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铺展更多“中国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2023-01-31 11:22:19

来源:荆楚网

  【地评线】东湖评论:铺展更多“中国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全面介绍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实践与成效,分享中国绿色发展经验。这份约1.5万字的白皮书强调,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各国的共同责任。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守护好绿色地球家园,建设更加清洁、美丽的世界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共同的期盼。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着眼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深刻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持续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一系列重大举措、重要部署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广袤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民享有更多、更普惠、更可持续的绿色福祉,美丽中国建设正在加速成为现实。

  数据显示,十年来,全国累计完成造林9.6亿亩、新增和修复湿地12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一幅幅“空气清新、碧水环绕、青山逶迤”的壮美画卷全面铺展;截止到2021年底,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68、中国节能环保产业有效发明专利4.9万件、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0亿千瓦,绿色生产方式广泛推行,传统产业绿色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2012年至今,累计建成绿色工厂2783家、绿色工业园区223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96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和含绿量显著提升……十年笃定前行、十年蝶变发展中国顺应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大力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每一组详实的数据既是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生动实践,也为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了更多生态底色和质量成色。

  从另一方面来说,中国的绿色发展,为地球增添了更多“中国绿”,扩大了全球绿色版图,不仅造福于中国,更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纵观新时代这十年,中国始终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到向世界承诺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从坚定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成功举办《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从积极推动建立共建“一带一路”绿色低碳发展合作机制,到广泛开展双多边国际合作、推动建立全球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十年间,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定维护多边主义,与世界各国携手打造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的全球生态治理格局,让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充分体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胸怀天下、面向未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务实担当和宽阔胸襟,更向世界展现了一个可信、可爱、可敬、可亲的中国形象,必将更好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为扮靓美丽地球家园、共同开创更加美好未来注入不竭动力。

  当然,在看到生态环境质量向上向好的同时,更要深刻意识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球绿色发展,是一场系统性、全局性的深刻变革,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一人一举之力,需要全社会、全人类的共同参与和长期努力。

  新时代新征程,一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促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持续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更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另一方面,着力以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世界地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为契机,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广泛开展绿色生活、绿色出行创建活动,引导社会公众自觉践行绿色生活理念,让生态环保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文化,形成全社会共同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绿色健康发展的浓厚氛围。如此多措并举、上下联动,定能加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也必将为人类共同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光明前景。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新时代的中国,绿色是最鲜明、最牢靠、最厚重的底色,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奋进新的征程,中国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阔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团结一心,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以“绿水青山”焕活“金山银山”,在神州大地上铺展延伸更多“中国绿”,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升,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就一定能绘就更加壮阔的美丽中国新画卷,为共谋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全球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稿源:荆楚网

  作者:付云(襄阳襄州)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台湾:2月7日起取消大陆入境旅客赴台采检要求

      中新网1月31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湾地区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王必胜今天下午临时加开记者会宣布,自2月7日起(表定航班抵台时间),取消自大陆入境来台旅客采检措施,包含“小三通”金马春节项目采检。  另外,王必胜说明,同步取消自大陆启程经港澳转机入境台湾的旅客,须持有启程地搭机前48小时...

    时间:01-31
  • 福建漳平向台商发放全国首本林下经济不动产权证书

      中新网龙岩1月31日电 (叶艺琳 陈惠)在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永福镇29日开展的“新春走基层、为民办实事”活动中,台商陈志坚拿到由漳平市自然资源局发放的林下经济不动产权证书。这也是土地承包经营权被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以来,全国首次向台商发放林下经济不动产权证书。  据了解,陈志坚此次拿到的...

    时间:01-31
  • 辽宁高院调整涉外民商事案件管辖 依法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

      中新网沈阳1月31日电 (记者 王景巍)近年来,涉外民商事案件数量明显上升,涉外审判案件影响力日益加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商事案件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1月31日,记者自辽宁高院获悉,该院发布关于调整涉外民商事案件管辖的通知,旨在依法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便...

    时间:01-31
  • 王佛松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1月31日电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党组成员王佛松同志,因病于2022年12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王佛松同志逝世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慰问。  王佛松,1933年5月生于广东兴宁。1956年4月参加工作,197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1月...

    时间:01-31
  • 检察机关分别对徐从琪、苏静中、傅国平、朱用文决定逮捕

      中新网1月31日电 据最高检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辽宁省大连市原副市级调研员徐从琪;黑龙江省消防救援总队原副政委兼纪委书记苏静中;湖南省湘潭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傅国平;湖南省张家界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朱用文决定逮捕。  辽宁检察机关依法对徐从琪决定逮捕  辽宁省大连市...

    时间:01-31
  • 拜登政府正考虑断供华为 中方回应

      中新网北京1月31日电 (记者 梁晓辉)据美国媒体报道,拜登政府正考虑切断美国供应商与中国华为公司之间的所有联系。  在1月31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应询表示,中方对有关报道表示严重关切,我们正密切关注有关动向。  毛宁说,中方坚决反对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国家力量,无理打压...

    时间:01-31
  • 美财长称中国是解决赞比亚债务问题的障碍 中方回应

      中新网北京1月31日电 (记者 梁晓辉 张蔚然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月31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25日,世界银行行长马尔帕斯称,中国在债权人委员会提出很多问题,导致赞比亚债务重组进程延迟。中方应放弃不切实际要求,聚焦实际债务重组,减轻赞债务负担。此前,美财长耶伦访赞时称,中国是...

    时间:01-31
  • 中方强烈谴责巴基斯坦白沙瓦清真寺爆炸事件 坚定支持巴方打击恐怖主义

      中新网北京1月31日电 (记者 梁晓辉 张蔚然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月31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巴基斯坦白沙瓦市一座清真寺1月30日发生爆炸,已造成至少59人死亡、157人受伤。巴方称此次事件为恐怖袭击。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毛宁:中方对这一事件深感震惊,予以强烈谴责。我们向遇...

    时间:01-31
  • 第77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克勒希将访华

      中新网1月31日电 据外交部网站31日消息,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宣布:应外交部长秦刚邀请,第77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克勒希将于2月1日至4日访华。...

    时间:01-31
  • 中国将对韩国来华旅客全员核酸?外交部回应

      中新网北京1月31日电 (记者 梁晓辉)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月31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有说法称中国政府将对从韩国来华旅客进行全员核酸检测,能否提供更多信息?  毛宁:令人遗憾的是,个别国家仍然执意针对中国采取歧视性入境限制措施,对此中方坚决反对,并有理由采取必要的对等措施。  中...

    时间:01-3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