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国家卫健委:将积极支持开展米糠营养价值研究和有关标准修订

2023-01-26 07:15:01

来源:澎湃新闻

  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1月19日发布的《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0132号建议的答复》(以下简称《答复》),公布了国家卫健委经商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答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促进米糠回归人类食用提升国民营养的建议》的具体内容。

  国家卫健委在《答复》中介绍,目前,米糠主要用于生产饲料,作为食品原料主要用于生产米糠油。近年来,国家卫健委积极配合各有关部门不断出台政策,完善行业标准,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普及营养健康知识,积极推动食物营养健康产业发展发展米糠产业,挖掘米糠营养价值,有利于促进粮食减损增效和国民营养健康。

  针对代表所提“支持米糠安全食用产业发展”等五个方面的具体建议,国家卫健委在《答复》中给出了答复。

  (一)支持米糠安全食用产业发展。2020年,农业农村部制定《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强调鼓励大型农业企业和农产品加工园区推进加工副产物循环利用、全值利用、梯次利用,推进稻壳米糠、麦麸等副产物综合利用,提升增值空间。同年发布《农业农村部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环节减损增效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引导粮油加工企业应用低碳低耗、循环高效的绿色加工技术,综合利用碎米、米糠、稻壳、麦麸等副产物,开发米粉、米线、米糠油等食品或食品配料,提高粮油综合利用效率。2022年发布《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强调要拓宽食用植物油来源,挖掘米糠油、玉米胚芽油等生产潜力。

  (二)建立米糠无害化评价体系。符合人类食用安全标准的米糠原料是米糠综合开发利用,回归人类食用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制定实施的米糠及米糠相关产品标准主要有:《GB/T19112-2003米糠油》国家标准,《LS/T3320-2020米糠粕》《LS/T3269-2020油用米糠》行业标准,以及米糠油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等。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把《食用级米糠》标准列入2018年第三批粮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组织起草《食用级米糠(征求意见稿)》行业标准,已于近期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三)加强米糠制品安全监管。一是严守米糠原料品质关。米糠加工环节即大米生产环节,关键控制节点包括稻谷清理、砻谷、碾米等。生产过程应符合GB/T26630《大米加工企业良好操作技术规范》等操作规程,稻谷原料品质应符合GB1350《稻谷》等产品质量标准,用于米糠油生产的成品米糠应符合LS/T3269《油用米糠》等标准规定。二是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将米糠油列入《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要求生产企业不得采购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的食品原料,按照企业及产品风险划分风险等级实施管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确保质量安全顺向可追溯、逆向可溯源、风险可管控。三是严把禽兽饲料质量安全关。国家出台并多次修订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农业农村部制定了《饲料原料米糠粕》(NY/T124-2019)《饲料原料米糠饼》(NY/T123-2019)等农业行业标准,规定了米糠粕和米糠饼的感官与理化指标、质量分级、标签标识、包装运输等内容,作为饲用米糠质量安全监管的依据。近年来,农业农村部联合有关部门持续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严打制售假劣农资违法行为,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资质量持续稳定在较高水平。

  (四)加大米糠利用推广宣传。多年来,国家卫健委以全民营养周、“5·20”中国学生营养日等为契机,推动科普宣教活动“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商超、进乡村”,开展包括对合理膳食、全谷物的营养价值等知识普及,提升居民营养健康素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出“食物多样 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建议每天摄入谷类食物200—300g,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

  (五)将无害化米糠(即食米糠或食用米糠)列入“药食两用名单”和《药典》。《中国药典》(2020版)编制大纲中明确提出坚持“临床常用、疗效确切、使用安全、工艺成熟、质量可控”的品种遴选原则。2021年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管理规定》,其中第三条规定:食药物质是指传统作为食品,且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物质,同时第五条规定了纳入食药物质目录的物质条件。目前米糠未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按照规定不属于食药物质目录管理范围。

  最后,国家卫健委在《答复》中表示,“我委将继续与各相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积极支持开展米糠及米糠副产品营养价值研究和有关标准修订,加强生产和初加工环节的无害化处理等技术的集成和应用,促进粮食减损和相关产业发展。继续利用全民营养周、‘5·20’中国学生营养日等开展营养健康主题宣教活动,借助新媒体手段,广泛宣传合理膳食相关知识。”

  澎湃新闻记者 王俊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每日一习话·温暖聆听】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习近平:我们要埋头苦干、担当作为,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这段话出自2022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实践...

    时间:01-26
  • 元首外交丨当“拉美味道”遇上“中国机遇”——中拉命运共同体之船扬帆远航

    1月24日,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第七届峰会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应拉共体轮值主席国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峰会作视频致辞。  1月24日,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第七届峰会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应拉共体轮值主席国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

    时间:01-26
  • 过年|听!来自总书记的“拜年话”

      编者按:“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春节是新的开始,预示着新的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到年味渐浓之时,习近平总书记总会给千家万户送去新春的美好祝福。在癸卯兔年春节到来之际,央视网《人民领袖习近平》栏目推出系列特稿,与您一起感受总书记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意。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大家都能欢...

    时间:01-26
  • 上海今晨申嘉湖高速8车相撞 3人送医

    据央视新闻消息,记者获悉,今天(26日)6时30分左右,S32申嘉湖高速往浙江方向闵浦大桥下坡路段发生一起多车相撞事故,造成人员受伤。该起事故共涉及8辆机动车。接到报警后,上海交警、消防、医疗部门相继到场处置。事故中有3人受伤送医,幸无生命危险。截至记者发稿时,事故车辆均已被牵离现场。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时间:01-26
  • 火车上能打麻将了!下车还能打雪仗!

    近期陕西多地降温降雪,西安至秦岭短途冰雪游持续升温。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打造的冬日“冰雪游”主题定制列车,于春运期间每周三、周六和周日发车,受到游客的青睐。列车从西安站出发后,游客们可以边欣赏沿途的雪景,边借助车载娱乐设施进行放松和娱乐,让列车上的时光变得轻松有趣。抵达秦岭站后,热情的羌族歌舞表...

    时间:01-26
  • 应急管理部调度四川泸定5.6级地震救援 暂未接到人员伤亡报告

      中新社北京1月26日电 (记者 郭超凯 陈溯)1月26日3时49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北纬29.63度,东经102.01度)发生5.6级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截至26日上午10时,暂未接到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和财产损失情况报告。  地震发生后,中国应急管理部第一时间调度,指导做好抢险救援和灾情巡查核查工作。四川消防救援...

    时间:01-26
  • 部分省份去年常住人口数据公布 四省人口总量实现增长

      部分省份去年常住人口数据公布,江西甘肃广西重庆人口总量均实现增长  继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全国人口数据之后,江西、甘肃、广西、重庆等省份近日相继公布了当地2022年常住人口数据。2022年,在我国人口总量略有下降的情况下,这四个省份的人口总量都实现了增长。  其中,江西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

    时间:01-26
  • 假日坚守平凡岗位 实干开创美好未来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这个春节,各行各业无数劳动者坚守岗位,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在农历兔年,希望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像动如脱...

    时间:01-26
  • 春节新民俗: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生动注脚

      中新社北京1月26日电 (记者 应妮)“这两天咖啡机因为不停制作,都自我保护了,须停5分钟才能启动”,这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饮食文化中心负责人廖飞大年初三发在朋友圈里的一条信息,随后还有一句:“2019年春节以后,就没见过这么多观众了。”  这,或许可以让人从侧面感知兔年春节期间博物馆的人气之旺。“博...

    时间:01-2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