超过20小时的限制、英国恢复优先签证与超级优先签证服务、中国连续第13年成为美国国际生最大来源地、新西兰一如既往欢迎中国留学生……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原2022中国国际教育展将于2023年2月17到18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多国教...

    时间:02-10
  • 习近平会见柬埔寨首相洪森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记者许可)2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柬埔寨首相洪森。  习近平指出,3年前,首相先生顶风冒雪“逆行”访华,同正在抗击新冠疫情的中国人民坚定站在一起。今年是中国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中柬建交65周年。我很高兴同你实现“三年之约”,在新...

    时间:02-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