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修复湿地 中国发挥重要作用

2023-02-06 15:41:4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月2日是第27个“世界湿地日”,本年度主题为“湿地修复”。

  当日,中国在浙江杭州西溪举办主场宣传活动。《湿地公约》秘书长穆松达·蒙巴在活动视频致辞中感谢中国作为COP14大会期间所发挥的领导作用,期待中国作为《湿地公约》主席国在未来三年引领全球湿地保护事业发展

  为全球湿地保护做积极贡献

  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功能退化,是全球需要面对的共同挑战。自1992年加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以来,中国不断加大立法保护、科研监测、科普宣传、国际合作力度,积极履行公约宗旨和义务。

  2022年对中国湿地保护工作来说更具有里程碑意义。

  2022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简称《湿地保护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部专门保护湿地的法律。《湿地保护法》定义了湿地的范围与类型,提出我国的湿地保护应“坚持保护优先、严格管理、系统治理、科学修复、合理利用的原则,发挥湿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并对湿地管理体制、湿地利用、湿地保护和修复要求等进行了规定,建立了湿地分级管理和湿地名录制度、调查评价和总量管控制度。《湿地保护法》的实施,使得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及生物多样性有了确切的法律依据,是我国湿地保护工作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2022年11月5日至13日,以“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14)在中国武汉和瑞士日内瓦同步举行。这也是中国加入《湿地公约》以来首次承办该大会。作为大会主席国,中方在会上推动通过凝聚各方共识的《武汉宣言》、《2025后全球湿地保护发展战略框架》。这些文件明确了未来战略计划与目标的一致性和连续性,聚焦湿地保护和修复在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应对全球环境挑战方面的作用。《武汉宣言》也号召全世界各方采取行动,遏制和扭转全球湿地退化引发的系统性风险。这些行动彰显了中国推进湿地保护事业的决心和责任,成为与会各方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注解。

  科学保护 合理利用的中国实践

  2022年是中国加入《湿地公约》30周年。在此过程中,中国湿地保护经历了摸清家底和夯实基础、抢救性保护、全面保护3个阶段。目前,中国自然湿地面积不断增多,湿地修复面积持续扩大。中国的湿地生态状况持续改善,保护成就斐然。

  截至目前,中国湿地面积达到5635万公顷,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尤其是近10年来,中国湿地步伐明显加快,新增和修复湿地约80万公顷。近日,安徽省公布第二批省级重要湿地名录,新增包括黄陂湖、瓦埠湖、南漪湖、花园湖、竹丝湖、谷河、东草湖等7处湿地,总面积达2.95万公顷。目前安徽省内已初步建成湿地保护网络体系,湿地保护率达51.8%,未来将进一步推进生态修复项目建设,打造生态湿地景观。

  江苏省南京市持续开展退化湿地修复治理。2022年,以自然恢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式,累计修复各类湿地2万多亩,自然湿地保护面积达3.26万公顷。全市2022年新增自然湿地保护面积285公顷,生态价值较高的自然湿地已基本纳入保护范围。

  湿地公园能够充分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与环境教育相融合,达成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是当前中国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省市持续申报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地方级湿地公园,成为中国湿地保护修复与合理利用的生动创新实践。

  四川省白玉拉龙措国家湿地公园、炉霍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通过了试点验收。目前省内共计已有29个国家湿地公园(含试点),26个省级湿地公园。进入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还将申报“国际湿地城市”,钱塘江畔的大江东板块未来将建设钱塘江大湾区省级湿地公园。据初步规划,该湿地公园面积将远超11.5平方公里的杭州西溪湿地。未来几年,杭州还将重点推进实施西湖、西溪一体化提升工程、千岛湖提升工程、湘湖修复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

  近年来,我国湿地野生鸟类种群数量显著增加,珍稀濒危鸟类出现和大种群数量栖息等现象,更凸显了湿地生态环境改善的效果。河南省郑州市黄河湿地位于我国候鸟迁徙三大通道中线的中心位置。经过多年综合治理,湿地内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野生鸟类种群数量从2006年的169种类增加到目前的283种,17年间增加了114种。湿地区域内还先后发现了卷羽鹈鹕、白尾海雕、靴隼雕、阔嘴鹬等4种新鸟类,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大鸨、黑鹳、灰鹤等。

  各地近日不断发布的越冬鸟类调查结果,显示出生态恢复取得的重要成效。2023年海南省越冬水鸟调查成果显示,本年度记录到黑脸琵鹭数量201只,是当地自2003年开展越冬水鸟调查以来数量最多的一次。2022年至2023年度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鸟类同步调查发现,保护区内共监测到越冬鸟类60种、6.4万余只。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较上一年度增加5种。

  促进绿色发展 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在积极履行《湿地公约》、保护湿地的实践过程中,中国探索以天人合一、万物共生的中华文化传统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湿地保护经验。

  可以预见的是,中国将继续促进绿色发展,推动全球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取得新进展。

  2022年10月,国家林草局、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了《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这一规划明确了我国湿地保护的总体要求、空间布局和重点任务。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湿地保有量总体稳定,湿地保护率达到55%。到2030年,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初步建立,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明显改善,湿地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固碳能力得到提高,湿地保护法治化水平持续提升。

  依照规划,中国将进一步建立健全湿地保护政策制度,研究制定国家、国际重要湿地管理办法,以及湿地资源监督管理制度。

  依照规划,国家将每年通过中央财政林业草原转移支付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用于开展包括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在内的湿地保护修复项目;建立湿地保护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构建保护合力;切实发挥检察公益诉讼在湿地保护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活动,传播湿地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讲好中国湿地保护故事。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湿地生态保护不断取得的成就、实践过程中展示的中国经验,都昭示着当前已迎来推进湿地自然保护和恢复的重大机遇,湿地保护修复工作正迈入新时代。在未来,中国还将继续为全球时代保护修复工作贡献独特的东方智慧。

  延伸阅读

  修复湿地生态环境,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和难以替代的效果。

  中国已经完成了4100余个湿地保护修复工程项目,是全球唯一完成3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的国家。

  近10年,中国新增和修复湿地80余万公顷。全国现有国际重要湿地64处、国家重要湿地29处、国际湿地城市13个,获得认证的国际湿地城市数量居世界第一。中国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总数达2200余个并规划将1100万公顷湿地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实行最严格的保护管理。(胡炜莘 齐 欣 本文照片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供)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2月06日 第 11 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不组织集中考试、不要求参加剧烈运动…新学期有哪些变化

      中新网北京2月7日电(记者 袁秀月)元宵过后,“超长寒假”接近尾声,全国大中小学及幼儿园陆续迎来开学。各地返校有哪些要求?2023年春季学期还需要核酸检测吗?体育课怎么上?重庆市中小学陆续迎来开学,学生们陆续进入校园。 陈超 摄  返校有哪些要求?  本周起,全国各地大中小学及幼儿园将迎来新学期。...

    时间:02-07
  • 东西问·人物 | “两岸和平,毕生盼望”——星云大师的人间路

      中新社北京2月6日电 题:“两岸和平,毕生盼望”——星云大师的人间路  中新社记者 郑巧 王捷先  2月5日,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国际佛光会创办人星云大师在高雄圆寂。  星云大师俗名李国深,1927年8月出生于江苏江都,12岁在南京栖霞寺出家。偶在辞典中看到“星云团”一词,意指“宇宙未形成之前,无数...

    时间:02-07
  • 福建泉州向金门供水日均约1.54万吨

      中新社福州2月6日电 (郑江洛 龙敏)福建省水利厅6日对外披露,福建泉州向金门供水工程自2018年8月5日正式通水至2023年1月31日,累计供水2532万吨,累计供水1641天,折合日均供水量约1.54万吨。  其中,2022年,供水764.47万吨,超额完成全年供水计划;日均供水2.09万吨,同比增长20.11%。  福建省水利厅有关...

    时间:02-07
  • 两岸文化人追忆星云大师:架两岸交流桥梁

      中新社北京2月6日电 题:两岸文化人追忆星云大师:架两岸交流桥梁  作者 刘舒凌 陈建新  “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修行人。”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田青6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透露,昨晚佛光山慈惠法师来电告知星云大师圆寂消息时提到,照顾他的医生们非常敬佩,无论病情怎么样,大师都安详面对。  2月5...

    时间:02-07
  • 2022年《中国气候公报》发布,专家详解未来趋势

      中新网北京2月6日电(韦香惠) 6日,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2022年度《中国气候公报》。该报告由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完成,全面分析了2022年中国基本气候概况、气候系统监测状况以及主要气象灾害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综合评估了气候对行业、环境、人体健康等方面的影响。此外,有关专家对今...

    时间:02-07
  • 江苏民众忆“老乡”星云大师:有“缘”留于此乡中

      中新社南京2月6日电 题:江苏民众忆“老乡”星云大师:有“缘”留于此乡中  中新社记者 朱晓颖 崔佳明 申冉 徐珊珊  “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惊闻星云大师圆寂,其30多年的故交、南京大学教授、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赖永海6日用这两句话对中新社记者评价大师的一生。  台湾佛光山...

    时间:02-06
  • 北齐佛首造像回归亲历者追忆星云大师:还是想谢谢他

      中新社石家庄2月6日电 (记者 陈林)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圆寂的消息受到两岸关注。大师生前捐赠北齐佛首造像回归的故事也被网友频频忆起。6日,多位北齐佛首造像回归亲历者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达了对星云大师的追忆和悼念。  “昨晚听到星云大师离开的消息,我心里很难过。”6日,河北博...

    时间:02-06
  • 频传个人资料泄露 台湾消费者团体呼吁当局全面核查

      中新社台北2月6日电 台湾消费者文教基金会(简称“消基会”)6日在台北召开记者会表示,针对近期台湾频传个人资料外泄,台当局应进行全面核查,并建议建立个人资料保护与管理制度规范、设立消费者求偿机制。  据中央社报道,消基会当日引用台当局“警政署”统计数据,2022年前9个月当地发生2.1万余起诈骗...

    时间:02-06
  • 农业农村部部署国家南繁基地植物检疫联合巡查行动

      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记者于文静)农业农村部6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南繁基地植物检疫联合巡查启动仪式,部署2023年南繁季节植物检疫联合巡查行动,组织10个省份植物检疫机构抽调力量深入基地开展产地检疫,严防植物疫情随种子扩繁传出。  这是记者6日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的消息。巡查期间,黑龙江、内蒙...

    时间:02-06
  • 陈文清主持召开中央政法委员会全体会议强调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旗帜鲜明讲政治 真抓实

      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陈文清6日主持召开中央政法委员会全体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旗帜鲜明讲政治,真抓实干见实效,扎实做好全年各项工作。  会议...

    时间:02-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