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我国贡献全球绿色净增长面积超4% 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2023-02-10 08:59:27

来源:法治日报

  天然林面积增加3.23亿亩 退耕还林还草2.13亿亩

  我国贡献全球绿色净增长面积超4%

  本报记者 刘欣

  累计减少天然林采伐3.32亿立方米,天然林面积增加3.23亿亩,完成退耕还林还草任务2.13亿亩,完成配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3.1亿亩,建设国家储备林9200多万亩……

  “林草生态工程建设是生态保护修复事业的重要支撑。”据国家林草局生态中心主任张利明介绍,近年来,国家林草局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推动天然林保护修复、退耕还林还草、国家储备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据介绍,我国天然林保护修复工程于1998年启动试点,2000年全面展开,工程通过严格森林管护、有序停伐减产、培育后备资源、科学开展修复、有力保障民生等措施,历经试点和两个10年期建设,到2020年底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5000多亿元,工程建设范围由重点区域扩大到全国31个省区市,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由停伐减产到全面停止,累计减少天然林采伐3.32亿立方米,天然林保护修复体系和制度体系全面建立。

  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实现了预期目标。和工程启动前相比,天然林面积增加3.23亿亩、蓄积增加53亿立方米。天然林单位面积年涵养水源量、固沙固土量分别比工程启动前提高了53%和46%。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修复工程,天然林生态系统有效恢复,促进了野生动物栖息地环境的改善。此外,林区民生得到持续改善,人民群众植绿护绿,生态保护意识明显提升。

  2019年1月,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了《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标志着我国天然林保护由区域性、阶段性工程转变为全面性、长期性公益事业。

  为保持天然林保护修复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家林草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社部等部门,科学编制《全国天然林保护修复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据张利明介绍,规划编制已完成,目前正在按程序上报国务院审批。

  “有效提升天然林质量效益是今后一个时期天然林保护修复的主要任务之一。”张利明说,为了加快提升天然林质量和生态功能,国家林草局将根据自然地理特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按照自然条件相似性、生态地理单元连续性、生态系统完整性以及区域全覆盖原则,以及分区施策、多措并举促进正向演替的目标,以项目推进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开展天然林系统修复。对树种组成、年龄和空间结构不合理的天然中幼龄林开展森林抚育;对结构逆向演替、功能下降的天然次生林开展退化林修复;对更新不良、目的树种偏低的林分开展促进更新;对疏林地、迹地、林中空地等开展后备资源培育。

  树立全球生态治理典范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着眼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为改善生态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张利明说。

  据介绍,1999年以来,我国先后开展了两轮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中央累计投入5700多亿元,共计完成退耕还林还草任务2.13亿亩,同时完成配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3.1亿亩。20多年来,退耕还林还草先后在2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施,共有4100万农户、1.58亿农牧民参与并受益,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是有效改善生态状况。工程区林草植被大幅度增加,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4个多百分点,年生态效益总价值量达1.42万亿元。长江、黄河中上游地区、重要湖库周边水土流失状况明显改善,北方地区土地沙化和西南地区石漠化得到有效治理。二是助推脱贫攻坚。全国有812个脱贫县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占脱贫县总数的97.6%。第二轮退耕还林还草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覆盖率达31.2%,促进20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户、近千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三是树立全球生态治理典范。退耕还林工程创造了世界生态建设史上的奇迹,其资金投入、实施范围、群众参与度均创历史新高,退耕还林还草贡献了全球绿色净增长面积的4%以上。

  张利明介绍,为有序推进退耕还林还草,进一步完善政策、巩固已有成果,在统筹耕地保护和生态安全的前提下,经国务院同意,2022年10月,国家林草局与自然资源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 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的通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措施,包括中央财政新增资金360多亿元,延长第二轮退耕还林还草补助期限,暂缓安排新增退耕还林还草任务,采取有效措施巩固已有成果,继续实行省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退耕还林还草负总责,持续推动退耕还林还草高质量发展

  木材储备得到有效增加

  木材安全是关系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问题。我国是全球第一大木材进口国、第二大木材消耗国,木材年均缺口达1亿立方米以上,对外依存度超过50%,进口原木超过全球贸易量的1/3,木材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木材安全,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建立国家储备林制度。”张利明说,2012年,按照国务院关于构建木材安全保障体系的要求,我国启动了国家储备林建设工程,至2022年建设范围涉及全国29个省(区、市)、六大森工(林业)集团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国家储备林建设工程实施十年以来,累计落实建设资金1400多亿元,建设国家储备林9200多万亩,工程建设区总蓄积增长2.7亿立方米,年均蓄积增长量约10.8立方米/公顷,通过国家储备林累计产出木材约1.5亿立方米。同时,各地依托国家储备林建设,大力发展林木产品加工和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绿色产业。据统计,十年间国家储备林建设提供就业岗位总数超过360万个,木材产出收入超过1500亿元,依托国家储备林开展的绿色产业实现经济收入近100亿元。

  张利明表示,“十四五”期间,计划建设国家储备林3600万亩以上,增加蓄积7000万立方米以上。

  国家林草局生态中心一级巡视员吴礼军说,国家储备林建设主要包括两方面政策:一是财政支持政策。储备林建设项目享受中央基本建设、中央财政造林补贴、森林抚育补贴等中央财政补助政策,中央预算内投资可作为项目资本金。二是金融支持政策。国家林草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制定出台贷款期限25至30年、宽限期最长8年、利率执行基准利率、资本金比例最低20%的国家储备林工程建设金融贷款政策,支持国家储备林建设。(法治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青海构建特色优势学科专业体系 在校博士生10年增长16倍

      中新网西宁2月10日电 (李隽)10日,记者从青海省教育厅获悉,该省构建特色优势学科专业体系,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规模和培养质量。据统计,十年来青海省普通本专科生在校生数量稳步增长,研究生在校生数量实现倍速增长。其中,硕士研究生增长超过2.4倍,博士研究生增...

    时间:02-10
  • 新疆军区某团将新装备融入作战体系形成聚合效能

      新疆军区某团将新装备融入作战体系形成聚合效能——  缩短从“打靶”到“打仗”的距离  ■钟 国 本报特约通讯员 赵治国   战车轰鸣、炮声隆隆,坦克火力全开、闯关夺隘……新年伊始,天山腹地寒气逼人,新疆军区某团综合战术训练场却是一派火热景象。  “左前方...

    时间:02-10
  • 公安部交管局部署加强新学期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中新网2月10日电 据公安部网站消息,近日,全国中小学、幼儿园陆续开学,公安部交管局先后下发通知、召开视频会,部署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加强新学期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全力保障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  公安部交管局要求,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要认真研判本地学生上下学交通出行特点和安全风险,扎实做好开学交...

    时间:02-10
  • 神十五乘组圆满完成首次出舱活动 最优出舱方式是什么样的?

      从中国空间站上的首次出舱任务开始,每次出舱都会采用两名航天员在舱外工作,一名航天员留在舱内的工作方式。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舱内和舱外的航天员都要进行哪些不同的任务呢?  本次出舱任务和以往出舱任务相同,由三位航天员共同执行,其中两位航天员更换舱外航天服出舱作业,一位航天员在舱内执行指挥...

    时间:02-10
  • 【光明时评】数字技术为传统农业带来更多可能性

      【光明时评】  春回大地,万物“耕”新。在眼下的春耕备耕和设施化种养中,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通信等数字技术正“大显身手”。自动导航和通信技术用于优化路径和提高作业精度,降低人工劳动强度;运用传感器、大数据、物联网等可实现对环境和生物特征的实时监...

    时间:02-10
  • 【光明论坛·温故】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

      【光明论坛·温故】  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引用“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奋力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这句话出自苏轼的《思治论》,意...

    时间:02-10
  • 今天的中国是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国发展站在新的更高历史起点上。抗疫3年,我国...

    时间:02-10
  • 习近平给援中非中国医疗队队员的回信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习近平给援中非中国医疗队队员的回信  第19批援中非中国医疗队的同志们:  你们好!来信收悉。你们在中非克服工作生活上的困难,用心服务当地民众,既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也是传递情谊的友好使者。今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谨向正在和曾经执行援外医疗任务的同志们致以...

    时间:02-10
  • 习近平的文化情缘|西湖新韵

      “午梦西湖泛烟水,画船撑入荷花底”。千年前诗人梦中的景色,我们今天仍能看见。而西湖的今日,与习近平同志有着密切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西湖曾经历过三次疏浚,但依然面临隐患。2002年年初,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正式启动。同年,习近平同志履职浙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三次视察西湖。  2003年9月27...

    时间:02-10
  • 习近平回信勉励援中非中国医疗队队员 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 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月9日给第19批援助中非共和国的中国医疗队队员回信,向他们以及广大援外医疗队员致以问候并提出殷切期望。  习近平在回信中说,你们在中非克服工作生活上的困难,用心服务当地民众,既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也是传递情谊的友好使者...

    时间:02-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