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东西问·解码兔年丨高巍:庙会何以成为多元文明融会的民间嘉年华?

2023-01-27 19:13: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月27日电 题:庙会何以成为多元文明融会的民间嘉年华?

  ——专访北京民俗学会会长高巍

  中新社记者 杜燕

  在中国,庙会最早可追溯到远古,盛行于东汉后。历经千年演变,如今既保留传统习俗,又融入现代元素,不仅吸引着海外华人参与其中,更逐步走出“中国城”,成为各族裔互动、多元文明融会的民间嘉年华,展现世界各地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希冀。

  为什么千百年来庙会备受青睐?为什么全球越来越多的城市举办中国春节庙会?中新社“东西问”近日专访北京民俗学会会长高巍,阐释庙会千百年嬗变,讲述春节庙会何以成为全球华人的纽带,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庙会在中国起源于何时?有何意义?

  高巍:庙会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作为一种社会风俗,有其深刻的历史社会原因,并随社会发展体现时代色彩。

  在中国,庙会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期,且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中。“庙”字,繁体为“廟”,“广”下一个“朝”。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曰,“廟,尊先祖皃也。从广,朝声。”即“庙”本意是供祀祖先的场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古时祭祀主要是祭祀祖先神和自然神以祈求庇佑和保护。祭祀过程中,人们聚在一起举行仪式、进献供品、演奏音乐等。这可以看作是民间庙会的雏形。

  到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道教也逐渐形成,佛、道两教以庙观为场地举办多种活动。随时间推移,一些活动走出庙观,巡行队伍中有避邪的狮子、宝盖幡幢、百戏杂耍等活动,热闹非凡。小商小贩们看到庙观的烧香拜佛者多,在庙观外摆起各式小摊。在庙观及其附近定期举行的这种民间活动被称为“庙会”,又称“庙市”。

2022年,民众在河南淮阳太昊陵二月二庙会祈福。牛书培 摄

  商业气息随群众性、娱乐性的增加而增强,是在唐宋时期。唐宋以后,在中国农历新年、元宵节、二月二、三月三等节日举行的庙会,延续下来并迅速蔓延。

  庙会上,官员、客商、民众、僧侣各色人等,熙熙攘攘。“开庙之日,百货云集,凡珠玉、绫罗、衣服、饮食、古玩、字画、花鸟、虫鱼以及寻常日用之物,星卜、杂技之流,无所不有。”这是清代富察敦崇所著《燕京岁时记》中记载的庙会盛况。

  庙会因商贸、世俗文化等的融入,从祭祀活动、朝山进香等民间信仰活动演化成集信仰、商贸、娱乐、旅游、休闲、探亲、会友于一体的民间盛会,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7年春节,北京地坛庙会的“皇帝”祭地表演吸引民众观看。富田 摄

  中新社记者:为何千百年来国人热衷逛庙会?

  高巍:文化是精神价值的体现。中国幅员辽阔,民间信仰种类繁多,加上“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特点,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

  庙会是历史、传统、文化的缩影。已公布的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有33个庙会以“民俗类”项目入选,如北京厂甸庙会、山西晋祠庙会、上海龙华庙会等。

  颇具特色的市井叫卖,热销的古董字画、精彩的花会表演,还有摔跤比赛、双簧表演、京剧清唱……北京厂甸庙会历时四百多年,经由祭祀而庙市,转而书市,渐成文商并举的春节逛厂甸民俗活动,以其“雅俗相济、商娱相融”的独特魅力享誉京城,成为展示京味民间文化和宣南文化的窗口和平台。

2018年春节,北京厂甸庙会的传统摔跤表演。贾天勇 摄

  晋祠庙会古称“赛神会”,源于西周时期祭祀叔虞之母邑姜诞辰的仪式活动,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历时五天,晋祠水镜台演戏酬神,附近百姓上香祈福。庙会期间,还有社火表演等,展现山西太原当地古老的乡风民俗。

  上海龙华庙会是华东地区著名庙会之一,可追溯到唐代,近代曾吸引印度诗人泰戈尔到此一游。龙华庙会具有都市性、商贸性和娱乐性的特征,除祭祀神佛外,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的传说故事,并形成了丰富的庙会民俗事项。

2015年4月,上海龙华庙会。周东潮 摄

  庙会不断发展变化,满足当时社会条件下民众的精神和物质需求,折射出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生活百态,反映时代的变迁。因此,从古至今,庙会流行于中国各地,各具特色,备受民众喜爱。尤其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给人们带来无限喜庆,过年期间逛庙会更成为各地民众欢庆新年的重要形式。

  中新社记者:庙会如何体现民俗风情和时代特色?庙会传承着怎样的“文化基因”?

  高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庙会,扎根地方社会的文化基础中,反映当地的民俗风情。

  以北京地区为例,老北京庙会起源于辽代,发展于元末明初,兴盛于明清两代。昔日北京城庙宇多,庙会也名目繁多,按内容可分为宗教类、祭祀类、商贸类、文娱类、观光类;按开办时间和性质分,每月逢一、二、九、十是隆福寺,主要售百货、小吃、花鸟鱼;逢三是土地庙,主要售土产、百货等。

2003年元宵节,北京市民在隆福寺大街猜灯谜。史利 摄

  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后,庙会继续举行。由于历史原因,北京庙会一度退出民众日常生活,到1984年举办龙潭庙会、1985年举办地坛庙会,北京庙会开始复苏。

1996年2月,北京龙潭庙会上,“鼠”轿夫抬着娶亲的轿子鼓乐齐鸣,引得逛庙会的中外游客争着上轿当回“鼠新娘”。王瑶 摄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多样性带来文化多样性。北京的庙会逐渐形成多元化的格局:有传统庙会,也有时尚庙会;有京味儿庙会,也有洋味儿庙会;有大型庙会,也有社区的微型庙会。近年来,商家庙会方兴未艾,博物馆庙会、科技馆庙会蔚然成风。

2018年2月,小丑在北京石景山游乐园“洋庙会”表演。任海霞 摄

  联通古今、融汇东西,庙会以其深厚的历史沉积、浓郁的传统风韵,不断融入新元素而繁衍传承,更是让其他传统技艺得以传播和传承的载体。

  庙会是一种典型的文化空间。所谓“文化空间”,好像看不见、摸不着,但整体、综合、真实、生态、生活地展示一种文化传统或模式。庙会就是以社会大规模群体活动的模式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以大型集体活动完成一定范围内的年度社交礼仪。这是一种仪式感,不是个人在家可以完成的,也不是去突出某个人或某种利益,而是需要民众走出家门、走进活动,处于异于平日的节日环境中,满足情感诉求、体味文化享受,就像人们在春节期间逛庙会获得“年味儿”体验。

2023年1月13日,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街道白米社区举办小年庙会。现场有舞狮、剪纸、糖画、糖葫芦、兔爷彩绘、写福字、套圈、投壶等民间技艺和非遗体验活动。北京市西城区供图

  中新社记者:庙会为什么能成为联系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文化纽带?

  高巍:从古至今,中国的各种庙会吸引无数民众。在港澳台地区,信众广泛的传统庙会与祖国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在海外华人居住区,从祖国带去的庙会欢愉热闹,以特殊方式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

2014年3月,香港第十届大角咀庙会热闹开幕,举办大型巡游汇演。洪少葵 摄

  中国庙会是活着的民俗,很多学者将其称为“中国人自己的狂欢节”。与西方狂欢节、万圣节等相比,这些节日均源自宗教且在历史发展中扩展内涵,加入本地文化特点,内容丰富多元,是各地民俗文化的缩影与延伸;不同的是,中国庙会与农耕文化紧密相连,许多地方的庙会是根据所在地的气候特点确定日期,结合当地风土人情举办。因此,中国庙会往往与农历“二十四节气”相呼应,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

  作为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重要节日,春节在中华儿女心中是最重大的节日,承载着中华文化的仁爱、和谐、勤劳等民族精神,传达着个体的美好冀望,展现出人的本质,即相互关爱、相互支撑、相互帮助。

  近年来,海外“春节热”逐年升温,很多国家陆续将中国春节确定为当地的公共假日。在欢庆春节的活动中,举办庙会成为许多城市的不二之选,舞龙舞狮、游行等表演为主,集市为辅,更让节日传递的文化精神得以升华。

2008年2月,美国洛杉矶中国寺院西来寺举办传统庙会,华人华侨欢度新春。贾国荣 摄

  在节日的欢乐祥和气氛中,中国庙会的内容和形式未来仍会不断丰富、变化,成为各地民众乐于感受的“文化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可以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感受中华传统民俗虽经千年却历久弥新。(完)

  受访者简介:

  高巍,北京民俗学会会长,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民俗研究。著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民俗文化史》《四合院》(本书荣获2004年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幡鼓齐动十三档》等多部著作。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总书记的惦念】走上乡村振兴幸福路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化屋村考察。他走进苗族村民家和扶贫车间,点赞古老苗绣,叮嘱乡亲们脱贫之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时隔两年,那里的老百姓日子过得怎么样,乡村产业又有了什么样的发展呢?  位于贵州...

    时间:01-28
  • 未来一周全国大部地区大气扩散条件较好 无持续性雾霾

      中新网1月28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未来一周,全国大部地区大气扩散条件较好,无持续性雾霾天气。受冷空气大风影响,28日和31日,内蒙古中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  具体预报如下:   京津冀及周边区域  未来一周,区域大气扩散条件较好,无持续性雾霾天气。30日,区域中南部大气扩散条件一...

    时间:01-28
  • 春节假期结束 全国昨日迎来返程客流高峰

    昨天(1月27日)是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春运迎来返程客流高峰。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210万人次。返程客流增多 公路网高位运行全国高速公路车流量26日、27日连续两天超过5000万辆次,今年春运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各地交通流量,特别是主干公路流量大幅增长,自驾出行需求旺盛,自驾拼车返程的比例也在持续增大。这两天,公路网虽...

    时间:01-28
  • 中方代表:恪守规则方能行稳致远

    国际原子能机构(下称“机构”)预算问题特别大会1月27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会议以协商一致方式核准了理事会提交的机构2023年预算修订案和相关决议。中国代表团团长王昶在发言中赞赏各方在预算修订讨论中展现的合作精神,强调在当前形势下成员国为机构作出的每一份财政贡献都殊为宝贵,希望秘书处科学、合规、精准...

    时间:01-28
  • 中方代表:恪守规则方能行稳致远

      新华社维也纳1月27日电 国际原子能机构(下称“机构”)预算问题特别大会27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会议以协商一致方式核准了理事会提交的机构2023年预算修订案和相关决议。中国代表团团长王昶在发言中赞赏各方在预算修订讨论中展现的合作精神,强调在当前形势下成员国为机构作出的每一份财政贡献...

    时间:01-28
  • 春节消费展现经济脉动

      在年夜饭餐桌上,品类多样的年味预制菜备受青睐,优质水果、老字号经典名吃颇受欢迎,“农货进城,海鲜下乡”成为新趋势,各国食材提供“尝鲜”新选择。一桌桌丰盛的年夜饭,一份份充实的“年货账单”,折射出浓浓的节庆氛围,也涌动着强劲的消费活力。  除了年夜饭市场火热,春节档电影连续多日单日票房超10亿...

    时间:01-28
  • 全国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截至2022年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5亿人、2.4亿人、2.9亿人——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指出,2022年就业局势保持平稳、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下一步,还将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更精准更有效地支持企业发展稳定就业。  就业主...

    时间:01-28
  • 青海湖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率100%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本报讯(记者邢生祥)记者日前从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获悉,青海湖推进生态保护、国家公园创建、绿色发展等重点工作,青海湖生态系统保护明显加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青海湖水体面积达到4625.6平方公里,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  今年以来,青海湖持续推进国家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

    时间:01-28
  • 侵犯社会公共利益,售楼中心抓拍人脸信息引发专项整治

      “我们绝不会再安装摄像头了,以前我们不知道这种行为违法,现在通过检察官们的释法说理,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近日,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人民检察院办案检察官到各售楼中心开展公益诉讼“回头看”时,某售楼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对非法采集人脸信息行为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后绝不会再安装抓拍人脸信息的...

    时间:01-28
  • 持续推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 中国残联部署重点工作

      本报讯 记者蒲晓磊 近日,中国残联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残疾人教育培训、就业增收、社会保障2023年重点工作。  会议指出,2023年残疾人教就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党建引领业务,以业务促进党建,推动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施工图”早日变成“实景图”。要按照《“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

    时间:01-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