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广西工业重镇从“酸雨之都”到“水质冠军” 成多个城市治水“取经”对象

2023-01-30 20:50: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柳州1月30日电 (李娇阳)“近年,来自黔东南、山东等地的多个城市向柳州‘取经’。柳州作为南方的工业城市,水网多、排污量大,其治水经验对许多城市具有借鉴意义。”广西柳州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赵福30日在柳州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当日,2022年柳州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全国第一新闻发布会召开。此前,中国生态环境部公布了2022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该市连续三年获“水质冠军”。

  柳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韦永祥在会上介绍,柳州市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其治水难点主要在于工业企业多,治理任务重;跨界河流多,治理难度大;农业面源污染日益显现。

  为此,该市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摸水情、定水策。该市纪委监委延伸监督触角,精准发现问题,有效开展柳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监督工作。经过多方努力,该市实现从“酸雨之都”到“水质冠军”的蝶变。

  去年,柳州市纪委监委监督检查室联动驻市生态环境局纪检监察组、市委第六巡察组联合组成监督检查组,在检查中发现,该市城中区环江滨水大道沿河村屯的污水处理设施存在建设标准不高、运维不正常等问题,并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整改,确保污水处理设施发挥作用。整改后,该区域污水直排入河隐患减少。

  近年来,柳州市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水清洁化改造40家,完成整治“散乱污”企业500多家,沿江1300多个水环境污染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入河工业污染物减排幅度达90%以上。

  柳州市实施入河排污口“规范化+信息化”建设,选取重点入河排污口,建立视频监控和水环境大数据精准监测溯源系统,在线监控流域内水质变化情况,实现精准监测溯源和预警预报,并利用遥感系统、无人机、无人船等设施设备,整治河道巡查和水域环境问题,实现对企业生产、排污、治污的全过程管控。

  柳州市累计投入169.35亿元,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58座、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3座、污水收集管网达2558公里。全市工业园区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污泥无害化处置率100%。

  目前,柳州市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已全面达到二类以上标准,其中一类水质占50%。柳江河从曾今的“纳污之江”蜕变为全国“水质冠军”。(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翼身融合大型客机缩比试验机试飞成功

      “飞过来了!看,这个飞机太漂亮了!”  日前,在陕西靖边通用机场(无人机试验测试中心),一架外形新颖的飞机从跑道上起飞,自由地飞行在蔚蓝的天空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这是西北工业大学(以下简称“西工大”)研制的翼身融合大型客机的缩比试验机试飞的场景。作为系列关键设计技术飞行验证的摸底试飞...

    时间:01-31
  • 黑龙江将“冷资源”催生为“热经济”

      【春天里,我们这样干②】  “原以为这么冷的天,不会有很多人,没想到我们住的民宿天天客满。”清晨,漠河市北极村内,来自广州的游客王女士一边说,一边提来壶热水。“给我拍好照!”随着王女士兴奋的话语,泼洒而出的热水,极寒下瞬间化为白色冰雾,在空中弥散,漠河熹微的晨光中显现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听到热...

    时间:01-31
  •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绿色焦点)

      时下,我国北方不少地区仍处于银装素裹之中。这洁白无瑕的冰雪,是宝贵而独特的自然资源、生态资源、发展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保护生态环境,开展冰雪运动,发展冰雪旅游,把“冷资源”变成“热产业”……近年来,各地区各...

    时间:01-31
  • 多地探索利用数字化手段保供稳价 用好大数据 丰富“菜篮子”(大数据观察)

      核心阅读  春节期间,多地加强重要农副产品生产运输,借助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在保供应、畅流通、稳价格等环节上持续发力,满足群众生活所需。  全自动流水线参与物流配送、保供平台24小时运行、数据系统实时监测物价水平……一系列举措,稳住了“菜篮子”,充实了“米袋子”,丰富了“果盘子”,让群众生...

    时间:01-31
  • 公安部支教团队带动贵州450所中小学开设足球课

      公安部支教团队带动贵州450所中小学开设足球课 点燃山村孩子的足球梦  龙溪石砚小学,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乌蒙山区,是普安县结合乡村教育提质增效、整合校点布局和解决易地搬迁子女就学而建的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  去年底的一天,在学校内的足球场,十几个孩子目不转睛地盯着...

    时间:01-31
  • 焦点访谈丨红红火火舞新春

      源源不断,是为奋斗。生生不息,是为中国。日月开新元,万象起新篇。不论是岭南的醒狮,黑龙江的秧歌,还是黄河之畔的旱船、黄土塬上的社火,新春佳节,大江南北的人们都在各自的传统习俗中抖擞精神、喜庆新年。锣鼓阵阵,催人奋进,呐喊声声,笃行不怠。这些传统习俗里藏着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也蕴含着对新年的美好期...

    时间:01-31
  • 推进“绿满辽宁”工程项目 辽宁完成生态修复超13万亩

      本报沈阳1月30日电 (记者辛阳)日前,辽宁省辽河流域(浑太水系)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2021年40个工程项目全部完成省级年度验收,总计完成生态修复面积13.35万亩。修复后,水源涵养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取得较好成效,局部水环境得到改善,生物多样性有了较大提高。  2022年,辽...

    时间:01-31
  • 构建打仗型国防动员新格局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国防动员作为支撑打赢的强大后盾,始终为战而存、为战而备。建设打仗型国防动员,既是打赢未来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的能力需求,也是新时代国防动员建设发展的关键。  认清建设打仗型国防动员时代意义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战略风...

    时间:01-31
  • 【开好局 起好步】真抓实干 广东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新年伊始,广东以实干为要,以奋斗姿态抢时间抢机遇,各地纷纷拿出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规划和行动方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抓重要投资项目,着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一开年,广东各地瞄准夯实支柱产业、攻坚新兴产业、谋划未来产业。29日,深圳今...

    时间:01-31
  • 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春节假期7天,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约2.26亿人次,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电影票房为67.58亿元,揽收快递包裹约4.1亿件,亿万人民度过了一个欢乐喜庆、安定祥和的春节。升腾的烟火气、熟悉的年味儿,在神州大地氤氲开来,汇聚成幸福生活的壮阔暖流,铺展开崭新一年的美好前景。  在202...

    时间:01-3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